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39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79篇
中国医学   495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41.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理念优化参蒲盆炎颗粒喷雾干燥工艺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目的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 D)理念,采用设计空间法优化参蒲盆炎颗粒喷雾干燥工艺。方法首先将集粉率、水分含量及芍药苷、绿原酸、虎杖苷、丹酚酸B含量6个指标作为关键质量属性(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CQA),采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实验,通过加权标准偏回归系数筛选出进风温度、进样速率、药液密度为3个关键工艺参数(critical process parameter,CPP);再采用Box-Behnken设计实验,通过逐步回归法建立CQA和CPP间的数学模型。结果方差分析显示模型P值均小于0.05,失拟值均大于0.05,可以较好地描述CQA和CPP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MonteCarlo仿真法计算获得基于概率的设计空间并验证。结论在工艺参数设计空间内操作能够保证参蒲盆炎颗粒喷雾干燥工艺品质稳定,有助于提高批次间质量均一性,为产业化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42.
近红外光谱快速预测天舒片包衣终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春燕  徐芳芳  张欣  徐冰  包乐伟  王振中  肖伟 《中草药》2019,50(21):5223-5230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快速预测天舒片薄膜包衣终点。方法首先,采用组合间隔偏最小二乘法(synergy intervalpartialleastsquare,si PLS)优选建模区间,并对预处理方法进行筛选;其次,根据优选的建模条件,基于建立的参考光谱库,采用一致性检验和相似度匹配建立校正模型;随后,通过对比测试光谱与参考光谱间的相似度大小,设定阈值,确定相似度、阈值与包衣终点的关系;最后,采用验证集光谱对模型性能进行验证。结果在包衣过程中,当连续多条测试光谱的相似度超过阈值时,指示为包衣终点。结论一致性检验和相似度匹配模型性能良好,能够敏锐地反映包衣薄膜的均匀性,并准确预测包衣终点。该研究对减小包衣的批间差异性和降低原料损耗,提高中药固体制剂的包衣生产效率和提升质量均一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3.
目的:分析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及继发性痛经的活性成分群和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将散结镇痛胶囊的入血成分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及继发性痛经相关的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选取对接得分较高的分子与靶蛋白构建药物-靶点网络图,分析网络特征。结果:网络分析结果表明散结镇痛胶囊中的6个成分可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及继发性痛经的87个靶点有较强的相互作用,进一步的分析阐明了散结镇痛胶囊的5个主要活性成分及23个潜在作用靶点。结论:散结镇痛胶囊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作用于炎症反应、细胞侵袭、凝血系统、平滑肌收缩、神经激素调节等靶点,来抑制子宫内膜的血管形成和血液循环、子宫平滑肌收缩、免疫炎症反应以及雌激素分泌,达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及继发性痛经等病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4.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胶囊(GZFLC)对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散结镇痛胶囊组、GZFLC高、中、低剂量组(0.54、0.27、0.14 g?kg-1)组,每组10只。每天灌胃给药,连续28 d。观察各组扭体反应,测量移植物体积并进行病理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异位灶NGF、TRPV1 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散结镇痛胶囊组和GZFLC高、中、低剂量组大鼠扭体次数显著减少(P < 0.01),其抑制率分别为51.1%、63.2%、60.4%、47.1%。与模型组比较,散结镇痛胶囊组和GZFLC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移植物体积显著减少(P < 0.01),其抑制率分别为61.9%、66.0%、59.1%、56.6%。与模型组比较,GZFLC高、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大鼠异位组织的病理学评分及NGF、TRPV1 蛋白的表达。结论:GZFLC对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具有一定治疗作用,其机制与抑制NGF、TRPV1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45.
目的:探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于检测天舒片包衣薄膜厚度的可行性。方法:采集9批天舒片包衣过程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运用Kennard-Stone算法将样本集划分为校正集和验证集。优选预处理方法,并采用组合间隔偏最小二乘法(si PLS)和移动窗口偏最小二乘法(mw PLS)优选光谱区间,建立测定包衣厚度的偏最小二乘法(PLS)定量模型。结果: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一阶导数+Norris Derivative平滑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并结合si PLS的优选区间建立的模型中,校正集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0.966,验证集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0.991,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较好。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0.198%,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0.062%,表明模型的预测性能良好。结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用于天舒片包衣薄膜厚度的测定具有很高的准确性,能够为中药片剂生产过程中包衣厚度的在线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6.
