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6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13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寒凝血瘀证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垂体后叶素大剂量静脉注射建立冠心病心绞痛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检测模型大鼠血管活性物质ET-1、NO、TXB2、6-Keto-PGF1α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ET-1、NO、TXB2水平显著升高,6-Keto-PGF1α水平降低,TXB2/6-Keto-PGF1α值显著升高,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血管活性物质失衡参与了冠心病心绞痛寒凝血瘀证的病理变化过程,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主导了寒凝血瘀证的内在病理机制,冠心病心绞痛寒凝血瘀证与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联合光子治疗仪局部照射治疗对混合痔术后患者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19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5例。对照组于术后第1日起常规换药后创面涂抹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组加用光子治疗仪对术后创面进行局部照射,观察2组患者术后疼痛、创缘水肿、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7日基本无疼痛或轻度疼痛90例,创缘水肿完全消退82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联合光子治疗仪局部照射治疗可明显缓解混合痔术后患者局部疼痛,减轻创缘水肿,明显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53.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起病隐匿,发病机制不清。便秘是PD常见的临床前驱症状,与病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肾司二便”,肾精不足导致肾阴、肾阳不能濡养或温煦肠道导致便秘。肾主藏精,精生髓,髓生脑,肾脑相关。肾虚在前,PD发生在后,这与便秘是PD的临床前驱症状相吻合。PD便秘与中医肾虚有密切关系。肠道菌群失调是便秘的发病机制之一,且可导致α-突触核蛋白(alpha-Synaptonucleoprotein, α-Syn)在肠神经系统中沉积,并通过迷走神经传导进入脑黑质积聚,进而促进PD发生发展。肠道菌群-肠道-脑轴理论与肾脑相关理论有高度契合性。肾虚血瘀是PD发生、发展的根本病因病机。补肾活血法治疗PD疗效确切,能改善PD患者便秘等胃肠功能障碍症状,提高脑内多巴胺(Dopamine, DA)水平。这可能与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炎症、修复肠道屏障功能以及DA能神经元炎症反应有关。对补肾活血法治疗PD内涵的进一步阐释,可为临床治疗PD提供新思路、开辟新策略。  相似文献   
54.
丹参及其复方对大鼠肺损伤肺AQP1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丹参及其复方对急、慢性肺损伤(ALI/CLI)大鼠肺水通道蛋白-1(AQP1)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AU组(30只)与CLI组(50只),ALI组随机分为正常组、治疗组、模型组各10只;CLI组随机分为模型组、丹参复方治疗组、西药美吡达治疗组、糖尿病组及正常组各10只;造模及给药后各组分别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电镜及HE染色观察,肺湿/干重比(W/D),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AQP-表达变化.结果 各模型组均出现肺损伤症状.丹参治疗组与ALI模型组比较肺水肿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DM大鼠肺泡间隔及毛细血管壁增厚,AQP1表达下降,丹参复方组较模型组其它各组表达升高.结论 急、慢性肺损伤时丹参及其复方均能增加肺毛细血管AQP1的表达,改善血液流变性,减轻肺组织病理改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肺损伤病变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参龙冲剂对D-半乳糖致脑老化(痴呆)模型小鼠的作用.方法经颈部sc D-半乳糖造成脑老化(痴呆)小鼠模型,ig给药6周后,测试其学习记忆能力(水迷宫实验)并检测其肝、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D-半乳糖模型组比较,参龙冲剂3个剂量组游泳时间缩短、正确数增多,SOD活力提高、MDA含量下降.结论参龙冲剂具有对抗自由基损伤、改善D-半乳糖所致脑老化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6.
