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8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38篇
药学   76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PASS系统为依托全面搞好临床合理用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为我院推广应用PASS系统积累经验,完善软件运行环境、提高应用软件系统的成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医生工作站全部安装PASS系统,药师在药师工作站对全院住院病人用药医嘱进行动态监测、统计、分析,形成动态监测图表。结果 应用该系统后药品收入由原来占全部医疗收入的51.2%降至目前的41.7%,潜在不合理用药问题由65.8%降至23.9%。结论PASS系统十分符合临床医生的需要,但仍存在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42.
颅脑外伤术后综合征和脑震荡后遗症在临床上是一种多见病。患者常自感头痛、头晕、恶心、睡眠不佳 ,仪器检查和查体均无明显异常。我们根据中医“通则不痛 ,痛则不通”“气为血之帅 ,气行则血行”。的理论 ,通过多次筛选和实验 ,研制了脑神通口服液。经过临床近一年的使用 ,效果非常满意。现介绍如下 :1 处方组成及制备1.1 处方组成人参 4 .5 g,枸杞 7g,乳香 3 g,鸡内金 7g,防风5 g,当归 4 .5 g,川芎 4 .5 g,没药 3 g,地龙 4 g,全虫 4 .5 g,水蛭 3g,土鳖虫 4 g,三七 3 g,白芷 2 g,蜂蜜 12 g,甘草 3 g。1.2 制备方法将上述各药除蜂蜜之外…  相似文献   
43.
44.
45.
王书杰 《家庭护士》2007,(10):67-67
在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过“憋”的经历,如憋尿、憋气等。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暂时“憋一下”虽然能解决燃眉之急,可对身体却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导致各种疾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46.
672例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分析静脉血栓栓塞症(VrrE)住院患者的患病情况、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4年至2004年住院VTE病例的患病趋势、人口学特点、获得性及遗传性危险因素。结果 共收集VTE患者672例,男:女=1.2:1,中位年龄53(14—92)岁。初发患者580例(86.3%),发病高峰年龄男性患者为40~50岁,女性为50-60岁。主要获得性危险因素有抗磷脂抗体阳性(32.0%)、外伤和(或)手术(31.1%)、肿瘤(17.1%)。其中具有多种获得性危险因素者占35.7%。94例患者在抗凝治疗前取外周血检测了蛋白C(PC)、蛋白S(PS)和抗凝血酶(AT)活性。抗凝蛋白总缺陷率为44.7%,以PC缺乏以及PC与AT联合缺乏为主,分别占13.8%和10.6%。同时具有遗传和获得性危险因素者占31.6%。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综合医院的住院VTE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VTE患者的初发年龄较女性提早约10年。主要获得性危险因素为抗磷脂抗体阳性、外伤或手术和肿瘤,而遗传性危险因素则以PC缺乏和PC与AT联合缺乏为主。多种危险因素并存是促发VTE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比较改进的Bethesda方法与Nijmegen方法检测血浆凝血因子Ⅷ(FⅧ)抑制物的可靠性及实用性.方法 自行改进Bethesda检测方法,将Nijmegen方法中的乏FⅧ血浆和Nijmegen正常混合血浆替换成缓冲液和通用参比血浆(UCRP)来制备标准曲线;在检测患者抑制物时将Nijmegen正常混合血浆替换成UCRP;以滴度≥0.6 BU/ml为抑制物阳性.分别采用改进Bethesda方法和Nijmegen方法对237例血友病A患者进行抑制物检测.结果 改进Be-thesda方法和Nijmegen方法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5.5%(13/237)和8.4%(20/237),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滴度>0.7 BU/ml的抑制物,两种方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两种方法阳性结果不同的抑制物水平均在0.6~0.7 BU/ml.结论 改进的标准Bethesda方法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检测方法,Nijmegen方法更有利于低滴度抑制物的检出.  相似文献   
