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5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HIV-1 vif基因的RNA干扰体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利用RNAi技术对HIV-1 vif基因的转录后水平进行下调,达到抑制vif蛋白表达的目的,为新的抗HIV治疗和预防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通过体外转录法合成siRNA,与转接有vif基因的表达质粒共同转染HEK 293T'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干扰效果,并利用Real-time PLR和Western blot对HIV-1 vif分别从转录和表达水平进行验证。 结果 将pECGFP-N1-vif重组载体转染H EK 293T细胞后,结果显示vif蛋白可以在细胞中高水平表达;针对vif设计的3段特异的siRNA可以有效且特异地降低vif蛋白的表达。 结论 RNAi技术可以下调HIV-1蛋白的表达,此技术可以作为一项新的治疗和预防HIV-1的方法用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52岁,以咳嗽、胸闷、气急2个月余,HIV 初筛阳性1 d 入院。2个多月前患者出现咳嗽、无色泡沫痰、量多,伴进行性加重的胸闷、气急,无发热、头痛,无恶心、呕吐等症状。至上海市某医院就诊,住院期间胸部 CT 示,双下肺炎性反应,双侧胸腔积液。相继予足量、足疗程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去甲万古霉素抗感染,脱水、利尿、化痰等治疗,患者咳嗽、咳痰、胸闷症状无改善。1 d 前查出抗 HIV初筛阳性,遂转至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诊治。体格检查:体温36.7℃,脉搏120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128/90 mmHg (1 mmHg=0.133 kPa)。神志清、精神差,端坐呼吸。双侧胸廓饱满、双侧中下肺叩诊浊音,双下肺呼吸音消失。心浊音界稍大,心尖博动稍弥散,心音低沉,脉搏细弱。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肝、脾肋缘下未触及。余体格检查无特殊。实验室检查:CD4+ T 淋巴细胞计数155/μL;HIV RNA 定量1.69×105拷贝/mL;白细胞计数8.05×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844;血清肌钙蛋白Ⅰ0.160μg/L,血清肌红蛋白>500μg/L,B 型钠尿肽前体2885.80 ng/L;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等均正常。胸腔积液检查:黄色、浑浊,白细胞计数4014×106/L,红细胞计数5000×106/L,多核细胞比例0.12,淋巴细胞比例0.88,李凡他试验阳性。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见异形淋巴样细胞,考虑淋巴瘤可能。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检查见恶性肿瘤细胞,考虑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流式细胞免疫表型检查:淋巴细胞中 CD19阳性,比例为0.8348;多数淋巴细胞 CD10阳性,CD20阳性,B 细胞未见免疫球蛋白轻链表达,BCL2阴性,考虑为非霍奇金 B 细胞淋巴瘤。同时进行的胸腔积液涂片及培养均未发现细菌、真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证据,真菌D-葡聚糖检测36.92 ng/L,结核分枝杆菌 T 细胞斑点试验抗原 A 阴性、抗原 B 阴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AIDS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主要死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采集2009年8月—2014年4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所有AIDS住院患者中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采用Stata 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IDS死亡病例191例,中位年龄48岁,以男性(90.1%)为主。152例(79.6%)入院前尚未开始抗反转录病毒治疗。181例获得CD4+T淋巴细胞计数资料者,中位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21个/μl。入院首次实验室检查提示贫血118例(61.8%),低白蛋白血症147例(77.0%),低钾血症41例(21.5%),低钠血症89例(46.6%),肌酐升高16例(8.4%),尿素升高54例(28.3%)。合并肺部感染158例(82.7%),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病54例(28.3%),消化道真菌感染56例(29.3%),AIDS相关肿瘤11例(5.8%)。并发感染性休克19例(9.9%),上消化道出血14例(7.3%),气胸及纵膈气肿9例(4.7%)。主要死因为肺部感染(53.9%)和CNS疾病(19.9%)。结论 AIDS死亡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差,合并症及并发症多见,主要死于肺部感染和CNS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上海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初诊患者的眼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其损害视力的主要因素,为防治视力损伤提供依据.方法 横断面研究.于2011年3月~2012年2月期间对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就诊的AIDS初诊患者进行调查,进行一系列完整的眼科及全身检查.采用Snellen视力表检查裸眼远视力和最佳矫正远视力;采用裂隙灯和眼底镜进行眼前段和眼底检查.对录入数据按WHO视力损害标准分级,并分析肓和低视力损害的原因.对数据进行分类计数,求百分比,用卡方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358例艾滋病初诊患者中,286名患者知情同意至眼科门诊参加检查,受检率79.9%.眼部并发症患病率58.4%(167/286),其中干眼症的患病率最高36.0%(103/286),其次是结膜炎19.9%(57/286)、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R) 8.39% (24/286)等.