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3篇
基础医学   60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77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4篇
综合类   224篇
预防医学   73篇
药学   92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791.
目的 系统评价优质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给临床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使用计算机检索,从建库开始至2020年8月30日,由2名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对所有纳入的合格文献进行分析并提取所需资料,使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的文献主要为护理满意度、首次止血成功率、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进行meta分析,根据JADAD量表评价条目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估的计数资料数据采用相对危险度或比值比为效应量,计算出95%CI;计量资料数据采用95%CI为效应量及其均数差。结果 本meta分析共纳入符合条件的9个随机对照实验,总共包含784名患者,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相比,优质护理模式可增加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首次止血成功率、减少术后再出血发生率,降低术后SAS评分。结论 优质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治疗应用方面存在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92.
对近年来国内外肿瘤患者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免疫原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等相关研究进行分析。通过对检索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 结果显示, 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可显著降低肿瘤患者的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住院率, 还可降低其心血管事件风险和死亡风险, 显著改善生存预后。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亦可对肿瘤患者起到保护作用, 尤其是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的患者。国内外权威学会指南、共识均建议肿瘤患者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建议积极开展相关研究, 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患者教育, 让肿瘤患者充分获得疫苗给这个特殊群体带来的健康保护。  相似文献   
793.
目的 研究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背景下,实施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中医临床路径对疗效及卫生经济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丽水市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CAP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未纳入中医临床路径组)和观察组(纳入中医临床路径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执行CAP中医临床路径方案,对照组根据医护人员临床经验和习惯诊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咳嗽、咳痰症状积分和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变化,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等卫生经济学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咳嗽、咳痰症状积分分别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咳嗽、咳痰症状积分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WBC计数和CRP水平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较2018年下降(P<0.01),费用消耗指标、时间消耗指标均小于1。对照组住院费用较2018年下降(P<0.05),费用消耗指标小于1;对照组住院日与2018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消耗指标大于1。结论 实施CAP中医临床路径可明显改善疗效,降低住院费用和住院日,规范抗菌药物应用,实现费用消耗指标、时间消耗指标双优化,可有效提升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794.
目的分别用新型复合层析介质Capto Core700和传统分子筛介质Sepharose 4FF纯化MDCK细胞制备的H5N1型流感病毒浓缩液, 并比较分离纯化效果。方法用Capto Core700与Sepharose 4FF纯化灭活H5N1型流感病毒浓缩液, 透射电镜分析不同样品中病毒颗粒的形态;分别用单向免疫扩散法(single radial immunodiffusion, SRID)、福林酚法(Lowry法)、双抗体夹心ELISA、qPCR检测不同层析介质纯化前后病毒血凝素含量、总蛋白质含量、宿主细胞蛋白质(host cell protein, HCP)含量和宿主细胞DNA(host cell DNA, HCD)含量, 计算病毒抗原回收率和杂质去除率;用动物实验检测不同纯化病毒的免疫原性, 并用t检验分析两种层析介质纯化效果差异。结果 Capto Core700与Sepharose 4FF纯化的H5N1型流感病毒在透射电镜下均呈典型的流感病毒形态;两种层析介质纯化后病毒血凝素回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前者的杂质(总蛋白质、HCP、HCD)去除率均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795.
目的探讨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在同型半胱氨酸(Hcy)致泡沫细胞胆固醇聚积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体外复制THP-1单核细胞/泡沫细胞模型,油红O染色验证模型复制是否成功,给予100μmol/L Hcy处理细胞24 h后,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泡沫细胞中FABP4 mRNA和蛋白的表达;体外构建FABP4过表达载体,双酶切法鉴定;转染FABP4至泡沫细胞,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胆固醇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胆固醇聚积情况。结果油红O染色显示泡沫细胞质内充满了大量红染脂质颗粒,胞核呈蓝色,且100μmol/L Hcy处理后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升高了2.4倍(P0.01);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100μmol/L Hcy处理后泡沫细胞中FABP4 mRNA表达上调(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FABP4的蛋白表达与其mRNA表达变化一致(P0.01)。FABP4过表达载体转染细胞后,可见大量绿色荧光蛋白表达;重组质粒组泡沫细胞中FABP4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升高1.9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FABP4表达上调可能是Hcy致泡沫细胞胆固醇聚积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96.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EB(TFEB)在衰老心肌细胞自噬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动物实验:将20只老年Wistar大鼠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缺血再灌注组(I/R组)。细胞实验:(1)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采用8 g/L D-半乳糖孵育8 d后分为常氧(Normoxia)组和缺氧/复氧(H/R)组。(2)在衰老心肌细胞中分别转染过表达和干扰TFEB腺病毒分为过表达对照(Ad-GFP)组、过表达对照+缺氧/复氧(Ad-GFP+H/R)组、过表达TFEB(AdTFEB)组、过表达TFEB+缺氧/复氧(Ad-TFEB+H/R)组、干扰对照(sh-NC)组、干扰对照+缺氧/复氧(sh-NC+H/R)组、干扰TFEB(sh-TFEB)组、干扰TFEB+缺氧/复氧(sh-TFEB+H/R)组。(3)分别用DNMT1、DNMT3a、DNMT3b的特异性抑制剂DC-05、TFD、NA处理缺氧/复氧后的衰老心肌细胞分为H/R组、DC-05组、TFD组、NA组。(4)在衰老心肌细胞中转染干扰DNMT3b腺病毒分为干扰对照(sh-NC)组、干扰对照缺氧/复氧(sh-NC+H/R)组、干扰DNMT...  相似文献   
797.
