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broplasty,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在国内迅速开展,骨水泥的渗漏引发的并发症逐渐增多,影响了该项技术的推广.2005~2007年我院共行PVP及PKP 68例74个椎体,发生渗漏32例,渗漏率为43.2%,其中硬膜外渗漏12例.本文就我院骨水泥渗漏原因,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2.
临床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制订临床路径,将实施临床路径前后病人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健康知识评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临床路径后,提高了医务人员工作主动性,加强了医患沟通,患者住院天数、医疗费用下降,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均提高。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3.
腹针疗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林定坤 《新中医》2005,37(10):64-65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腹针(主穴:水分、气海、关元)、腰椎牵引加中药熏蒸及手法综合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单纯腰椎牵引加中药熏蒸治疗。2组疗程均为10天,3疗程后根据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2例,好转13例,治愈率62.9%,对照组治愈6例,好转11例,未愈3例,治愈率30.0%;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平均治愈时间治疗组为(14.36±3.52)天,对照组为(21.15±4.18)天,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腹针疗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简便、安全、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注射性臀肌挛缩症的病因及治疗效果。方法:本组38例共69侧髋关节,采用手术松解结合中药药浴、早期功能锻炼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4年,平均为1年9个月,疗效优(临床症状完全消失):35例,占92%;良(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3例,占8%;差(症状无改善):本组无。结论:苯甲醇作为溶媒的臀肌注射是本病发病主要原因,手术配合药浴、早期锻炼是一种治疗注射性臀肌挛缩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5.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关节疾病之一,门诊的膝痛患者有一半以上是因为骨性关节炎而就医,目前尚无很理想的治疗方法.从2002年7月开始,笔者采用石氏伤科经验方牛蒡子汤加减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9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6.
邓晋丰教授以通法治疗腰腿痛经验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晋丰教授治疗腰腿痛,主张先辨病后辨证,病证结合诊断。他认为经络痹阻是腰腿痛发病重要环节,通利经络是治疗腰腿痛的基本法则。中药内服外用、针刺艾灸、推拿按摩等疗法是常用的通利之法,手术是也通利法之一。发挥各自疗法的优势和特点,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7.
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增殖及DNA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参麦液对软骨细胞增殖与DNA合成的影响.方法:运用关节软骨体外培养方法,设立空白对照与IGF-Ⅰ药物对照组,采用MTT比色法与二苯胺显色法观察不同浓度参麦液对软骨细胞增殖与DNA合成情况.结果:参麦液与生长因子IGF-Ⅰ均可促进软骨细胞增殖与DNA合成,同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5%参麦液组同浓度为5 ng/ml的IGF-Ⅰ组作用效果相当(P>0.05).结论:参麦液可促进软骨细胞的合成代谢,减少其分解代谢,从而减轻关节软骨的退变,延缓OA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8.
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分别于首次治疗后即刻、2周、5月后采用VAS评分、JOA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首次治疗后即刻、2周MPQ改善明显;经过2~3个疗程的治疗,VAS评分、JOA评分改善情况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能迅速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治疗中老年退行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09.
姚怀国  陈博来  林定坤 《广东医学》2008,29(6):1046-1047
目的观察温通胶囊配合提拉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60例,温通胶囊配合提拉斜扳法治疗;对照组60例,牵引及予服扶他林片。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1·7%,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5·0%,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温通胶囊配合提拉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方法简单,无需治疗仪器,安全性高,值得规范推广。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研究髂后上棘的解剖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80例干燥人体髋骨标本,以髂后上棘为A点,髂前上棘为B点,坐骨结节为C点,髂棘最高点为D点,耻骨结节为E点,耳状关节面后缘中点为F点,髂后上棘尖端A点的宽度为W0,A点的厚度为H0。髂嵴后部最大宽度为Wmax,其与A点的距离为D0,分别距离A点0.5、1.0、1.5、2.0 cm测量髂嵴的宽度,记为W1、W2、W3、W4,以髂嵴转折部为G点,G点宽度记为W5,分别测量AB,AC,AD,AE,AF,G,CD长度。 结果 髂后上棘形态大致分为4型:Ⅰ型“V”形(38.2%),Ⅱ型“U”形(43.2%),Ⅲ型“W”形(11.1%),Ⅳ型“增生型”(7.5%)。Ⅰ型的AB长度显著小于Ⅲ型和Ⅳ型,Ⅰ型的AF距离显著小于Ⅱ型和Ⅲ型,Ⅰ型的W0、W1、H0显著小于Ⅱ型、Ⅲ型、Ⅳ型,Ⅲ型的W0大于Ⅰ型Ⅱ型和Ⅳ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髂后上棘有4种形态变异,以“U”形为主,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