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2篇
中国医学   59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目的:比较黄山药总苷(DX)和薯蓣皂苷元(Dio)抗实验性高脂血症及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强度。方法:给小鼠和大鼠喂饲高胆固醇饲料造成高脂血症模型,之后灌胃或腹腔注射给予DX和Dio,测定血清胆固醇含量。结果:给小鼠灌胃DX(400和200 mg·kg-1)和Dio(160和80 mg·kg-1)时,Dio对小鼠高胆固醇血症有明显预防和治疗作用,而DX只有大剂量时才有一定预防作用。腹腔注射给药时,Dio(40和20 mg·kg-1)仍然有效,但DX无效。给大鼠灌胃DX(400和200 mg·kg-1)和Dio(200和100 mg·kg-1),均能明显降低血中总胆固醇含量,但在上述剂量,Dio的预防效果明显优于DX。DX(60~240 μg·ml-1)和Dio(30~120 μg·ml-1)体外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但Dio的抑制率明显高于DX。结论:Dio抗高脂血症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明显优于DX。  相似文献   
42.
三七水煎剂对实验性“关节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竹节参(罗汉三七)及大叶三七对大鼠实验性“关节炎”的治疗或抑制作用.口服三七水煎剂10克/公斤对注射鸡蛋白、甲醛、右旋糖酐所引起的大鼠实验性“关节炎”及棉球肉芽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去肾上腺动物的甲醛性关节炎三七水煎剂仍有治疗作用.无论一次或多次口服三七水煎剂均不能使大鼠肾上腺内维生素C含量降低,也不增加肾上腺重量,表明三七水煎剂不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系统.三七能增加正常饥饿小鼠和去肾上腺饥饿小鼠的肝糖原含量;大鼠连续服用三七后,对非特异性刺激有抑制作用;亦能延长去肾上腺未成年大鼠的生存时间。实验结果表明,三七水煎剂似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其抗炎作用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鹿茸总多肽(VATP)和鹿茸多肽VAPA,VAPB和VAPC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分离家兔和人胚软骨细胞及鸡胚头盖骨细胞,体外加入VATP,VAPA,VAPB和VAPC,观察其对[3H]TdR参入细胞DNA合成的影响.整体观察了VATP促进实验性大鼠桡骨骨折愈合作用.结果:VATP50-200mg·L-1和VAPB125-50mg·L-1促进软骨及成骨样细胞有丝分裂,VAPA作用较弱,VAPC无效.VATP10-20mg·kg-1加速了大鼠桡骨骨折的愈合.结论:VATP加速骨折愈合的作用与其促进软骨和成骨样细胞的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44.
人参皂甙Rb1的肠内菌代谢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陈昕  周秋丽  王本祥 《药学学报》1999,34(6):410-414
通过离体及整体实验观察了人和大鼠肠内菌对人参皂甙Rb1(G-Rb1)的代谢。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和电喷雾质谱(ESI-MS)检测G-Rb1及其代谢产物。结果:离体实验表明,G-Rb1容易被大鼠和人消化道菌群代谢,随着代谢时间的延长,相继出现Rd, Rg3/F2, Rh2/C-K和Ppd 4种代谢产物。给大鼠ig G-Rb1 500 mg.kg-1后收集4 h和6 h粪,提取G-Rb1的代谢产物,证明粪中存在Rd和Rg3/F2两种代谢产物。结论:G-Rb1可被人和大鼠肠内菌代谢,其代谢模式为G-Rb1→Rd→F2→compound K(C-K)→20(S)protopanaxadiol(Ppd)。  相似文献   
45.
人参皂苷Rb1在大鼠肠内菌代谢物吸收入血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陈昕  周秋丽  王本祥 《药学学报》1999,34(7):481-483
目的:研究口服人参皂苷Rb1(G-Rb1)被吸收入血的成分。方法:给大鼠igG-Rb1500mg·kg-1后,于不同时间采集粪、尿及血清样品,用电喷雾质谱(ESI-MS)检测吸收入血成分。结果:在血与尿中发现分子量为1108,946及784amu的代谢产物。经ESI-MS2级质谱分析,上述分子量的化合物分别为G-Rb1,Rd和F2。结论:G-Rb1给大鼠ig后,原形及中间代谢产物Rd及F2被吸收入血。  相似文献   
46.
人参多肽降血糖作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人参多肽按50,100和200mg/kg的剂量给大鼠一次ⅳ或小鼠多次sc给药,能降低正常血糖和肝糖原,但对总血脂无明显影响。同时表明,对肾上腺、四氧密啶及葡萄糖所引起的高血糖均有抑制作用,并能增强肾上腺素对肝糖原的分解。  相似文献   
47.
鹿茸总多肽对维A酸致骨质疏松大鼠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鹿茸总多肽(TVAP)对维A酸诱导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通过ig维A酸70 mg·kg-1·d-1,连续14d,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造模同时sc TVAP 60,40,20 mg·kg-1·d-1,治疗30 d后,处死动物。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取左侧股骨,计算骨重系数和测定骨Ca,P含量;取右侧股骨,测定中段和下1/3处骨密度;取左侧胫骨,做骨组织形态计量测定。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VAP明显改善维A酸诱导大鼠的骨Ca含量降低(P<0.01),骨重系数下降(P<0.001)和骨密度降低(P<0.05,P<0.01)以及骨病理形态发生的明显改变:平均骨小梁宽度(MTPT)变窄(P<0.001)、平均骨小梁间距(MTPS)变大(P<0.05)、松质骨体积(TBV)降低(P<0.01)等骨质疏松改变。但对血中反映骨代谢状况的生化指标Ca,P含量和ALP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TVAP能纠正维A酸所致骨重建的负平衡状态,使骨量增加,骨组织显微结构趋于正常,对大鼠骨质疏松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8.
人参药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王本祥 《药学学报》1980,15(5):312-320
作者于1965年曾综述了人参化学和药理学研究的进展。自那时以来,国内外关于人参的化学和药理学的研究又有了很大进展。化学研究证明人参根中含有12种人参皂甙(ginsenoside R_0、Ra、R_(b1)、R_(b2)、R_c、R_D、R_e、R_f、R_(gl)、R_(g2)、R_(g3)、R_b),关于人参化学研究的成就已有人做过介绍。本文综述1966~1979年国内外关于人参药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一)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
败酱是中医常用的清热解毒药。它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据考证,《本草纲目》所记载的败酱是白花败酱。关于败酱名称的由来,陶宏景解释为:“根作陈败豆酱气,故以为名”。自古以来,全国各地所使用的败酱,原植物来源十分复杂。《中国药典》(1977年版)收载的败酱原植物为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与白花败酱P.Villosa Juss。的全草。黄花败酱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吉林省,虽有丰官的野生资源,但长期以来未能充分利用。研究黄花败酱及其相关药材的生产利用,对指导临床用药,对开发天然药物资源,无疑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0.
1974年美国仅在高等植物药品上就消费30亿美元,这些药品在1959~1974年间一直占所有处方药的25%。在美国除国立肿瘤研究所外,都缺乏组织系统地进行从高等植物发掘新药的工作。因此,作者根据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