目的:探讨持续硬膜外泵入吗啡、丁哌卡因、氟哌利多混合液用于上腹部肿瘤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副作用,并与单次注入吗啡进行临床比较。方法:80例病人分为两组:持续组,关腹时经硬膜外导管注入负荷剂量0.125%丁哌卡因10ml+吗啡1mg+氟哌利多1mg,术后连接Baxter泵(用药配方:0.125%丁哌卡因60ml+吗啡2mg+氟哌利多2mg),以2ml/h恒速持续泵入48~60小时;单次组,关腹时硬膜外一次性注入生理盐水10ml+吗啡2~3mg。术后对两组进行随访并记录疼痛评分(VAS)、镇静评分、血压、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VAS评分:术后2、4、8时间段相似(P>0.05),12、24、48时间段,单次组显著高于持续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副作用发生率:单次组恶心呕吐20%,皮肤瘙痒5%,持续组均无一例发生。两组镇静评分、BP、RR、HR、SPO2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硬膜外泵入小剂量吗啡、氟哌利多及低浓度丁哌卡因混合液,用药量少,镇痛效果完善,各种副作用发生不明显,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98.
目的制备重组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三聚体蛋白疫苗并进行相关表征分析, 研究重组HA三聚体在小鼠模型中的免疫原性。方法构建稳定表达HA三聚体蛋白的CHO细胞株, 通过Western blot、单向免疫扩散试验、蛋白质粒径检测和N-糖基化位点分析对重组蛋白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根据剂量、佐剂等处理条件的不同将BALB/c小鼠分为11个组, 并进行一致的免疫程序。初次免疫后56 d检测血清中和抗体效价, 以评价免疫原性。结果构建的CHO细胞株能够分泌表达HA三聚体。HA三聚体具备生物学活性能够在单向琼脂免疫扩散试验中形成沉淀环, 蛋白质粒径大小约为18.79 nm, 具有10个N-糖基化位点, 包括高甘露糖型、复合糖型和杂合糖型;HA三聚体重组蛋白疫苗在2次免疫小鼠后, 3.75 μg剂量配伍RFH01佐剂与对照组单价疫苗原液15 μg引起的中和抗体效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1 2, U=36), 配伍佐剂组免疫后血清抗体效价均高于未加佐剂组, 其中15 μg HA三聚体+RFH01组效价最高, 为1 280。结论成功制备了流感病毒重组HA三聚体蛋白, 其...  相似文献   
799.
流感病毒在人类中的传播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然而由于其高度可变的抗原结构, 常规疫苗难以构建持久的保护作用, 开发具备跨亚型保护能力的疫苗成为研究人员面临的挑战。而近十余年发展形成的基于结构的疫苗设计策略有着不同的设计思路, 它注重抗原表位的作用, 将蛋白质结构信息用于抗原设计, 以得到稳定、高效且具有跨亚型保护作用的重组抗原, 为流感疫苗的开发提供了新的突破口。本综述汇总现阶段流感病毒中常见抗原的结构特点与表位特征, 主要针对流感病毒的3种表面蛋白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和基质蛋白2(M2), 分别讨论结构疫苗学在这些抗原设计中的应用与进展。  相似文献   
800.
目的探讨细胞外超氧化物岐化酶(EC-SOD)在同型半胱氨酸(Hcy)致巨噬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THP-1单核细胞用佛波酯刺激48 h后演变成巨噬细胞,用0、50、100、200、500μmol/L Hcy作用细胞72 h,并加设叶酸+维生素B12(Vit B12)干预组(100μmol/L Hcy+30μmol/L叶酸+30μmol/L Vit B12)。微板法检测氧化应激指标(H_2O_2、O_2~-、OH-)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巨噬细胞中EC-SOD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中EC-SOD的蛋白表达水平;EC-SOD测定试剂盒检测EC-SOD活性。分别构建EC-SOD重组质粒和干扰质粒转染细胞,检测EC-SOD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超氧阴离子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0、200、500μmol/L Hcy组H_2O_2、OH-活性显著增高(P0.01),EC-SOD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100、200、500μmol/L Hcy组EC-SOD活性分别下降了13.92%、8.62%、10.32%(P0.05,P0.01)。与100μmol/L Hcy组相比,叶酸+Vit B12干预组EC-SOD mRNA的表达升高了47%。分别转染EC-SOD重组质粒和干扰质粒后,与100μmol/L Hcy组相比,EC-SOD重组组O_2~-含量降低了63.89%,干扰片段-596组O_2~-含量则增加了33.59%(P0.05,P0.01)。结论 EC-SOD参与了Hcy导致的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的氧化应激。在抑制Hcy诱导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EC-SOD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