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指数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等指标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从而对冠心病的早期预防提供新的途径.方法 对1 506例患者进行冠脉造影,颈动脉彩超及血清hs-CRP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814例),单支病变组(341例),双支病变组(131例)和三支病变组(220例),检测IMT、hs-CRP及计算斑块指数.结果 对照组IMT、斑块指数及hs-CRP与冠心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支病变组IMT及斑块指数与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CRP在冠心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彩超检测颈动脉IMT和斑块指数及测定血清hs-CRP浓度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观察其疗效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虾青素对辛硫磷所致小鼠遗传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 将50只健康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和80 mg/kg辛硫磷染毒组以及低、中、高剂量虾青素保护组(2mg/kg、4mg/kg、8 mg/kg),每组10只,雌雄各半.早晨低、中、高剂量虾青素保护组分别灌胃染毒2、4、8 mg/kg虾青素,对照组和辛硫磷染毒组灌胃染毒橄榄油,染毒容量为10 ml/kg;间隔约8h后,下午低、中、高剂量虾青素保护组和辛硫磷染毒组分别灌胃染毒80mg/kg辛硫磷,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染毒容量为10 ml/kg,连续染毒14d.采用微核实验检测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检测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结果 虾青素干预能抑制辛硫磷染毒所致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拖尾率和DNA损伤专用单位的升高;且随着虾青素剂量的升高,小鼠的骨髓细胞微核率、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拖尾率和DNA损伤专用单位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虾青素对辛硫磷所致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性的升高及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73.
辛硫磷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辛硫磷对小鼠的遗传毒性。方法将60只健康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生理盐水)组和10、20、40、80 mg/kg辛硫磷染毒组以及阳性对照组(40 mg/kg环磷酰胺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2 d),每组10只,雌雄各半。采用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染毒容量为10 ml/kg,每日1次,连续染毒14 d。采用微核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检测辛硫磷的遗传毒性。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仅40和80 mg/kg辛硫磷染毒组小鼠的骨髓细胞微核率显著性升高,各剂量辛硫磷染毒组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拖尾率和DNA损伤专用单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辛硫磷染毒剂量的升高,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拖尾率和DNA损伤专用单位均呈上升趋势。结论辛硫磷对小鼠具有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74.
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发病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发病特点。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初次确诊的围绝经期冠心病女性患者60例(研究组),同期入院的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绝经后,年龄〉60岁,老年组)80例及同年龄段男性冠心病患者82例(男性组)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家族史、血脂)、心电图、冠脉病变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患者比例低于男性组,高密度脂蛋白高于该组,差异显著(P〈0.01);其他危险因素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心电图阳性率显著低于老年组(56.7%vs.87.5%,P〈0.01),与男性组比较无差异。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研究组以单支病变为主(50.0%),冠脉Gensini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比例与对照组无差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则显著少于老年组(6.7%vs.35.0%,P〈0.01)。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是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该阶段心电图阳性率低,冠脉病变相对较轻,但仍有相当多患者需介入治疗,应重视早期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75.
目的以复方宁喘颗粒剂为研究基础,建立适用于该制剂及某些常用的含麻黄制剂的色谱分析方法。方法参考2010版中国药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优化流动相的配比、色谱分析温度等条件,分离分析复方宁喘颗粒剂中麻黄所含的麻黄碱与伪麻黄碱及含麻黄的其他制剂。结果用Phenomenex的色谱柱(4u Polar-Rp 80A250×4.6mm)与保护柱,流动相是0.092%磷酸水溶液(含0.04%三乙胺与0.02%二正丁胺),检测波长为210nm;流速是1.0mL/min,在柱温15℃的色谱条件下,麻黄碱与伪麻黄碱达到基线分离;在分离分析其他含麻黄制剂时也得到较满意的结果。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简便、快速、可行,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6.
