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经颅多普勒超声 (TranscranialDoppler,TCD)利用低频脉冲超声和多普勒技术检测颅内血流信号已被广泛地应用推广 ,有人称该项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在脑血流动力学领域起到里程碑作用。TCD检测颅内血流的速度是众所周知的 ,但TCD速度频谱的形态同样包含丰富的临床意义。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起病急、病死率高、病程中可突然加重、治疗时间长等特点。作者利用TCD技术对 3 3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了检测 ,观察患者的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 ,研究其与病程长短的关系 ,并分析脑动脉血流的动态变化 ,及时发现脑血管痉挛的程度及出现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癫痫是一种发作性疾病 ,常规脑电图检查能获得的依据不足 3 5 %。 2 0 0 0年以来 ,我们对 84例癫痫患者进行常规脑电图检查和部分睡眠剥夺联合自然睡眠脑电图检查 ,以探讨其在癫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经济性和实用性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84例患者均系我科门诊和住院患者 ,其中男6 0例 ,女 2 4例 ;年龄 2~ 6 4岁 ,平均 2 0 85岁。出生时窒息 6例、早产 5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1 0例、家族史 6例、脑外伤 5例、脑血管病 3例、脑肿瘤 1例。1 2 方法1 .2 .1 病人准备 在常规脑电图检查准备的前提下 ,剥夺睡眠 1 6~…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后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动态变化特点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64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根据影像学供血模型分为完全大脑中动脉(MCA)型和MCA皮质型,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利用床旁经颅彩色多普勒(TCD)于入院当天和1周内隔日1次及第14天动态检测颅内血流情况,通过测定脑底动脉血流速度、搏动指数及血流速度比值(RVACA和RVPCA),观察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3个月后存活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评价脑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变化与临床预后的关系。选取我院健康体检者64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人群。性别与年龄选取与病例组具有可比性。结果大面积脑梗死病灶侧MCA平均血流速度(Vm)、颈内动脉(ICA)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完全MCA型组较MCA皮质型组MCA血流速度明显减慢(P<0.01);完全MCA型与MCA皮质型梗死后动态观察除部分再通外,MCA血流动态变化不明显(P>0.05),NIHSS评分及脉动指数(PI)在第3,5,7天较第1天明显增高(P<0.05),在第3,5,7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可通过床旁TCD动态检测,可评价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闭塞血管部位,及时发现侧支循环代偿及血管再通情况,评价颅内压动态变化,观察脱水降颅压治疗效果;在完全MCA型患者中,治疗过程中如果存在RVACA和RVPCA增高,且NIHSS评分稳定,往往对脱水剂治疗敏感,预后较好,可以考虑内科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4.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以椎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各种临床症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临床诊断往往比较困难。我院自2005年7月至2006年11月以来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进行综合诊断,现将有完整资料的30例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临床疗效考评和短期预后判断的相关性,以期对脑梗死干预治疗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方法测定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以此结果将患者分为病例组(Hhcy组)和对照组(非Hhcy组),然后对2组患者住院期间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临床分析比较。结果将急性脑梗死中Hhcy组和非Hhcy组发病第1、7、14d神经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在发病2周之内高同型半胱氨酸对疗效考评和短期预后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后颅内血流动力学动态的变化特点。方法对5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影像学供血模型分为完全MCA型和MCA皮质型,利用床旁经颅彩色多普勒(TCD)于入院当天和1周内隔日1次及第14天动态检测颅内血流情况,通过测定脑底动脉血流速度、搏动指数及血流速度比值(RVACA),观察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大面积脑梗死病灶侧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Vm)、颈内动脉(ICA)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完全MCA型组较MCA皮质型组MCA血流速度明显减慢;完全MCA型与MCA皮质型梗死后动态观察MCA血流变化不明显,NIHSS评分及Pi在第3、5、7天较第1天明显增高(P〈0.05),NIHSS评分变化最明显。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可通过床旁TCD动态检测,及时发现侧支循环代偿及血管再通情况,评价颅内压动态变化,结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脱水降颅压治疗反应,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成人结核性脑膜炎误诊为病毒性脑炎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病程早期脑脊液改变不典型,极易与病毒性脑炎(病脑)混淆。我院1 997年7月~2 0 0 3年1 1月共收治结脑5 2例,其中误诊为病脑1 2例,误诊率2 3 0 8%。现探讨其误诊原因及防范对策。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1 2例中,男7例,女5例;年龄1 6~5 0岁,其中2 5~4 0岁8例。发病至来诊时间1~7天,平均3天。1 2例全部误诊为病脑,误诊时间3~1 4天,平均7天。1 2 临床表现 1 2例均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1 0例,意识障碍6例,癫发作3例。脑膜刺激征阳性1 1例,瞳孔对光反射迟钝7例,视力障碍、眼肌麻痹2例,肢体瘫痪1例。1 …  相似文献   
8.
9.
探讨重症结核性脑炎,进行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鞘内给药治疗效果,并回顾分析我科经治的65例重症结核性脑炎的临床资料,证明33例行常规正规抗痨治疗及间断腰穿鞘内注药,有效率60.6%;32例经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鞘内给药及正规抗痨治疗,有效率达87.5%,说明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鞘内给药及正规抗痨治疗对重症结核性脑炎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