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21.
孙波  杨筱  吴丽媛 《护理研究》2005,19(23):2097-2098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已达1.7亿,其中约70%~80%的受感染者可发展成为慢性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病人经过10年~30年后20%可发展为肝硬化及出现相关并发症,这其中又有约1%~4%发展为肝细胞癌[1].丙型肝炎病人大多数心理不平衡、心理压力较大,治疗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2],常给病人身心带来巨大的痛苦.为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和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笔者对2003年1月-2004年12月住院的81例慢性丙型肝炎病人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甲状腺结节晕与超声造影增强模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晕和CEUS增强模式之间的关系,及两者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个具有完整常规超声及CEUS资料的甲状腺实性或实性为主结节,其中规则晕、不规则晕、无晕者分别为30个。统计比较三者的CEUS增强模式。结果 90个甲状腺结节中,恶性病变44个,良性病变46个。具有规则晕的结节80.00%(24/30)表现为环状增强,不规则晕者56.67%(17/30)为不均匀增强,无晕的结节中76.67%(23/30)为不均匀增强;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时,不均匀增强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无晕;当结节无晕或不规则晕、同时存在不均匀增强时,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为84.09%(37/44),特异度为93.46%(43/46)。结论 甲状腺结节晕的不同类型对应多种CEUS增强模式,二者相结合,可以为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23.
目的依据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成人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ATA指南)超声分级和美国放射协会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ACR TI-RADS)分级标准,应用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进行分级,并对比二者对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 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于北京协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235个甲状腺结节。男39例,女120例,年龄(44.5±10.7)岁。术前行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分别记录甲状腺结节的回声、内部结构、形态、边缘、边界、钙化及腺体外侵犯等特征,并采用ATA指南及ACR TI-RADS标准对结节进行分级,比较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特征差异以及依据不同分级标准二者对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 结果235个甲状腺结节中,良性62个,恶性173个。三维超声较二维超声提高了边界不清、边缘不规则及腺体外侵犯对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敏感度(76.3% vs 74.6%、91.3% vs 86.7%、67.6% vs 39.9%),降低了点状强回声的诊断敏感度(43.9% vs 52.0%)。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依据ATA指南及ACR TI-RADS分级标准对甲状腺结节的评估,总体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17.34、767.697,P均<0.01)。但ATA指南及ACR TI-RADS各分级中,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评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二维超声相比,三维超声依据ATA指南分级标准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提高(98.2% vs 97.1%,P=0.474),特异度降低(73.8% vs 75.0%,P=0.87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依据ACR TI-RADS分级标准其敏感度(89.6% vs 86.7%,P=0.406)及特异度(79.0% vs 75.8%,P=0.668)均提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三维超声对部分甲状腺结节超声特征的评估结果不同于二维超声,特别是对腺体外侵犯和点状强回声的评估,但对ATA指南和ACR TI-RADS诊断效能影响较小,不同分级标准,二者诊断效能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对胎儿半椎体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诊断的3例胎儿半椎体病例的产前二维及三维超声表现,并与产后超声检查、其他影像学检查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3例胎儿超声检查均可见脊柱形态改变,受累节段仅有一半的椎体.其中1例经出生后影像学证实,1例经尸检病理证实,1例尚在随访中.结论 胎儿半椎体具有特征性超声表现,不合并其他畸形时多数预后良好,仔细的中孕期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并给予适当的遗传咨询.