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能够诱导骨髓间质充质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或成软骨细胞,并能够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为治疗骨质疏松症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目的:综述骨形态发生蛋白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以便寻求有效控制手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新药开发.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5-01/2010-06关于骨形态发生蛋白及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文章,检索词分别为"骨形态发生蛋白;细胞因子;骨;骨质疏松症"和"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cytokines;bone;osteoporosis",语言分别设定为中文和英文.选择内容与骨形态发生蛋白和骨质疏松症相关的文章,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结果与结论:收集到287篇相关文献,排除不符合标准的文献,共纳入30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骨形态发生蛋白促进骨髓间质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转化,有利于更合理选择临床用药,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的进展.骨形态发生蛋白能够明显促进成骨活性,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有可能是多因素共同的协同作用,通过该方面的机制研究可指导临床用药和新药开发.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观察五味消毒饮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肾系膜细胞(HBZY-1)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肾系膜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50 μmol·L-1)、五味消毒饮高、低剂量组(2.75、0.69 g·kg-1)。正常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使用10%正常大鼠血清,五味消毒饮高、低剂量组使用10%含药血清。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给予LPS(100 μg·L-1)以体外干预。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免疫荧光法(IF)检测NF-κB p65的表达;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层粘连蛋白(LN)和纤连蛋白(FN)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细胞中IL-1β、FN、NF-κB p65 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激酶β(p-IKKβ)、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α(p-IκBα)、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增殖显著增多(P<0.01),细胞上清中IL-1β、ICAM-1、LN、FN的含量显著增多(P<0.01),IL-1β、FN、NF-κB p65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p-IKKβ、p-IκBα、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细胞增殖明显降低(P<0.05,P<0.01),细胞上清中IL-1β、ICAM-1、LN、FN的含量明显减少(P<0.05,P<0.01),IL-1β、FN、NF-κB p65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p-IKKβ、p-IκBα、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 五味消毒饮可减轻由LPS诱导的肾系膜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启动有关。  相似文献   
53.
54.
王广伟 《现代保健》2012,(16):111-112
目的 探讨闭合性创伤性右侧膈肌破裂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总结本院诊治的17 例闭合性创伤性右侧膈肌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原因、部位、合并伤、诊断经过及手术途径等分别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急诊手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4 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2 例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均经相应治疗治愈.结论 许多重要的原则,如院前伤员运输、容量复苏、抗休克、伤口的管理、肠道损伤的处理、初步急救措施、损伤控制等,均在抢救治疗中起重要作用.正确选择处理顺序、手术入路和修补方式,能提高救治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伴黏膜下层假性浸润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并总结相应的假性浸润模式。方法收集2016—2019年间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病理科4例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病理科5例结直肠腺瘤伴黏膜下层假性浸润的病例,共计9例,观察其组织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结肠有蒂腺瘤8例,黏膜下层可见肿瘤性腺体,类似浸润性腺癌。黏膜下层腺体结构和细胞形态与黏膜内肿瘤相同,局部黏膜下层肿瘤与黏膜内肿瘤有连续性。黏膜下层肿瘤呈推挤式的分叶状或巢团状,腺体轮廓平滑钝圆,腺体周围少量间质组织类似于黏膜固有层间质,部分病例腺体外围黏膜肌错综增生,并常见黏膜肌包绕腺体。有些病例黏膜下层腺体扩张、间质内黏液结节形成及含铁血黄素沉积。1例为发生在直肠的广基隆起型腺瘤伴局部高级别异型增生累及集合淋巴小结形成淋巴腺复合体,并陷入黏膜下层,类似浸润性腺癌周围被淋巴组织包绕。淋巴腺复合体内的肿瘤腺体和黏膜内病变相延续,并且组织学形态相同,肿瘤前缘可见腺体轮廓呈推挤式类圆形,以及不连续的黏膜肌,无典型浸润性腺癌所有伴有的纤维间质反应、肿瘤出芽、腺体锐角分支及脉管浸润等形态特征。结论结直肠腺瘤伴黏膜下层假性浸润可总结为两种独特的形态学模式,模式一为分叶状,缺少淋巴组织反应;模式二为淋巴腺复合体样。两种模式的主要特征为黏膜下层肿瘤和黏膜内肿瘤形态相同,并有连续性,推挤式的腺体周围伴固有膜间质和黏膜肌包绕,并且无典型浸润性腺癌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56.
目的:采用手法治疗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43例,右踝19例,左踝24例。复位前经X线片或CT检查确诊,全部为闭合性骨折。手法复位后采用夹板外固定治疗。参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结果:32例患者均获3~19月随访,平均11月。优26例,良4例,一般2例。X线片检查示所有病例骨性愈合,未发现骨桥形成及关节面不平整现象,无肢体旋转和短缩畸形。结论: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采用手法复位能够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上肢外展架在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收治的35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8例,对照组17例,治疗组采用单"8"字绷带+上肢外展架治疗,对照组采用双"8"字绷带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使用6周后拆除固定,治疗组优8例,良8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88.9%,对照组优8例,良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76.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8"字绷带+上肢外展架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有效、经济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8.
文章通过对四种主流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进行简介,将其应用到急慢性疾病的药物经济性分析与评价.通过分析疾病的转归不同,进而选择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59.
本文主要总结酒精性骨质疏松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包括中医学的病因病机和病理变化,饮酒量与骨质疏松的关系,说明了酒精对骨髓基质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钙调节激素、肝脏、性腺及营养等方面的影响,并且指出该病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而从中西医结合角度研究将会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手法整复结合自制杉树皮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00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0例,两组都首先采用手法整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制杉树皮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150例中,优80例,良40例,可20例,差10例,优良率为80.0%。对照组150例中,优40例,良40例,可20例,差50例,优良率为53.3%;治疗组的术后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8.56±6.21)天,对照组平均为(25.96±4.39)天,说明治疗组的治疗组的临床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整复结合自制杉树皮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加快骨折的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