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目的探讨顶弧角的测量与髋臼骨折治疗方案选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术前测量并记录48例髋臼骨折骨盆正位片、髂骨斜位片、闭孔斜位片上的顶弧角度数,同时对比患者最终治疗方案(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手术组骨盆正位片上测量平均顶弧角为(14.5±7.8)°,非手术组(42.1±12.5)°,依据Matta评价标准(中顶弧角<30°):敏感性100%,特异性92.1%;手术组髂骨斜位片测量平均顶弧角为(21.3±8.4)°,非手术组(50±14.2)°,依据Matta评价标准(前顶弧角<40°):敏感性100%,特异性92.1%;手术组闭孔斜位片测量平均顶弧角为(23.2±8.9)°,非手术组(52.3±13.6)°,依据Matta评价标准(后顶弧角<50°):敏感性100%,特异性88.6%。结论顶弧角的大小与是否采取手术治疗有较大的相关性,可以作为临床医生判断髋臼骨折预后与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2.
目的:通过分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颅咽管瘤患者黄斑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及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厚度的变化及其与视野平均缺损度(MD)及视野平均敏感度(MS)的相关性,探讨OCT检查应用于评估颅咽管瘤患者视路损伤的可行性。

方法:对2014-09/2015-04在我神经外科就诊的颅咽管瘤患者95例175眼进行视野和OCT检查,测量神经纤维层厚度和GCC层厚度,利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rs)评价其与MD、MS的相关性,并分析其视乳头及视野改变的特点。

结果:pRNFL厚度异常眼占53.1%(93/175),其中,视乳头水肿占3.4%(6/175),视神经萎缩占47.4%(83/175),视乳头类青光眼样改变者占7.4%(13/175)。视野缺损占71.4%(125/175)。双眼的pRNFL平均厚度(rs右眼=-0.411,rs左眼=-0.354)及GCC平均厚度(rs右眼=-0.400,rs左眼=-0.314),与MD相关(P<0.01); 双眼的pRNFL平均厚度(rs右眼=0.412,rs左眼=0.342)及GCC平均厚度(rs右眼=0.414,rs左眼=0.299),与MS相关(P<0.01)。