【目的】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膀胱肿瘤染色体的改变及其与膀胱分级、分期间的联系。【方法】对37例膀胱肿瘤进行分级、分期,并使用7、8、9、17号染色体及9p21、9q34特异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结果】在1-2级肿瘤中,35.3%的患者以9号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丢失为特征表现,17.6%的患者出现异倍体,而47.1%的患者检测不到异常表现。在3级和pT1-T4期肿瘤中,多倍体的频率出现较多。9p21、9q34、9号染色体的丢失与肿瘤分期分级无显著性联系。在1-2级肿瘤与3级肿瘤之间,pTa与pT1-T4肿瘤之间,7.8.9,17号染色体多倍体频率出现有显著性差异。【结论】9号染色体遗传物质的丢失与肿瘤分期、分级无关,但其是低级别肿瘤仅有的异常表现。pT1期肿瘤在遗传上更类似于浸润性肿瘤。多倍体的出现与肿瘤的高分级、高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77.
药用粉体流动性的多元分析方法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表征药用粉体的流动性的方法主要有:休止角法、HR法、Carr流动性指数法、Jenike流动函数法、分形维数法及质量流率法等。以流动性有差异的药用粉体为研究对象,对物料进行综合特征的测试与表征。测试结果采用多元分析方法评价,并与质量流率法进行比较,发现使用多元分析方法对粉体的流动性评价是可行的。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实现对药用粉体流动性的排序可以得到明确量化的临界值,改变了过去依赖休止角、压缩度等单参数表征粉体的流动性方法,对于粉体流动性评价形成了相对客观的标准。  相似文献   
78.
共处理制备直接压片辅料的研究现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直接压片法是片剂生产的首选方法,受粉体流动性、可压性、稀释潜力等性质的影响较大。应用粉体工程学,通过共处理法将单一辅料在颗粒水平上相结合制备的共处理辅料能满足直接压片片剂生产过程对辅料的要求。作者简要介绍了直接压片法的优势、共处理辅料的研究对象、共处理方法,对现有市售共处理辅料进行归纳整理,结合实验室相关研究,展望共处理辅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9.
刘丽  贺延  王松涛  吕俊刚 《临床荟萃》2012,27(21):1863-1865,1868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MSCT)检测冠状动脉病变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研究对象87例,均未接受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等治疗,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33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9例和正常对照组25例,均行冠状动脉MSCT成像检查,根据CT值进一步将ACS和SAP患者分为易损斑块组26例,混合斑块组19例,钙化斑块组17例;对所有研究对象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结果 3组间血清Hcy浓度按ACS组(16.44±5.48) μmol/L、SAP组(13.06±5.80) μmol/L、正常对照组(9.94±4.23) μmol/L顺序递减(均P<0.01);易损斑块组和混合斑块组血清Hcy浓度均高于钙化斑块组,为(16.50±5.24) μmol/L、(15.51±6.24) μmol/L vs(11.63±5.21) μmol/L(均P<0.01);ACS组与SAP组斑块构成比不同(x2=7.628,P<0.05);ACS组易损斑块检出率(42.4%)高于SAP组(17.2%),ACS组钙化斑块检出率(18.2%)低于SAP组(48.3%)(均P<0.05);斑块的不同性质与血清Hcy浓度间存在相关关系(rs=0.467,P<0.01).结论 冠状动脉MSCT联合血清Hcy化验检查可作为诊断冠心病并预测其严重程度的无创方法在临床上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急救干预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经我院急诊120确诊为ST段抬高型AMI患者58例为急救组,同期自行入院确诊ST段抬高型AMI患者74例为自救组。观察2组患者间首次医疗接触(FMC)时间、发病-再灌注时间、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及溶栓治疗的比例,住院期间血管再通率、治愈率、并发症、死亡及住院天数。随访观察1、3和6个月时2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射血分数(EF)、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再发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死亡发生率等。结果:急救组的FMC时间(19.54±8.66)min,发病-再灌注时间(113.27±10.16)min,均低于自救组[分别为(50.85±11.46)、(135.69±12.25)min,均P<0.05)];急诊PCI比例为29.3%,高于自救组的13.5%(P<0.05);急救组溶栓的比例(20.7%)与自救组(24.3%)无显著差异;急救组血管再通率及治愈率分别为77.6%和81.0%,均高于自救组60.8%和59.5%(均P<0.05);急救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25.9%,平均住院日为(18±9)d,均低于自救组48.7%和(32±16)d(均P<0.05)。随访期间,1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及病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3个月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心律失常发生率急救组低于自救组(均P<0.05);而其他方面无统计学差异。6个月时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心源性休克发生率急救组低于自救组(均P<0.05),而在其他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救干预能够降低AMI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及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