<正> 白细胞减少症是一种常见病。我院近10年收治89例,运用随机分组进行中西药对比治疗,中药组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89例,男69倒,女20例。年龄15~63岁,平均年龄29岁。病程最短4天,最长10年,平均2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昏乏力,少气懒言,腰酸腿软。伴有失眠多梦者35例,五心烦热者28例,平素反复感冒者39例。原因不明者54例,有用可疑药者24例,患慢性肝病6例,有明显接触放射线史者5例。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饮对帕金森病伴发抑郁(Parkinson’s disease depression,PPD)模型大鼠脑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vde,MDA)的影响。方法:除20只正常大鼠外,其余100只大鼠采用直接向脑组织内注入6-羟基多巴损毁脑黑质致密部的方法建立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而后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及孤养方法建立PDD模型。将PD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模型组(模型组)、补肾活血饮组、盐酸氟西汀组、多巴丝肼组,应用T迷宫实验观察大鼠认知功能变化,糖水偏爱实验观察大鼠抑郁状态程度,采用比色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SOD、MDA含量。结果:治疗8周后,补肾活血饮组、盐酸氟西汀组与模型组大鼠比较,T迷宫实验错误次数均明显减少(P0.01),糖水偏爱率显著增加(P0.01),SOD水平均升高,MDA水平降低(P0.01);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多巴丝肼组与模型组比较,以上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补肾活血饮能减少PDD模型大鼠脑内MDA水平,增加SOD水平,改善PPD大鼠抑郁样行为。  相似文献   
58.
生脉散的活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本文对生脉散进行较系统的临床研究,以便扩大其治疗范围。方法 以生脉散为基础方,酌加固定药物,衍化为10个生脉散类方,用于辨证治疗不同症证。结果 临床实例验证,生脉散类方可治疗多种疾病。结论 应用生脉散类方治病时,要辨证与辨相结合,尤其要参考现代药理研究,脉证合参,辨证精细,灵活选药,才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9.
目的 通过观察凉血活血中药对剂量分割重复照射下大鼠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在不同时相动态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160只Wistar种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单纯照射组(40只)、中药治疗组(40只)、单纯中药组(40只)和空白对照组(40只)。用直线加速器对单纯照射组和中药治疗组大鼠右肺进行分次照射(3Gy/次,2次/周,累积剂量最高为30Gy),于照射开始后第3、5、8、12和26周5个时间点分别处死各组各8只大鼠,取材切片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和不同时相TNF-α和bFGF的表达。结果单纯照射组大鼠肺组织于照射第5周急性放射性肺炎最重,第26周肺纤维化明显,不同时相TNF-α和bFGF表达明显增强(P〈0.01);中药治疗组大鼠各时相TNF-α、bFGF的表达均组明显低于单纯照射组(P〈0.01)。结论在剂量分割重复照射过程中,应用凉血活血中药可抑制致炎因子和致纤维化因子的表达,减轻早期放射性肺炎的炎症反应和后期放射性肺纤维化的程度,因而对放射性肺损伤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0.
背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仍以多巴胺替代疗法为主,但因其副作用多,有效时间短等弊病,使神经保护性治疗的探索日益受到重视,而中药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探讨其作用机制将有利于临床应用。目的:观察抑颤汤治疗PD在保护和促进黑质细胞修复方面的效果及其相关机制。设计:完全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动物为SD大鼠,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组、抑颤汤组。干预:6-羟基多巴胺诱发建立PD大鼠模型,抑颤汤组大鼠灌胃法给药,生理盐水组和正常组生理盐水灌胃。给药后第5周开始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连续观察4周,给药结束后,各组大鼠断头处死,制备大脑切片,经苏木精-伊红染色后,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脑黑质细胞形态的改变。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和脑黑质细胞形态。结果:造模后经阿朴吗啡诱发,正常组大鼠旋转次数平均为22圈/40min,无固定旋转方向;造模组大鼠旋转次数平均为343圈/40min,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390,P&;lt;0.001);治疗后,抑颤汤组大鼠旋转次数为340圈/40min,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648。P&;lt;0.01)。病理形态学观察,抑颤汤组脑黑质细胞数量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增多,神经元体积饱满,结构清晰,细胞内高尔基体、线粒体等趋于正常。结论:抑颤汤能明显改善PD模型大鼠的旋转行为,促进受损脑黑质细胞的修复,提示其疗效具有神经保护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