48.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糖皮质激素无效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空白对照方法,将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rhTPO+达那唑)和对照组(达那唑)。两组患者在整个试验阶段均口服达那唑0.2g/次,3次/d。试验组皮下注射rhTPO1.0μg/kg,1次/d,疗程14d,停用rhTPO后观察14d。对照组口服达那唑14d后,如血小板仍≤20×109/L接受rhTPO治疗,用法如前,停用rhTPO后观察14d。试验的主要终点是比较两组间第一阶段(前14d内)血小板计数增加的最高值和血小板计数的曲线下面积;次要终点是比较两组间第一阶段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对照组第二阶段应用rhTPO前后的血小板计数、显效率和有效率。结果入选患者14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3例和67例,最终进入FAS集者分别为73例和63例,进入PPS集者分别为60例和50例。主要终点FAS结果显示:试验组rhTPO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最高值平均增加101.2×109/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3×109/L(P=0.0060);试验组血小板计数的曲线下面积74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6.2(P=0.0000)。次要终点FAS结果显示:试验组第一阶段的显效率和有效率(显效+良效)分别为38.4%和6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P=0.0003)和36.5%(P=0.0104);对照组第一阶段第14天血小板计数≤20×109/L的患者,接受rhTPO治疗后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达到31.1%和66.7%。试验组停用rhTPO后血小板计数逐渐下降,但停药14d时仍维持在50×109/L左右。rhTPO对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胆红素、凝血试验、抗GPⅡb/Ⅲa和GPⅠb自身抗体无明显影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4.3%和26.2%,其中以肝胆指标异常最常见,分别为15.1%和16.9%。rhTPO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13.6%,主要有轻度嗜睡、头晕、短暂性视野缺损、过敏样反应和乏力等。结论 rhTPO是一种治疗慢性ITP的疗效确切、较为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49.
目的从分子层面了解癌痛消方抗肿瘤的主要作用机制,明确不同功效药物组在抗肿瘤中所扮演的角色,从而深入阐释“癌毒”论的客观实质性。方法采用Walker-256瘤株进行Wistar大鼠的移植性肝癌的造模,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5组,即全方组、理气活血(拆方I)组、清热解毒(拆方Ⅱ)组、扶正培元(拆方Ⅲ)组、模型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14天,最后处死大鼠,并取出瘤块,分别应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瘤块中Bcl-2、Survivin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全方组能明显促进肝癌细胞凋亡;并能影响肝癌细胞周期,使大部分细胞停滞于G0/G1期,有效阻止肝癌细胞增殖。拆方Ⅱ组与全方组疗效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拆方Ⅲ组有效,但其效果不如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癌痛消方能明显下调肝癌细胞中Survivin和Bcl-2蛋白和mRNA的表达;清热解毒药物在下调肝癌细胞中Survivin和Bcl-2蛋白和mRNA的表达效果显著,与癌痛消方功效相近(P〉0.05),扶正培元药物疗效不及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血化瘀药物一定程度上上调Survivin和Bcl-2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论(1)癌痛消方能明显通过下调肝癌细胞中Survivin和Bcl-2蛋白和mRNA的表达,致使肝癌细胞凋亡比值升高,肝癌细胞增殖受到抑制;(2)清热解毒药物在癌痛消方中起到了最为重要的作用,湿热毒邪是肿瘤发病中最根本的致病因素,正气亏虚也是肝癌起病的条件之一,痰、瘀等病理产物作用机制不明,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0.
前列腺增生症是泌尿科临床常见病 ,近年来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本院从 1 999年 1 1月 1日至 2 0 0 0年 6月 2 0日采用泽桂癃爽胶囊治疗前列腺增生 58例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病例来源  1 0 8例全部为门诊患者 ,均经 B超检查发现前列增大重量 >2 0 g(成人正常前列腺重量为 2 0 g[1] ) ,指诊发现中央沟变浅或消失 ,两侧叶腺体隆起扩大 ,中等硬度有弹性 ,表面光滑 ,无结节。并伴有尿频、夜尿渐增、排尿困难 ,尿线无力者。主要症状积分评定标准依据 1 996年第 3届国际 BPH咨询委员国际协调委员会的推荐意见中的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