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目的: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学生的心理状况,探讨远程心理危机干预疗效。方法:选取826例医学生,采取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7)、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患者健康问卷躯体症状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15,PHQ-15)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题设计远程心理危机干预内容,2周后进行以上量表的复测及干预效果评价。结果:有效问卷826份,有焦虑症状的占8.4%(69/826),有抑郁症状的17.7%(146/826),有躯体化症状的13.8%(114/826)。20~30岁年龄段比31~43岁年龄段医学生躯体化症状评分更高(t=4.532,P=0.033)。对远程心理危机干预主观评价中,认为对自己有帮助的占92.1%(761/826),干预前后情绪及躯体问题评级有统计学意义(Z=-6.170,P<0.001),干预前后GAD-7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60,P=0.001),PHQ-15评分差...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桩核冠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在口腔修复学实验课程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西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2018级本科生80名,随机分为虚拟仿真教学组与传统教学组,每组40名学生。虚拟仿真教学组采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进行桩核冠章节的实验教学,传统教学组采取传统实验课教学法,课程结束后比较2组教学效果并进行教学评价问卷调查。结果    虚拟仿真教学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及案例分析考试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组第1次考试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与传统教学组第2次考试成绩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虚拟仿真教学组学生对所使用教学手段的评价及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将桩核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应用于口腔修复学实验课教学,能够取得明显优于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3.
患者男,30岁.因左膝部疼痛不适4年、加重伴肿胀4 d.于2010年3月14日入院.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膝部疼痛,活动时明显.当地医院诊为"滑膜炎",给予对症治疗缓解,反复发作.4 d前再次发作并伴关节肿胀、活动受限来诊.专科查体:左膝关节肿胀,局部压痛,活动受限,浮髌试验(+),磨髌试验(+).双侧足踝部及手腕部关节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腹壁及髂腹股沟区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2005年~2010年对12例腹壁及髂腹股沟肿瘤切除后缺损的患者进行修复重建,其中全层缺损的患者7例,肌层缺损的患者9例,缺损范围10cm×7cm~15cm×12cm。肌层缺损采用聚丙烯人工补片修复5例,用阔筋膜修复腹壁肌层缺损4例,皮肤缺损转移皮瓣修复7例。结果:8例患者术后伤口均I期愈合,2例患者二次手术转移皮瓣后愈合,1例患者出现排斥反应,3次手术后愈合,1例髂腹股沟区肿瘤切除后应用人工补片修复下腹壁缺损,由于补片紧贴血管,术后合并感染,血管破裂大出血,反复多次手术,患者死于大出血。获随访1~5年患者,无肿瘤复发,无腹壁切口疝、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壁及髂腹股沟肿瘤切除后可根据患者组织缺损的大小以及术者的修复技术选择修复方式,其中关键是维持腹壁的张力,防止腹壁疝的产生。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成人牙髓干细胞(HDPSCs)在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支架上粘附与增殖的情况。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牙髓干细胞,免疫组化法及体外诱导分化对细胞进行鉴定。将人牙髓干细胞与PLGA支架材料进行复合培养,扫描电镜(SEM)观察支架材料形态,细胞粘附、增殖及基质分泌情况;细胞计数检测其增殖力。结果:细胞接种2、5、10d,扫描电镜及细胞计数均显示HDPSCs与PLGA支架材料粘附紧密,生长状态良好,细胞明显增殖(P〈0.05),有丰富的细胞外基质形成。结论:PLGA是一种适宜人牙髓干细胞粘附与增殖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96.
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AMC)是一种少见先天性疾病,以四肢关节挛缩畸形为特征,且出生时即呈现多关节挛缩[1-4],最常见为足内翻畸形,也伴其他多关节畸形或脊柱侧弯等.AMC病因不明,有神经性、感染性和宫内压迫等学说[5-6].2009年9月13日至26日我院举办的"慈善义诊"活动中收治了来自各地的AMC病例共16例,临床及影像资料完整,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后颅内血流动力学动态的变化特点。方法对5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影像学供血模型分为完全MCA型和MCA皮质型,利用床旁经颅彩色多普勒(TCD)于入院当天和1周内隔日1次及第14天动态检测颅内血流情况,通过测定脑底动脉血流速度、搏动指数及血流速度比值(RVACA),观察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大面积脑梗死病灶侧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Vm)、颈内动脉(ICA)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完全MCA型组较MCA皮质型组MCA血流速度明显减慢;完全MCA型与MCA皮质型梗死后动态观察MCA血流变化不明显,NIHSS评分及Pi在第3、5、7天较第1天明显增高(P〈0.05),NIHSS评分变化最明显。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可通过床旁TCD动态检测,及时发现侧支循环代偿及血管再通情况,评价颅内压动态变化,结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脱水降颅压治疗反应,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8.
通过医学生基本生命支持技能评估(Basic Life Support,BLS)的试验研究,探讨BLS技能评估的方法应具备的特点。对照组接受传统BLS培训流程,试验组在接受BLS培训前先接受集体反馈。结果试验组BLS技能优于对照组。本研究中采用的BLS技能评估方法具有科学、可行、可靠、有效以及标准化和可量化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
目的评价序贯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插管上机用(SIMV+PSV)模式通气,在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随即分为2组,序贯组27例,对照组23例。序贯组改为无创通气,对照组继续实施有创通气,以SIMV+PSV模式脱机。结果序贯治疗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有显著差异,(P〈0.05)。发生VAP例数及死亡例数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效果满意,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腰骶部脂肪瘤合并脊髓栓系综合征的分类和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5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39例腰骶部脂肪瘤合并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术前均行MRI等影像学检查,根据影像学特点结合术中解剖学特点分为背侧型、硬膜内外沟通过渡型、腹背侧混合杂乱型三类.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行显微镜下脂肪瘤切除+脊髓神经松解+终丝切断术,通过对患儿术前l周、术后3个月Hoffman功能分级,进行治疗效果的对比.结果 39例患儿术后全部得到随访,平均15个月,没有死亡病例,其中12例背侧型脂肪瘤和18例硬膜内外沟通过渡型脂肪瘤患儿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或者稳定,无神经功能缺失加重病例,疗效满意.其中9例腹背侧混合杂乱型脂肪瘤大部分患儿术后症状较术前有所改善或者稳定,但其中2例患儿大小便失禁加重.术后2例发生切口脑脊液漏,1例硬膜内外沟通过渡型,1例腹背侧混合杂乱型,均经过严格的抗炎治疗后切口痊愈.结论 对于腰骶部背侧型脂肪瘤和硬膜内外沟通过渡型脂肪瘤无论早期有无神经功能缺失,都主张尽早行显微镜下脂肪瘤切除+脊髓神经松解+终丝切断术;腹背侧混合杂乱型脂肪瘤局部解剖复杂,术中难以完全辨认马尾神经和终丝.术后症状改善不理想,并发症较多,对于早期手术应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