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高剂量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每天给予奥曲肽1.2 mg、对照组每天给予奥曲肽0.6 mg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腹痛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日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剂量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明显、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纳人我院高血压住院患者254例,测定患昔血尿酸(LAl水平许将患者分为A组(高尿酸血症组,共86例)和B组(血尿酸正常组,共168例)。以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尿微量向蛋白,肌酐比值(尿A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作为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观察指标.结果l、患者一般情况比较:A、B两组患者在性别卡句成E有统计学差异.男性高血压患者中高尿酸血症比例高于女性(35.1%VS.32.8%,P=0.019);A、B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有统计学差异.A组明显高于B组(27.92±4.03.26.14±3.83.P=0.001)A、B两组之间年龄、收缩压、脉压、空腹血糖无统计学差异:2、A、B两组之间LVMI有统计学差异,且A组高于B组(106.13±22.65,99.99±24.94.P=0.048):A、B两组之间IMT无差异(P:0.867):A、B两组之间尿ACR无统计学差异(P=0.094).A、B两组之间的(:rr有统计学差异,H.A组叫显低下B组(75.21±37.40.88.11±32.92.P=O.008)。3、在LVMI的多元回归方程里,年龄(r=O.159.P=0.010)、收缩压(r=0.179.P=0.004)、尿酸(r=O.156,P=O.011)均有意义,且与LVMI呈正相关:在Cer的多元回归方程里,仅年龄(r=-0.706.P〈O.001)、尿酸(r=-O.122,P=O.006)有统计学意义,且与Cer呈负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LVMI呈正相关,且在血压水平较高的老年患扦中更勾明硅;血尿酸水平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尤其在较年老的患者中更为明显;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尿ACR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未发现与血尿酸水平有明确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作用的红花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及其合酶活性的影响。方法:①选择2001/2002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50例为冠心病组,男31例,女19例。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的学生及医务人员30人为对照组,男女各15人。纳入对象均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②应用红花注射液对5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将红花注射液6~8mL溶于500mL葡萄糖注射液中,静点,1次/d,15d为1个疗程。对照组未进行干预措施。③应用硝酸还原酶法、化学显色法对冠心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采用一氧化氮定量试剂盒、一氧化氮合酶分型试剂盒检测NO2-/NO3-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④多组间比较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实验前后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冠心病患者50例和健康体检者3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及其合酶活性:冠心病组治疗前明显低于对照组(t=2.806,2.474,2.972,P<0.01);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t=1.709,1.713,1.780,P<0.05)。②应用红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患者过程中,有2例患者出现轻度皮疹,停药后消失。结论:①红花注射液可提升冠心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及其合酶活性,从而起到扩血管、改善微循环障碍作用。②红花注射液发挥治疗作用时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44.
目的比较经左肠入路(Sweet)、经右肠和上腹正中切口术(Ivor-Lewis)和经右肠-腹正中-颈部三切口(McKeown)3种开胸食管肿瘤切除术式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估各个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72例食管癌切除手术患者,Sweet 327例,Ivor-Lewis 119例,Mc-Keown 2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淋巴结清扫、转移数量等的差异。结果 3组手术方式中Sweet组手术时间最短,Ivor-Lewis组最长(P0.01或0.05);Ivor-Lewis组术中出血量最少,McKeown组出血量最多(P0.05);McKeown组住院时间长于其他2组(P0.05);总淋巴结清扫数目、胸腔淋巴结清扫数Sweet组最少(P0.01),McKeown组最多(P0.05);腹腔淋巴结清扫数Sweet组最少(P0.01),Ivor-Lewis组最多((P0.05);淋巴转移情况,3组中胸腔淋巴结Ivor-Lewis组转移最多,腹腔淋巴结转移最少(P0.01);Sweet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13%,Ivor-Lewis组发症发生率为25.21%,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McKeown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31%,总的并发症发生率、肺部感染、肺不张发生率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 3种术式食管癌根治术各具特点,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术式选择原则、患者及医院实际情况选择术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 观察西洛他唑(CS)对冠心病(CHD)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的影响.方法 165例冠心病患者按照是否合并糖尿病(DM)分为A组:冠心病组,B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两组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ASA)0.1g, qd, 1周后测定二磷酸腺苷(ADP)及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AG).随后将A、B两组患者分别随机分成A1、A2、B1、B2四组.A1、B1两组继续服用阿司匹林0.1qd, A2、B2组加用西洛他唑50mgbid,1周后复查PAG,比较各组PAG和AR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PAG及AR发生率较8组低(P<0.01).A1组PAG及AR与A组无明显差异(P>0.05);A2组PAG及AR较A组A1组有明显差异(P<0.01);B1组PAG及AR较B组无明显差异(P>0.05);B2组PAG及AR较B组及B1组有明显降低(P<0.01);A2组PAG及AR与B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高于单纯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联合西洛他唑可进一步降低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减少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47.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许多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国内外研究显示,血压的不稳定更容易引起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偶测的诊室血压已经不能满足血压评估的需求。本文从诊室外血压出发,对动态血压监测、家庭自测血压的特点及近年来国内外对诊室外血压制定的相关指南和共识进行了介绍|特别是对家庭自测血压在社区血压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了分析,为高血压患者血压的自我评估和科学管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纤维胆管镜经膈肌诊治胸腹联合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胸腹联合伤患者的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均经手术治疗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纤维胆管镜经膈肌探查胸腔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60例因胸痛就诊,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慢血流但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狭窄患者为CSF组,另将60例同期行CAG未见明显狭窄且血流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Hcy、hs-CRP水平及其相关性。结果 CSF组Hcy及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冠状动脉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CTFC)与血清Hcy水平呈正相关(r=0.328,P0.05)。结论CSF患者Hcy呈较高水平,可能与CSF的发生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50.
在剖腹阑尾切除术中 ,对于切口的选择 ,多选用麦氏切口、右下腹直肌分离切口或右下腹直肌外缘切口。对于诊断明确者 ,上述切口均能满足手术需要。但对于误诊为“阑尾炎”的其他疾病 ,如 :妇产科急腹症、升结肠肿瘤等 ,麦氏切口、横纹切口 ,则不能满足手术需要 ,因其不能很好延长切口。我们综合上述切口的优缺点 ,对阑尾手术切口作了改进。方法为 :选择脐到右髂前上棘连线中点作一纵形切口 ,长 3~ 4cm ,此处大致为腹直肌外缘切口。切开皮肤、浅筋膜 ,向内侧可显露腹直肌前鞘 ,向外可显露外斜肌腱膜。使用拉钩 ,将切口略拉向右下方 ,到达麦氏点位置 ,顺腹外斜肌腱膜纤维方向切开 ,余下步骤同麦氏切口阑尾切除术。应用此种切口 ,行 2 5例阑尾切除术 ,2例右侧卵巢囊肿切除术。当发现存在妇产科急腹症时 ,若切口不易延长 ,不能满足手术要求时 ,则关闭腹膜和腹外斜肌腱膜 ,按原切口作腹直肌分离切口 ,且适当延长切口 ,使手术视野显露充分 ,而避免两个切口 ,不影响腹部美观 ,2例右侧卵巢囊肿切除应用了此方法 ,效果满意。随访 2 1例病人 ,时间 3个月至 1年 ,未发现伤口异常。此切口优点 :①适应证较麦氏切口、横纹切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