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18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102.
中西药联合应用的禁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西医结合的不断发展,中西药联合应用已成为一种趋势。这对于提高疗效无疑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若应用不当也往往产生一些料想不到的副作用。 1 相互抵消,降低疗效这类副作用,常见于含酸、碱类的药物。如含有机酸的中药乌梅、山植、女贞子、山茱萸、五味子等  相似文献   
103.
抗纤灵(KXL)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经对小鼠肝纤维化40天治疗,抗纤员组肝脏重量为0.53±0.07,肝纤维化程度量化计分为0.71±0.19,胶原蛋白含量为14.44±4.41,血清Ⅲ型前胶原含量为27.83±5.82,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0.05).病理学检查发现抗纤灵可使病变肝脏质地变软,肿胀减轻,对肝脏胶原蛋白的沉积及胶原纤维组织的增生有明显的抑制和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胶原合成,促进胶原降解,改善肝细胞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减轻肝细胞损害程度有关,是一种有希望的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新药.  相似文献   
104.
慢性阻塞性肺病肺虚型肺功能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肺功能改变及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进行了探讨。41例慢阻肺依中医辨证分为肺气虚痰浊和肺气虚痰热二型,痰浊组和痰热组VC、MVV、RV/TLC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MV值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结果提示,痰浊型通气量显著低于痰热型,并且通气障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5.
乙肝扶正排毒胶囊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乙肝扶正排毒胶囊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作用。方法:以四氯化碳(CCl4)、D-氨基半乳糖(D-GaIN)建立小鼠急性实验性肝损伤模型,以甘草甜素片为阳性对照,观察该药对多种检测指标的影响。结果:乙肝扶正排毒胶囊可明显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血清转氨酶(ALT、AST)活性、总胆红素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及肝系数,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减轻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中、大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乙肝扶正排毒胶囊能保肝降酶退黄、抗脂质过氧化,对急性实验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降酶合剂对内毒素(LPS)刺激肝枯否细胞(KC)分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否具有调节作用。方法:利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SD大鼠降酶合剂和联苯双酯的含药血清,分别以LPS和含药血清刺激SD大鼠KC,4h后吸取培养上清,采用ELISA夹心法检测其中细胞因子IL-6、IL-8和TNF-α水平。结果:培养细胞在加入LPS刺激后,上清中IL-6、IL-8和TNF-α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在加入降酶合剂后,上清中的IL-6、IL-8和TNF-α水平与未加降酶合剂者比较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降酶合剂对慢性肝病患者降低ALT的作用可能与其通过对机体免疫机制的调节,降低IL-6、IL-8和TNF-α等细胞因子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7.
红细胞抑制肿瘤转移的机理与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标志 ,也是癌症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国内外资料[1] 表明 :恶性肿瘤有6 0 .0 %~ 6 2 .5 %发生转移 ,因此研究肿瘤转移是肿瘤防治的一项重要任务。1 红细胞抑制肿瘤转移的机理红细胞表达许多免疫相关分子 ,对机体免疫功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红细胞作为机体血液循环含量最多的血细胞 ,其免疫相关功能具有同白细胞系统同等重要的作用。从 1981年美国学者Siegel等人[2 ] 提出“红细胞免疫系统”新概念以来 ,国内外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已经不断深入。通过研究发现红细胞有多种免疫功能 ,其中重要的是免疫粘附…  相似文献   
108.
固本明目胶囊对糖性白内障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采用半乳糖法复制大鼠白内障模型,观察固本明目胶囊对糖性白内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模型组、正常对照组、预防组和治疗组,观察各组大鼠晶体混沌程度以及晶体与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情况。结果:固本明目胶囊在本文实验剂量下对糖性白内障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无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9.
葛根芩连微丸抗炎、清热、化痰、止咳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胃1.17g/kg葛根芩连微丸,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部炎症;1.62g/kg能明显抑制表所致大鼠足肿胀,2.34g/kg可降低细菌内毒素对大鼠的致热作用,给药2小时后体温开始下降,维持4小时以上;给药1.17g/kg能明显促进小鼠气管酚红排除量;2.34g/kg能明显抑制氨水致小鼠咳嗽。  相似文献   
110.
温病湿热证是中医急性热病中的一类具有特殊性规律的症侯群。为揭示湿热证的本质,我们对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进行了研究,并观察了自拟方剂清香散的治疗作用。材料与方法1 动物 Wistar 大鼠,雌雄兼用,体重180~220g,清洁级。由华南实验动物中心提供。2 药物清香散由香薷15g 地胆草15g 柴胡10g黄芩10g 石菖蒲9g 郁金9g 丹皮12g 白术10g 茯苓10g 等12味中药组成。粉碎过60目筛制成粉末状,常规煎煮,过滤,浓缩,灭菌,制成1.2g(生药)/ml。3 试剂及菌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