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8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52篇
耳鼻咽喉   240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14篇
内科学   123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274篇
预防医学   80篇
药学   62篇
中国医学   102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组织途径抑制因子2(tissuefactorpathwayinhibitor-2,TFPI-2)基因对喉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扩增并鉴定携带人-TFPI-2的重组腺病毒(adenovirusesTFPI-2,AdTFPI-2)。建立喉鳞癌荷瘤裸鼠动物模型,治疗组9只裸鼠瘤周注射AdTFPI2的重组腺病毒2×1011空斑形成单位(plaqueformingunits,PFU)共3次,对照组9只裸鼠瘤周注射等量的空载体,观察治疗结束后1周两组肿瘤质量和体积的差异。运用透射电镜观察肿瘤形态学变化;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增殖核抗原的表达。结果扩增后的AdTFPI-2的病毒滴度为2.8×1012PFU/ml。AdTFPI2治疗组裸鼠肿瘤平均体积和质量分别为(1.20±0.34)cm3和(1.52±0.39)g,明显小于空载体对照组的(2.08±0.52)cm3和(2.67±0.47)g(P<0.01)。透射电镜观察到AdTFPI2治疗组肿瘤呈凋亡改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dTFPI-2治疗组的增殖细胞核抗原指数(54.9%±12.4%)明显低于对照组(75.8%±11.2%,P<0.01)。结论瘤周注射携带人TFPI2的重组腺病毒可抑制裸鼠体内喉鳞癌的生长。  相似文献   
62.
本文指出依托现有的初级卫生保健架构和社区医疗预防保健网,以社区为基本单位,结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全面开展肿瘤防治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防治效果,提出了社区肿瘤防治的架构组成,并阐述了其各级组织的组成和主要职责。  相似文献   
63.
试论和法的含义与运用范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光明 《国医论坛》2002,17(6):10-12
和法为中医传统的治疗“八法”之一 ,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对和法的真正含义 ,却人云亦云 ,甚至把“和”与“和法”混为一谈 ,将许多有和义的方剂都归于和法。有鉴于此 ,本文试对和法的含义和运用范围作进一步探讨。1 和的含义1 .1 和的本义《辞源》注释 :“和 ,顺也 ,谐也 ,平也 ,不刚不柔也。”《中庸》云 :“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可见和的本义为“协调和谐、适度之义”。1 .2 《内经》中和的含义一是指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和于阴阳 ,调于四时”) ;二是人体整体系统的协调 (“血气不和 ,百病乃变化而生”) ;三是饮食起居情…  相似文献   
64.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外科治疗的意义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伤性视神经病变 (traumaticopticneuropathy ,TON)外科治疗的意义及疗效。方法 分析 5 2例 (5 3眼 )经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术 (5 3眼 )和眶尖减压术 (8眼 )的治疗效果 ,随访 6个月~ 3年。结果  2 1眼获视力改善 (39 6 % ) ,其中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无效进而采取手术者 14眼有效 (14 /37,37 8% ) ,未经激素治疗即手术者 7眼有效 (7/16 ,4 3 8% ) ;无光感者 18眼获视力改善 (18/4 9 ,36 7% ) ,术前有残余视力者 3眼有效 (3/4 ,75 0 % )。结论 外科治疗对提高TON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从老年病特点出发,提出在老年病学教材编写过程中,重点突出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及其临床特点的编写,并将自学提纲、思考题和英文阅读资料列入编写内容,以适应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标准和需求。  相似文献   
66.
目的降低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误诊率。方法总结分析34例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误诊原因。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早期临床表现复杂,极易漏诊和误诊。结论对中老年患者疑及本病时应尽快争取骨髓及相关检查,早期诊断及治疗,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多态性(SNP)与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序列特异性引物PCR(PCR-SSP)技术检测子痫前期患者71例(子痫前期组)和正常孕妇100例(对照组)的外周血KIR基因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两组各5例孕妇胎盘组织中KIR2DL4 mRNA的表达情况;DNA直接测序技术检测子痫前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孕妇外周血KIR2DL4基因外显子区及其和内含子交界区的SNP.结果 (1)基因型:对照组共发现50种KIR基因型,子痫前期组共发现40种KIR基因型,两组有16种基因型重合;子痫前期组以基因型42的表达频率最高(15.5%),其次是基因型51(9.9%)和基因型47(7.0%);对照组以基因型47的表达频率最高(22.O%),其次是基因型48(11.O%).两组16种重合的KIR基因型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胎盘组织KIR2DL4 mRNA的表达:子痫前期组患者胎盘组织KIR2DL4 mRNA的表达最为14.05±0.25,对照组为12.19±0.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KIR2DL4基因测序:KIR2DL4基因测序发现18个SNP位点,其中有7个为新发现的SNP位点,检测到的所有SNP位点的等位基因、基因型在两组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IR基因型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病相关;KIR2DL4 mRNA表达量下降可能参与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68.
