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麦粒灸在肿瘤治疗中具有缓解癌性疼痛、减轻骨髓抑制、缓解化疗药物的胃肠道反应、缓解癌因性疲乏、抑制神经毒性反应、改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等作用,主要通过调节免疫、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调节肿瘤微环境来发挥治疗效果。麦粒灸治疗肿瘤研究较多停留在减轻患者放化疗毒副作用、控制并发症等方面,今后临床可继续研究麦粒灸与其他疗法相结...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布地奈德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3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研究组(n=73,乙酰半胱氨酸雾化治疗)和对照组(n=65,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应用血府逐瘀汤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患者干预,观察该药物对于对比剂肾病的防治作用。方法 纳入我院住院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120)和血府逐瘀汤干预组(n=120),两组在PCI术前、术后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调脂及水化治疗,且均不禁食、禁水;血府逐瘀汤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于PCI前3天和术后3天加用血府逐瘀汤干预,每天1次;检测两组PCI前后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估测值(eGFR)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 血府逐瘀汤干预组Scr、eGFR的变化显著小于常规治疗组(P<0.01);MDA含量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SOD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PCI围手术期使用血府逐瘀汤有助于减少对比剂肾病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血府逐瘀汤清除氧自由基和降低对比剂的黏滞性有关。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jCystatin)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脓毒症的干预效果。方法54 只 BALB/c小鼠适应性饲养1 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PBS 组,A组)、脓毒症造模组(PBS+LPS组,B组)、蛋白干预组(PBS+ LPS+SjCystatin组,C组)。A组腹腔注射PBS(100 μL),B组、C组腹腔注射含LPS(10 mg/kg)的PBS(100 μL),其中C组小鼠于 注射LPS后30 min腹腔注射含25 μg SjCystatin蛋白的PBS(100 μL)。每组随机抽取10只,造模后24 h取小鼠血清及肝、肺、肾 组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验检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全自 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AST、BUN和Cr水平;肝、肺和肾组织HE染色观察其病理损伤;每组余8只小鼠,造模后记录小鼠72 h 生存率的差别且观察小鼠状态的改变。结果3组小鼠的72 h生存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A组(100%)相比,B组(0%) 72 h生存率降低(P<0.05),经过SjCystatin蛋白治疗后,C组生存率较B组增高(36%)。与A组相比,B组肝、肺、肾组织切片病理 损伤加重,血清中ALT、AST、BUN、Cr、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B组相比,C组调节因子IL-10水平明显升高,肝、 肾、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且血清中上述肝肾功能检测指标及促炎因子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SjCystatin对LPS诱导的 脓毒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对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治疗作用。方法 3月龄SD雌性大鼠40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单纯卵巢切除组(Ovx)、雌激素治疗组和丹参酮ⅡA治疗组,每组10只。手术后1周,雌激素组给予炔雌醇200μg/kg;丹参酮ⅡA治疗组给予丹参酮ⅡA 11mg/kg;Ovx组与Sham组每日给予与治疗组同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给药方式均为口服,1次/d。每2周称1次体质量,每个月检测全身BMD,3个月后处死所有实验动物并取材。测定椎骨和右侧股骨的离体BMD和生物力学性能;品红-苦味酸染色(Van-Gieson,VG)进行骨形态分析;大鼠处死前按时间依次皮下注射四环素、茜素红和钙黄绿素,镜下观察各组3种荧光之间的距离变化;计算子宫系数,并在光镜显微镜下观察子宫病理切片中各组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结果 Ovx组大鼠体质量(282.38±16.92)明显增加,给予丹参酮ⅡA治疗的大鼠体质量增长与Sha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组大鼠体质量(248.33±15.57)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丹参酮ⅡA组大鼠的子宫系数(0.925±0.553)与Ovx组(0.900±0.389)比较略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低于雌激素组(2.386±0.4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Ovx组相比,丹参酮ⅡA组的全身BMD(0.149±0.008)、股骨三点弯曲试验和椎骨压缩试验的最大载荷(159.86±12.37、267.58±33.4)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丹参酮ⅡA组和雌激素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酮ⅡA组的弹性模量与Ovx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丹参酮ⅡA组均值高于Ovx组;骨形态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组和雌激素组较Ovx组骨小梁明显变多变密,改善了松质骨的微结构;荧光标记观察表明口服丹参酮ⅡA和炔雌醇可加快骨的生长;子宫病理切片观察到Ovx组子宫内膜组织萎缩变薄,丹参酮ⅡA组与假手术组相差不大,雌激素组子宫内膜明显增厚,与子宫系数呈现相同的趋势。结论丹参酮ⅡA可通过增加BMD,提高骨质量,改善骨微结构预防与治疗雌激素缺乏引起的OP,而刺激子宫组织增生的不良反应又远比雌激素小,对探索抗OP中药单体新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术后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225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术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诊冠脉介入术后心肌梗死住院患者感染率为28.44%,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多见,占74.99%,其次为消化道,占9.38%,泌尿道感染占9.38%;年龄、住院天数、合并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心功能不全(3~4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多支病变是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术后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有一定的发生率,有其临床特征,临床需引起注意,及时预防及治疗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7.