147.
樊晓荃  付娟  胡军华  肖伟  王振中 《中草药》2021,52(21):6473-6484
目的 采用UPLC-Q-TOF-MS/MS技术对六味地黄苷糖片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方法 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3%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5℃,进样量10 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根据精确质荷比、二级碎片离子信息,结合对照品和文献数据鉴定六味地黄苷糖片中的化学成分。结果 共鉴定和推测出71个化合物,其中25个来自酒萸肉、19个来自熟地黄、31个来自牡丹皮、2个来自泽泻、3个来自茯苓、2个来自山药。其中22个化合物经对照品验证。结论 基本明确了六味地黄苷糖片的化学物质基础,为六味地黄苷糖片的质量控制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8.
刘苓娴  李海波  石丹枫  王振中  姚新生  肖伟  于洋 《中草药》2021,52(12):3552-3559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TQ-MS)技术建立了同时快速测定金红片(Jinhong Tablets)中12个成分(莽草酸、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普洛托品、别隐品碱、延胡索乙素、紫堇碱、巴马汀、槲皮素、异川楝素、川楝素)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0.1%甲酸乙腈溶液-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3mL/min;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同时对金红片中12个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17 min内完成12个成分的准确定量;12个定量成分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0.00~6 400.00μg/mL(r=0.999 1)、2.28~292.00μg/mL(r=0.999 9)、0.82~104.80μg/mL(r=0.999 8)、1.56~200.00μg/mL(r=0.999 7)、0.91~116.00μg/mL(r=0.999 0)、0.94~120.00μg/mL(r=0.999 0)、9.38~1 200.00μg/mL(r=0.997 4)、2.93~375.00μg/mL(r=0.999 0)、1.25~160.00μg/mL(r=0.999 9)、31.25~4 000.00μg/mL(r=0.999 7)、0.93~120.90μg/mL(r=0.999 8)、1.41~180.70μg/mL(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9%、101.2%、97.9%、96.8%、100.8%、100.1%、108.7%、100.0%、99.2%、102.0%、99.0%、103.2%,15批金红片中12个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11~22.72 mg/g、0.16~0.43 mg/g、0.06~0.23 mg/g、0.13~0.42 mg/g、0.08~0.26 mg/g、0.08~0.25 mg/g、1.94~2.59 mg/g、0.20~0.96 mg/g、0.07~0.30 mg/g、1.72~2.14mg/g、0.03~0.06mg/g、0.03~0.06mg/g。结论采用UPLC-TQ-MS所建立的多指标成分定量分析方法可适用于金红片中不同结构类型成分的同时检测,该方法简单、灵敏度高、专属性好,为金红片的整体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9.
目的 考察热毒宁注射液对内生致热原性发热家兔的解热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 48只家兔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安乃近注射液(0.024 g/kg)组和热毒宁注射液(1.02、2.04、5.08 g/kg)组。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容积5 mL/kg。除对照组耳缘iv生理盐水外,其他各组给药0.5 h后耳缘iv内生致热原(1.5 mL/kg)。测定家兔注射内生致热原后4 h内体温,记录平均体温的变化(ΔT)。发热1 h后测定家兔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脑脊液、下丘脑中环磷酸腺苷(cAMP)。结果 热毒宁注射液5.08、2.04 g/kg组与模型组比较,各时间点的ΔT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0.01)。热毒宁注射液1.02、2.04、5.08 g/kg组下丘脑、脑脊液中cAMP水平及血清IL-1β、TNF-α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减少(P< 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对家兔内生致热原性发热有显著的解热作用,通过减少血清中IL-1β、TNF-α水平,降低脑脊液和下丘脑中cAMP含量来发挥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150.
目的研究异槲皮苷对体外培养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作用。方法以细胞矿化结节染色鉴定MC3T3-E1成骨细胞株骨矿化功能,以MTT法测定成骨细胞的增殖率,以试剂盒法测定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结果在终浓度为1.08×10-6mol·L-1、1.08×10-7mol·L-1、1.08×10-8mol·L-1时,异槲皮苷能极显著促进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P<0.01);终浓度为1.08×10-6mol·L-1时,异槲皮苷作用96h后能极显著提高细胞内ALP的活性(P<0.01)。结论一定浓度的异槲皮苷能够显著促进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