致盲率据首位的是CMVR40.0% (4/10),其次是均为30.0%(3/10)的视网膜微血管病变(HIVM)和青光眼等.致盲性眼病在CD4+F淋巴细胞水平低于250个/μl时高发.结论 上海市AIDS初诊患者眼部并发症患病率高于美国等国家,CMVR是主要损害视力的原因,建议加快建立健全CMVR的筛查和诊治网络,提高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甲型H1N1流感的抗病毒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4月初,甲型H1N1流感开始在墨西哥和美国出现,2009年6月11日WHO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至6级,表明此次流感疫情已经进入大流行阶段,目前,甲型H1N1流感正在令球流行.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患者口咽念珠菌病的菌种分布及药物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艾滋病患者口咽念珠菌(假丝酵母)病的菌种分布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的敏感性,为其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艾滋病合并口咽念珠菌患者口咽拭子标本,进行真菌分离和鉴定,并采用Rosco Neo-Sensitab纸片扩散法检测菌株对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及伊曲康唑的敏感性.结果 从50例患者共分离出65株念珠菌,其中最常见的是白念珠菌(77%),其次是热带念珠菌(8%)、光滑念珠菌(6%)、克柔念珠菌(3%)、近平滑念珠菌(3%)及季也蒙念珠菌(3%).所有菌株对两性霉素B均敏感,未发现自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非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为40%,非白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存在交叉耐药.结论 白念珠菌是引起艾滋病患者口咽念珠菌病的主要致病菌,且对氟康唑敏感;非白念珠菌在临床的检出率高,且对三唑类药物的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17.
早期抗病毒治疗是改善流行性感冒和禽流感患者预后的关键。目前临床用于抗流感病毒的药物按作用机制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作用于病毒表面的糖蛋白神经氨酸酶,另一类作用于离子通道M2蛋白。我国目前常用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主要有奥司他韦、扎那米韦、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抗流感病毒治疗应在发病后48h内尽早进行;在缺乏耐药检测结果的情况下,甲型流感病毒可选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金刚烷胺或金刚乙胺进行治疗,乙型流感病毒选用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治疗。耐药分析表明,对于甲型H1N1型流感、H5N1型禽流感和H7N9型禽流感应首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治疗,疗程通常为5d,对重症患者可增加药物剂量并延长治疗时间。流感病毒耐药性的出现给抗流感病毒治疗带来了挑战,可考虑采用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抗流感病毒药物联合治疗耐药流感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曲霉菌感染与定植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1i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存在曲霉菌感染与定植病原学或病理学依据的35例艾滋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中位年龄47岁,男33例(94.3%)。中位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24个/μL,〈100个/μL者29例(82.9%)。瞄霉菌病23例(65.7%),包括20例肺曲霉病(其中1例合并脑曲霉病),1例肾曲霉病,2例肠道曲霉菌感染;曲霉菌呼吸道定植12例。曲霉菌种属以烟曲霉最常见(45.2%)。32例(91.4%)患者同时合并其他感染或曲霉菌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以耶氏肺孢子菌肺炎(34.3%)和肺结核(25.7%)多见。合并肺结核比率呼吸道定植组高于肺曲霉菌病组(58.3%比10%,P=0.006)。20例肺曲霉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18例(90.0%),咳嗽20例(100.0%),咳痰12例(60.0%),气急11例(55.0%),咯血2例(10.0%)。随访1年死亡率肺曲霉菌病组(55%)明显高于定植组(0)(P=0.000)。结论艾滋病患者曲霉菌病以肺曲霉病多见,常见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者,多同时存在其他机会性感染或曲霉菌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病死率高。合并肺结核者,如痰标本分离曲霉菌阳性,应警惕曲霉菌定植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结核病是艾滋病患者最为常见的机会感染之一,也是艾滋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结核病的临床表现与艾滋 病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有关,CD4 + T 淋巴细胞计数较高的患者的表现与普通结核病患者类似,而计数很低的患者 常表现为肺外结核病。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治疗涉及到抗病毒治疗和抗结核病治疗。结核病的治疗原则与非艾滋 病患者相同。对于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均建议尽早地进行抗病毒治疗,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药物之间相互 作用以及抗病毒治疗后出现的结核病相关性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临床医生需要重视艾滋病合并结核病诊治的特 殊性,不可将用于普通结核病患者的诊治理论简单套用于合并感染患者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