正新生儿糖代谢紊乱,尤其是低血糖的发生率很高,但多数新生儿血糖代谢紊乱后无典型症状和体征。而高血糖或低血糖容易引发脑损伤,严重者还可导致死亡~([1])。因此,血糖监测对于新生儿血糖代谢紊乱的诊治及病情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准确率高,但新生儿静脉采血困难,且易受红细胞压积的影响,限制了其使用~([2])。即时检验测定法(POCT)具有检测方便、快捷等优点,是临床检测血糖的重要方法。但POCT  相似文献   
28.
探讨仙灵骨葆胶囊对去势大鼠骨代谢的影响。取5月龄Wistar雌性大鼠4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operated,Sham)、切除卵巢组(ovariectomized,OVX)、炔雌醇组(ethinylestradiol,EE)和仙灵骨葆胶囊组(Xianling Gubao capsule,XLGB)。除Sham组外其余各组行切除卵巢术建立大鼠绝经模型,XLGB组按378 mg·kg-1·d-1剂量灌服仙灵骨葆胶囊,EE组按200μg·kg-1·d-1剂量灌服炔雌醇,OVX和Sham组仅灌服等体积蒸馏水。2个月后处死所有大鼠,对各组大鼠进行重要脏器器官指数的计算和病理学观察、离体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检测、生物力学检测、骨形态计量学分析、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及Micro-CT扫描。结果显示,各组大鼠在实验期间的体质量以及肝、肺、肾、脾等器官的器官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学观察未见异常变化,但OVX组和XLGB组的子宫指数低于Sham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股骨和椎骨离体BMD检测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OVX组股骨和椎骨BMD均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OVX组相比,XLGB组和EE组的股骨、椎骨BMD均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生物力学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OVX组股骨和椎骨最大载荷值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OVX组相比,XLGB组和EE组的股骨和椎骨最大载荷值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各组间股骨和椎骨弹性模量值变化无统计学差异。VG染色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OVX组的骨小梁数目明显减少,分离度增大,连续性降低;与OVX组相比,EE组、XLGB组的骨小梁数目增加,分离度降低,连续性增加;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OVX组骨钙素(osteocalcin,OC)下降,抗酒石酸酸性磷酸-5b(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TRACP 5b)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OVX组相比,XLGB组和EE组OC含量均升高,TRACP 5b含量均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icro-CT扫描分析结果显示:股骨的体积骨密度(volume bone mineral desity,v BMD)、骨小梁数目(trabecular number,Tb.N)、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pacing,Tb.Sp)和骨体积/组织体积(bone volume/tissue volume,BV/TV)在各组间的变化趋势与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相一致,股骨皮质骨在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变化。结果表明,仙灵骨葆胶囊可预防切除卵巢大鼠发生骨质疏松症,其可能机制是具有抑制骨吸收和提高骨形成的双重活性。  相似文献   
29.
探讨仙灵骨葆胶囊对去势大鼠骨代谢的影响。取5月龄Wistar雌性大鼠4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operated,Sham)、切除卵巢组(ovariectomized,OVX)、炔雌醇组(ethinylestradiol,EE)和仙灵骨葆胶囊组(Xianling Gubao capsule,XLGB)。除Sham组外其余各组行切除卵巢术建立大鼠绝经模型,XLGB组按378 mg·kg-1·d-1剂量灌服仙灵骨葆胶囊,EE组按200μg·kg-1·d-1剂量灌服炔雌醇,OVX和Sham组仅灌服等体积蒸馏水。2个月后处死所有大鼠,对各组大鼠进行重要脏器器官指数的计算和病理学观察、离体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检测、生物力学检测、骨形态计量学分析、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及Micro-CT扫描。结果显示,各组大鼠在实验期间的体质量以及肝、肺、肾、脾等器官的器官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学观察未见异常变化,但OVX组和XLGB组的子宫指数低于Sham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股骨和椎骨离体BMD检测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OVX组股骨和椎骨BMD均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OVX组相比,XLGB组和EE组的股骨、椎骨BMD均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生物力学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OVX组股骨和椎骨最大载荷值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OVX组相比,XLGB组和EE组的股骨和椎骨最大载荷值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各组间股骨和椎骨弹性模量值变化无统计学差异。VG染色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OVX组的骨小梁数目明显减少,分离度增大,连续性降低;与OVX组相比,EE组、XLGB组的骨小梁数目增加,分离度降低,连续性增加;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OVX组骨钙素(osteocalcin,OC)下降,抗酒石酸酸性磷酸-5b(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TRACP 5b)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OVX组相比,XLGB组和EE组OC含量均升高,TRACP 5b含量均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icro-CT扫描分析结果显示:股骨的体积骨密度(volume bone mineral desity,v BMD)、骨小梁数目(trabecular number,Tb.N)、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pacing,Tb.Sp)和骨体积/组织体积(bone volume/tissue volume,BV/TV)在各组间的变化趋势与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相一致,股骨皮质骨在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变化。结果表明,仙灵骨葆胶囊可预防切除卵巢大鼠发生骨质疏松症,其可能机制是具有抑制骨吸收和提高骨形成的双重活性。  相似文献   
30.
患者男,57岁,因反复咽痛声嘶伴颈部肿物1年于2010年5月31日入院.近1年曾先后2次在外院就诊,1个月前肿块增大、隐痛,在外院行CT检查提示右侧喉部约2.5 cm×2 cm大小囊性含气占位性病变,考虑"含气囊肿伴感染".抗感染等治疗后症状缓解,但肿块一直未消失且缓慢增大而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