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利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肾病模型研究芪归益肾方通过调控细胞信号通路TGF-β/Smad/ILK的表达水平影响肾脏纤维化进展的程度。方法:昆明种小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和芪归益肾方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制备UUO肾病模型后分别进行药物干预,第10天处死后取肾组织,分别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肾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小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信号转导分子2(Smad2),Ⅰ型胶原(Col-Ⅰ)和整合素连接激酶(ILK)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肾组织TGF-β1,Col-Ⅰ和ILK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肾组织TGF-β1,Smad2,Col-Ⅰ,ILK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小鼠肾组织TGF-β1,Col-Ⅰ和ILK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小鼠肾脏纤维化程度较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贝那普利组和芪归益肾方组治疗后肾脏纤维化程度均有减轻,明显降低小鼠肾组织TGF-β1,Smad2,Col-Ⅰ,ILK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小鼠肾组织TGF-β1,Col-Ⅰ和ILK mRNA及蛋白的表达(P0.05),其中芪归益肾方治疗组比较贝那普利组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芪归益肾方对于UUO肾病模型的纤维化病变程度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主要与调控细胞信号通路TGF-β/Smad/ILK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42.
丁螺环酮是20世纪80年代研制的一种非苯二氮落类抗焦虑剂,通过其与5-HT1A受体的选择性结合,降低焦虑症过高的5-HT活性,达到抗焦虑效果。它摒弃了传统苯二氮苓类抗焦虑剂的副作用,因而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本研究是用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并选择阿普唑仑作对照研究,以观察丁螺环酮抗焦虑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的疗效。方法将47例CK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1)和对照组(n=26),2组均给予常规降压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4 d。结果治疗组CKD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KD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也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同时eGFR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KD患者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肾功能,减少尿蛋白,减缓CKD患者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44.
45.
46.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泄浊方对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RF脾肾气阴两虚,湿浊瘀阻证6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予以控制饮食,控制血压,纠正贫血及对症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气养阴泄浊方,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及血浆ET~1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均有改善(P<0.01),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治疗组治疗后Scr下降,Ccr上升,血浆ET~1下降,且以2期、3期患者显著。结论:益气养阴泄浊方可减少血浆ET~1的产生,进而拮抗ET的作用以改善肾功能,延缓CRF的病程进展,提示CRF早期干预,疗效更佳。益气养阴泄浊方对血浆ET~1水平的下调作用可能是其治疗CRF脾肾气阴两虚,湿浊瘀阻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7.
丁螺环酮是 2 0世纪 80年代研制的一种非苯二氮艹卓 类抗焦虑剂 ,通过其与 5 -HT1A受体的选择性结合 ,降低焦虑症过高的 5 -HT活性 ,达到抗焦虑效果。它摒弃了传统苯二氮卓类抗焦虑剂的副作用 ,因而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本研究用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 ,并选择氯羟安定作对照研究 ,以观察丁螺环酮抗焦虑的疗效和安全性。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来自我院 2 0 0 2年 3月至2 0 0 2年 6月的门诊和住院病人。入组标准 :⑴符合CCMD -Ⅲ广泛性焦虑症的诊断标准 ;⑵HAMA评分 >14分 ;HAMD(17项 ) <17分。⑶无丁螺环…  相似文献   
48.
68例狼疮性肾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免疫印迹法测定苏州医学院附一院(215000)顾美华,陈志伟,邓迎苏,熊佩华,张玲,李文彩,李福民,严菊英苏医附一院皮肤科(215000)王宝涛,钱齐宏上海中医大学温病教研室(200032)张国庆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  相似文献   
49.
带状疮疹是一种由病毒感染神经节和神经根所致的疾病,西医多用激素、转移因子、B族维生素及抗病毒止痛等对症治疗。笔者采用自拟中药三黄泻肝合剂治疗本病36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0.
1986~1993年,我室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因误食毒草及生鱼胆中毒并发肾衰20例,报告于下.1临床资料1.1病例。20例中年龄20~40岁.均按文献[1]诊断标准.病程5~12h.1.2临床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少尿,腰痛,心悸,胸闷.GPT>500。nol·s”‘/L,皿Cr>134pmol几,皿*UN)7.6mmol/L,尿蛋白(+~+++).1.3治疗:①少尿期:中药“解毒汤”口服,方以适佩,苏叶,白正,银花,连翘,黄等,黄连,地丁草,姜半夏,陈皮,桔梗,丹参,川等,益母草,水煎服,日服1贴.恶心呕吐甚者,以姜计5滴合服,或左金丸sg化水口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