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0 毫秒
31.
目的 探讨改良Ludloff截骨术治疗的重度拇外翻的中期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应用改良Ludloff截骨结合远端软组织手术治疗重度拇外翻患者25例(30足),其中4足加行Reverdin手术,3足加行Akin手术.患者均行患足负重位X线片并测量拇外翻角,随访24~35个月,平均28.3个月,按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25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术后无不愈合及畸形愈合,1例老年患者延迟愈合,伤口无感染.Maryland拇趾评分标准:优(90~100分)19足(63.3%),良(80~89分)8足(26.7%),可(70~79分)3足(10.0%),优良率90.0%.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Ludloff截骨术具有愈合快、跖骨短缩少、纠正畸形能力强的优点,可以明显减轻前足的疼痛,恢复足部的功能,是治疗合并第1跖骨内翻特别是重度拇外翻的较理想术式.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idterm effect of modified Ludloff osteotomy for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hallux valgus deformity associated with metatarsus primus varus. Methods Totally 25 patients(30 feet) with severe hallux valgus deformity were treated by modified Ludloff osteotomy and distal soft tissue procedure from March 2006 to 2008 March. Four feet were treated furtherly with reverdin osteotomy. Three feet were treated furtherly with Akin osteotomy. All the patients underwent weight bearing radiograph examination. The follow-ups ranged from 24 to 35 months ( average 28.3 months). The effect was evaluated by Maryland clinical rating systems of AOFAS.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underwent the follow-up. There was no bone nonunion, malunion and wound infection,but one old patient had delayed union. According to Maryland clinical rating systems of AOFAS, 19 feet(63.3%)were excellent ( 90 to 100 scores), 8 feet ( 26.7 % ) were good ( 80 to 89 scores), 3 feet ( 10. 0% ) were middle (70 to 79 scores). Conclusions Modified Ludloff osteotomy has the advantage of rapid healing, less shortened metatarsal and ability to correct deformity, which can relieve the pain and recover the function of forfoot. It is a perfect procedure for severe hallux valgus deformity patients whose intermetatarsal angle is over 16°.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9月至2008年9月,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外同定支架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6例。在患侧肱骨下段背侧及尺骨近端背侧各拧入2枚螺纹半针;手法复位,在X线透视下见骨折位线满意后,连接外固定支架。结果36例患者全部接受随访,均无针口感染,无内固定物断裂及松动等并发症,根据Flynn评价标准,优良率达80.56%。结论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组合外固定支架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3.
股骨近段及转子下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复杂骨折,骨折线常位于股骨近端并累及股骨上段和中上段,目前尚无统一的名称.  相似文献   
34.
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12 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方法.方法对12 例患者行切开复位双钢板固定法治疗,并早期功能锻炼.结果全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 a,优良率为75%.结论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方法可靠,术后并发症少,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35.
股骨近段及转子下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复杂骨折,骨折线常位于股骨近端并累及股骨上段和中上段,目前尚无统一的名称.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建立母外翻足三维数字模型,通过模拟Ludloff截骨手术,比较术前术后各项参数的变化,预测术后疗效及并发症,为临床进行母外翻Ludloff截骨术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尽可能降低手术风险,增加手术安全性,提高疗效。 方法 回顾性调查11例(13足)在本院足踝外科治疗的母外翻患者,模拟手术前后对三维重建模型进行母外翻角(HVA)、第1~2跖间角(IMAI~II)、第1跖骨长度、第2跖骨相对长度、第1~5跖间角(IMAI~V)等数值测量记录,并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模拟截骨术前后HVA分别为(35.62±6.54)°,(11.43±3.24)°;IMAI~II分别为(16.43±2.41)°,(9.12±3.18)°;第1跖骨长度分别为(63.58±4.17)mm,(59.87±3.83)mm;第2跖骨相对长度分别为(93.74±6.02)°,(86.85±5.36)°;IMAI~V分别为(29.68±3.65)°,(19.45±2.46)°。模拟手术前后上述对应指标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三维数字模型技术对母外翻患者进行模拟Ludloff截骨术及测量相关参数,是一种可以评估Ludloff截骨效果的数字化技术,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7.
杨仲  潘永雄  付小勇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3):2290-2291
跟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其中约70%为关节内骨折[1]。对于移位的关节内骨折,目前多主张手术治疗,恢复跟骨的解剖形态,重建足部的功能[2]。我科自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30例(33足)跟骨关节内骨折  相似文献   
38.
股骨近段及转子下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复杂骨折,骨折线常位于股骨近端并累及股骨上段和中上段,目前尚无统一的名称.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Dupuytren骨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21例确诊患者均行腓骨解剖复位1/3圆管形钢板内固定,下胫腓联合,内踝复位后用加压空心螺纹钉固定.术后随访,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8.6个月,根据Meyer和Kumler的踝关节功能评估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21例中优11例,良6例,一般3例,差1例,总体优良累计17例,优良率为80.85%.结论 对于Dupuytren骨折,早期准确的诊断和正确的外科治疗是恢复踝关节良好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40.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跟骨骨折早期肿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骨骨折后,由于跟骨周围的软组织结构较特殊,皮肤血供少,容易引起局部组织肿胀,而局部肿胀将增加切口皮肤坏死、不愈合的发生率。目前认为最好在跟骨周围皮肤开始出现皱褶、肿胀消退时行手术治疗。因此,早期及时的消肿至关重要。2009年1月--2010年10月,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跟骨骨折早期局部肿胀38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