鼻阻力测压与鼻声反射测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主动后鼻阻力测压仪的参数——鼻阻力(nasal resistance,NR)与鼻声反射测量仪的参数——鼻腔容积(nasal cavity volume,NV)、鼻腔最小横截面积(minimal cross sectional area,MCSA)间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应用主动后鼻阻力测压法和鼻声反射测量法对316例有鼻阻塞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减充血前双侧鼻阻力(bilateral NR,BNR)将患者分为2组,组1:BNR减充血前≤0.25 Pa/cm~3·s,组2:BNR减充血前>0.25 Pa/cm~3·s。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研究上述两种客观测量法的参数在全体研究对象及各组中的相关性。结果在使用减充血剂前、后,316例患者单侧鼻阻力(unilateral NR,UNR)与单侧鼻腔容积(unilateral NV,UNV)、单侧鼻腔最小横截面积(unilateral MCSA,UMCSA)间均存在显著性负相关(P值均=0.000);组1(104例)和组2(212例)在减充血前、后的UNR与UNV、UMCSA间均存在显著性负相关(P值均=0.000)。鼻阻力与鼻腔最小横截面积的相关系数均大于鼻阻力与鼻气道容积的相关系数。结论在有鼻阻塞的患者中,NR、NV及MCSA存在负相关,MCSA是影响NR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鼻阻塞时检查者和患者的主观评价与客观鼻测量之间是否有相关性。方法检查者和患者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scale,VAS)对鼻阻塞程度进行评价。客观鼻测量采用主动后鼻测压仪和鼻声反射测量仪进行。以配对t检验分析检查者的临床评价和患者VAS均数的差异,以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评价客观鼻测量结果单侧鼻气流阻力与单侧鼻道容积、单侧鼻腔最小横截面积的关系,以及检查者的临床评价、患者VAS与上述客观鼻测量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本组病例经统计学分析,316例患者中,减充血前后单侧鼻气流阻力与单侧鼻道容积、单侧鼻腔最小横截面积间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30、-0.554、-0.373、-0.600,P值均〈0.001)。减充血前后,检查者的临床评价与患者VAS均数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630、0.526,P值均〈0.001),二者均与鼻气流阻力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减充血前:检查者的临床评价与鼻气流阻力r=0.530,P=0.000,患者VAS与鼻气流阻力r=0.351,P=0.000;减充血后:检查者的临床评价与鼻气流阻力r=0.452,P=0.000,患者VAS与鼻气流阻力r=0.216,P=0.000),与鼻道容积和鼻腔最小横截面积均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减充血前:检查者的临床评价与鼻道容积r=-0.411,P=0.000,患者VAS与鼻道容积r=-0.325,P=0.000,检查者的临床评价与鼻腔最小横截面积r=-0.507,P=0.000,患者VAS与鼻腔最小横截面积r=-0.384,P=0.000;减充血后:检查者的临床评价与鼻道容积r=-0.391,P=0.000,患者VAS与鼻道容积r=-0.209,P=0.000,检查者的临床评价与鼻腔最小横截面积r=-0.471,P=0.000,患者VAS与鼻腔最小横截面积r=-0.286,P=0.000)。检查者的临床评价与客观鼻测量参数的相关系数大于患者VAS与客观鼻测量参数的相关系数。结论鼻阻力测压与鼻声反射测量的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检查者的临床评价与患者VAS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两者均与客观鼻测量参数存在一定的直线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0.
目的:为临床安全、有效地行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提供更加充分的影像学支持.方法: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和AW4.1影像工作站对14例(14侧)外伤性视神经病患者蝶、筛窦外侧壁的视神经管和颈内动脉进行三维重建、空间立体定位和相关数据测量,并与术中视神经实际走行情况进行比较验证.结果:①鼻骨尖一前床突扫描基线与视神经管走行一致;②视神经管内侧壁长度为(11.83±2.31)mm;③CT影像学的视神经管定位标记线和增强的颈内动脉可以同时并全程显示在矢状位三维重建的蝶、筛窦外侧壁上,而且与术中实际情况基本一致.结论:鼻骨尖一前床突线是研究视神经管的最佳扫描基线;采用MSCT和AW4.1工作站能对视神经管进行术前空间立体定位,可简单、直观、准确地反映每例患者视神经管的长度,与蝶、筛窦外侧壁的毗邻关系和空间走行情况以及与颈内动脉的关系,其临床价值明显优于传统的CT,为术者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进行安全、有效的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提供了更加充分和实用的影像学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