结论:pRNFL和GCC厚度与视野损害相关,可定量的评估鞍区肿瘤患者的视神经损害程度。pRNFL和GCC厚度越薄,视功能损害越严重。在临床工作中,将视野检查和OCT检查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发现及评估患者的视路损害及预后。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中隐匿后踝骨折相关漏诊病例的原因及治疗。方法:自2002年3月至2010年6月,收治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103例,其中9例后踝骨折漏诊,男6例,女3例;年龄18~55岁,平均35.2岁;根据Lauge-Hansen分型均为旋前-外旋型损伤。术中经C形臂X线透视发现4例,术后住院期间发现2例,余3例为外院术后于门诊随访时发现。手术入路采用踝关节后外侧入路,直视下复位后采用空心螺钉或锁定钢板固定。手术后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9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4~30个月,平均17个月。无切口感染,切口均I期愈合。末次随访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83.0±4.4,其中术中发现并处理4例平均分85.0±2.9,二次手术处理5例平均分81.0±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平均2.2个月经X线片证实全部病例骨性愈合,未发现内固定松动、退钉、断裂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可能合并隐匿性后踝骨折,临床医师需充分了解其暴力传导机制,仔细阅读X线侧位片,对可疑后踝损伤者可行CT或MRI检查;同时,术中内外踝固定满意后附加侧位透视有助于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15例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男11例,女4例;年龄22~56岁,平均36岁.骨折损伤按Myerson分型:A型3例,B型7例,C型5例.手术均采用微型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根据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评定术后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8.7个月(12~ 25个月),根据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评定疗效:优11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3.3%.结论 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可取得良好的固定效果,对关节面损伤小,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5.
人正常尿路移行上皮细胞无血清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比较简便的人正常尿路上皮细胞无血清培养方法。方法标本组织块用冷消化法分离出尿路上皮细胞,培养于无血清生长培养基。观察传代细胞形态及生长情况,并用TGFβ1抑制细胞增殖试验检验细胞在有血清或无血清培养基中对TGFβ1的反应。结果培养的总成功率为73%,细胞具有典型的移行上皮细胞形态学特征,细胞能在24小时后增殖进入对数生长期,传代9~11次后开始衰退。另外,无血清培养体系比含血清培养体系更能反映出TGFβ1对细胞抑制作用。结论此培养体系具有简单、短期内可扩增出大量纯净上皮细胞、应用范围广和培养成功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评价孕早期七氟醚麻醉对子代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孕5~7d的SD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10):正常对照组(C组)、吸入七氟醚4h组(S1组)和吸入七氟醚8h组(S2组).S1组和S2组分别吸入95%氧气-1.8%七氟醚4h和8h,氧流量2L/min,C组吸入95%氧气8h.分别于出生后20、30 d取5只母鼠的子鼠,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认知功能,持续7d,然后处死子代大鼠,分离海马组织,测定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NR2B)mRNA及其蛋白和hippyragrani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3组子代大鼠水迷宫实验结果、NR2B mRNA及其蛋白和hippyragranin mRNA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早期七氟醚麻醉对子代大鼠认知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肾癌伴发瘤栓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术后病理诊断为肾恶性肿瘤伴肾静脉或腔静脉瘤栓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112例肾癌不伴发瘤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评价患者性别、年龄、血压、吸烟史、肿瘤大小、病理类型、Fuhrman分级及血浆纤维蛋白原与瘤栓发生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肾癌伴发瘤栓的高危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吸烟史、肿瘤大小、血浆纤维蛋白原、Fuhrman分级与肾癌伴发瘤栓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肿瘤大小、血浆纤维蛋白原及Fuhrman分级是肾癌伴发瘤栓的高危因素。结论:有吸烟史或肿瘤体积大或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会增加肾癌患者伴发瘤栓的风险。  相似文献   
58.
老年黄斑变性是一种严重威胁老年人视功能的眼底疾病,针对其危险因素及早期诊断,国内外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将对近年来老年黄斑变性的流行病学及早期诊断手段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9.
正常国人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汤洋  唐罗生 《国际眼科杂志》2006,6(5):1087-1089
目的:研究正常中国人的OCT特征。方法: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对正常人72例142眼进行视乳头神经纤维层(retinalnervefiberlayerofpapilla,PNFL)、黄斑部神经纤维层(nervefiberlayerofmacular,MNFL)、色素上皮/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层(reti-nalpigmentepithelium/choriocapillaris,RPE/CC)及神经上皮层(retinalneurepitheliumlayer,RNE)厚度的测量。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其性别、眼别、年龄组间(10岁为1组)的差异性。结果:PNFL,MNFL,RPE/CC,RNE厚度与性别、眼别无关;PNFL的平均厚度为105.2±8.4μm,MNFL的平均厚度为25.5±4.7μm,RPE/CC平均厚度为74.7±10.3μm,随年龄增长逐渐变薄.以50岁以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RNE平均厚度为243.2±13.2μm,与年龄无关。结论:黄斑部神经纤维层厚度、神经上皮层厚度及色素上皮/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层厚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厚度变薄。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多途径多药物联合应用对膝关节单髁关节置换术(UKA)后患者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63例UKA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 3组,每组21例?术前皆给予帕瑞昔布40 mg和术中膝关节后关节囊局麻药浸润?Ⅰ组术后仅用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舒芬太尼剂量为0.3 μg/kg,背景剂量2 mL/h,共48 h);Ⅱ组除给予舒芬太尼剂量为0.2 μg/kg的静脉泵外,术后行股神经单次阻滞;Ⅲ组术后进行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记录术后静息状态下6?12?24?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RVAS)评分和术后24?48 h被动功能锻炼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IVAS),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及总体满意度评价?结果:术后24 h IVAS评分Ⅱ组和Ⅲ组明显低于Ⅰ组(P < 0.05),术后48 h IVAS评分Ⅲ组明显低于Ⅰ组和Ⅱ组(P < 0.05),Ⅰ组恶心?呕吐及尿潴留次数多于Ⅱ组和Ⅲ组(P < 0.05),Ⅲ组置管渗血多于Ⅰ组和Ⅱ组(P < 0.05),Ⅱ组总体满意度高于Ⅰ组和Ⅲ组(P < 0.05)?结论:在非甾体药物和后关节囊局麻药阻滞基础上,单次股神经阻滞加静脉镇痛的术后满意度较高;而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更好,在UKA术后多模式镇痛策略中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