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prenatal ultrasonography in the fetal hemivertebra. Methods The ultrasonographic findings of three fetuses with hemivertebra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were review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postnatal ultrasonography,other image modalities,and autopsy. Results In all fetuses,a distortion of the spine was observed where only one half of the vertebra could be identified. The parents opted for termination of the pregnancy in one case and the deformity was confirmed by autopsy. The other two fetuses were delivered and in one fetus the diagnosis was confirmed by radiological assessment. Conclusions Hemivertebra can be diagnosed accurately by second-trimester ultrasonography. The prognosis is mostly favorable when no other anomalies are associated. Meticulous examination may disclose the lesion and help decide the fate of pregnancy.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组织标本中细胞角蛋白17(cytokeratin 17,CKl7)的蛋白与基因水平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3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CKl7的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IO.0软件包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腔鳞癌组织标本中CKl7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CKl7的表达水平与烟酒嗜好、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口腔鳞癌组织中CKl7蛋白质和mRNA表达上升,提示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 观察不同去势时间大鼠牙槽骨微结构的改变,探讨去势时间对牙槽骨骨质疏松程度的影响。方法: 健康未孕雌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去势组(OVX)与假手术组(sham),每组各12只,分别在全麻下行双侧卵巢去势术与假手术。于术后3个月及6个月2个不同时间点分别处死每组大鼠各6只,取右侧上颌骨标本行Micro-CT扫描;观察去势3个月及6个月后大鼠上颌第一磨牙根分叉区牙槽骨微结构的改变。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icro-CT水平面、矢状面二维图像及三维重建均显示,去势3个月及6个月大鼠牙槽骨骨髓腔面积增加、骨小梁变细、部分发生断裂。骨结构参数分析显示,去势3个月及6个月后,大鼠牙槽骨骨密度(BMD)及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宽度(Tb.Th)均显著低于相应时间假手术大鼠(P<0.05);去势6个月组较3个月组大鼠牙槽骨骨密度(BMD)、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宽度(Tb.Th)显著降低(P<0.05)。去势3个月及6个月大鼠骨小梁数目(Tb.N)及骨小梁分离度(Tb.Sp)显著高于相应假手术组(P<0.05),且去势6个月组骨小梁数目(Tb.N)显著高于去势3个月组(P<0.05)。结论: 随着去势时间延长,大鼠牙槽骨骨量降低、骨小梁微结构破坏加剧,骨质疏松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超声在甲状腺结节手术决策中的作用  目的  检索北京协和医院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因甲状腺结节而行手术切除的病例, 按10%~15%的比例分别对2004、2006、2008、2010、2012、2014年手术病例进行随机抽样, 查阅抽样的门诊及住院病历, 记录是否行术前超声检查, 超声报告是否给予诊断提示, 如提示则与病理结果对照判断提示是否正确。计算术前超声检查比例、超声提示诊断比例、提示诊断正确率和超声诊断正确率  结果  2004年至2014年甲状腺结节手术例数逐年上升, 其中恶性结节的比例逐年增高, 由2004年的15.65%上升至2014年的69.91%。抽样结果显示, 术前超声检查比例范围为80.65%~96.65%;超声提示诊断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范围为46.94%~92.36%;超声提示诊断正确率在78.26%~93.62%范围内; 超声诊断正确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范围为36.73%~81.40%  结论  近年来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患者急剧增加, 超声诊断水平逐年提高, 在甲状腺结节的外科决策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肠系膜纤维瘤病的超声表现和病理特征的对应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1年3月至2014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肠系膜纤维瘤病的超声表现及组织病理学特征,探索两者的对应关系。 结果10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32~74岁,平均(50.5±13.1)岁。5例位于小肠系膜,4例位于结肠系膜。1例位于十二指肠与空肠交界肠系膜,大小4.3~22.0 cm,平均(8.8±5.2)cm。6例形态规则,4例形态不规则;9例边界清晰,1例边界不清;其中6例可见包膜回声;10例均为低回声,未见钙化;9例为实性,1例内部可见无回声区。大体病理显示肿物多形态规则或不规则,切面实性、灰黄,质地多均匀;镜下为形态较一致的梭形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均匀分布。1例内部无回声区为局部粘液及囊性变。 结论肠系膜纤维瘤病是一种少见疾病,超声声像图表现有一定特征性,与其病理基础相关。超声检查可对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30.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肠道梗阻性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肠道梗阻性病变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肠道梗阻胎儿的产前声像图特征,并与出生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孕19~35周共发现8胎肠道梗阻,7胎为单发部位肠道梗阻,1胎为多发部位梗阻.4胎超声表现为腹部多处肠管增宽(2.1~3.2 cm)伴有蠕动增强,其中3胎经出生后手术证实为空肠梗阻,1胎失访;2胎表现为肠管增宽,蠕动不明显,出生后手术证实均为回肠闭锁,其中1胎伴胎粪性腹膜炎;2胎结肠梗阻,产前超声未发现典型超声表现,其中1胎合并多发畸形,另1胎伴有十二指肠闭锁.出生后,6例预后不良,2例手术成功.结论 产前超声在检测胎儿肠道扩张和梗阻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