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6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13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261.
李绍旦  杨明会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2):2519-2520,2523
目的 探讨和胃安神法对亚健康失眠者的临床症状及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148例亚健康失眠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与试验组(75例),分别采用养心安神法与和胃安神法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应用亚健康中医证候测量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进行量表检测评分.结果 对照组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2%与92.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对照组与试验组的症状总分分别为(166.84±19.75)分和(172.73±23.54)分,治疗后两组的症状总分分别为(101.27±14.06)分和(89.61±15.71)分,两组患者症状总积分降低均较显著,但试验组中医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睡眠质量完全改善率分别为64.4%和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与试验组的PSQI总分分别为(12.00±2.13)分和(12.47±2.68)分,治疗后两组的PSQI总分分别为(10.17±2.26)分和(8.95±1.14)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总分的变化均较显著,但试验组PSQI总分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胃安神法对亚健康失眠治疗效果明显,能显著改善亚健康失眠者的临床症状和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62.
目的:使用EGF-TCSredlk重组蛋白对裸鼠的肿瘤模型进行体内抑瘤实验,观察其抗肿瘤效果。方法:分别给裸鼠皮下接种人肝癌BEL-7402细胞,接种后第6天,尾静脉注射100、50和25μg/kg EGF-TCSredlk进行治疗,设空白对照组,停药后第2天处死小鼠,称量瘤重,计算抑瘤率;肿瘤组织做免疫组织化学实验,从而研究其抑制肿瘤生长的途径。结果:高、中、低剂量组的抑制率分别为75.5%、54.5%和35.4%。对治疗结束后各组平均瘤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显著性差异(Welch=82.617,P=0.000);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GF-TCSredlk可以明显的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高剂量组肿瘤组织未有可见血管,中低剂量组肿瘤组织血管明显少于模型组,其抑制肿瘤生长的途径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长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结论:EGF-TCSredlk可以有效地抑制荷瘤小鼠实体瘤的生长,预示了该免疫毒素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63.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中药黄芪与丹参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血浆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探讨中药的肺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10只.采用脂多糖(LPS,1 mg/kg)200 μl经气管滴入法制备大鼠ALI模型;对照组滴人等量生理盐水.中药组于制模前连续1周每日灌胃含黄芪和丹参的中药液2 ml;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制模后3 h取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浆CGRP、6-keto-PGF1a含量明显降低[CGRP(ng/L):29.04±5.27比45.05±8.11,6-keto-PGF1a(ng/L):121.64±17.72比236.05±35.18],ET-1、TXB2含量明显升高[ET-1(ng/L):83.66±7.36比49.23±4.71,TXB2(ng/L):1 259.09±32.72比882.81±44.95,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血浆CGRP[(38.19±4.79)ng/L]、6-keto-PGF1a((222.58±30.06)ng/L]含量明显升高,ET-1[(53.78±5.10)ng/L]、TXB2[(902.35±40.07)ng/L]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 益气活血中药黄芪与丹参可能是通过促进CGRP合成与释放、抑制ET-1的生成及释放,维持TXA2/PGI2相对平衡,从而起到对ALI大鼠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64.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中药(黄芪与丹参)对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组,予以益气活血中药黄芪与丹参干预,采用LPS气管滴入法制备急性肺损伤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中药组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均低于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益气活血中药(黄芪和丹参)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其肺循环,从而起到对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65.
目的 探究补肾活血方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肠道功能和肠道屏障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只C57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多芭组、补肾活血方低剂量组(BSHX-L组)、补肾活血方中剂量组(BSHX-M组)和补肾活血方高剂量组(BSHX-H组) 6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法制备亚急性PD小鼠模型。BSHX-L组、BSHX-M组、BSHX-H组分别给予0.15、0.3、0.6 g生药/d补肾活血方灌胃,1次/d,连续2周;美多芭组给予美多芭112.5 mg/(kg·d)灌胃,1次/d,连续2周;正常组和模型组予以等量蒸馏水灌胃,1次/d,连续2周。观察比较各组一般情况、行为学检测(旷场总活动距离、旷场活动平均速度和旷场静止时间)、肠道功能(粪便含水量、小肠炭末推进率、24 h排便粒数)、结肠组织病理变化及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出现精神萎靡,粪粒干硬、排便量下降等,旷场总活动距离短、旷场活动平均速度慢、旷场静止时间长,粪便含水量和小肠炭末推进率低...  相似文献   
266.
放射性肺损伤发病机理及防治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放射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广泛应用,放射线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也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严重时甚至加速患者的死亡。为认清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病过程,了解其分子水平的发病机理,以便更好地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放射性肺损伤提供理论依据,现将其发病机理、中西医防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67.
深井开采中,原有石墙木棚法难以达到预期留巷效果,采用锚杆支护系统和锚素支护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了巷道顶板和围岩的强烈变形,保持了巷道的稳定性,降低巷道维护费用,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多回收了煤炭资源,特别是缓解了采面接续紧张的问题.  相似文献   
268.
目的:研究甘草中的2种成分18β-甘草酸和18α-甘草酸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中细胞色素P450 3A(CYP3A)在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剂量.效应关系.方法:原位两步胶原酶灌流法分离大鼠肝细胞并采用"胶原蛋白凝胶三明治"培养原代肝细胞,无血清条件下培养细胞,并用不同剂量的18β-甘草酸和18α-甘草酸处理细胞,RT-PCR法测定CYP3A 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法测定CYP3A蛋白表达.结果:实验条件下对照组、18β-甘草酸、18α-甘草酸处理组CYP3A基因及蛋白均可被检测,18βv甘草酸浓度依赖性诱导CYP3A mRNA(25~100 μmol·L~(-1))及蛋白表达(50~400μmol·L~(-1)),而18α-甘草酸浓度依赖性抑制CYP3A mRNA(25~100 μmol·L~(-1))及蛋白表达(25~100 μmol·L~(-1))表达.结论:18β-甘草酸和18αv甘草酸在转录水平上分别上调和下调大鼠肝细胞CYP3A的表达.  相似文献   
269.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神经炎症的抑制效应及其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C57/BL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12只。模型组和中药组小鼠采用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法建立PD模型,造模成功后中药组予补肾活血方灌胃治疗14天(0.3 mL/d),同时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选择爬杆试验和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估小鼠行为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黑质致密部Toll样受体4(TLR4)、NF-κB p65、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aspase-3蛋白表达,并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小鼠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的阳性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在爬杆实验中转向时间和爬下时间均增加(均P<0.01),在水迷宫实验中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小鼠爬下时间减少(P<0.01),逃避潜伏期缩短(P<0.01),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TH阳性神经元数目减少(P<0.01),信号通路蛋白TLR4、NF-κB p65、炎症因子IL-6、TNF-α及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小鼠TH阳性神经元数目增加(P<0.05),TLR4、NF-κB p65、IL-6、TNF-α及Caspase-3的表达均下调(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能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进而降低炎性因子和Caspase-3蛋白表达,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减少DA能神经元损伤。补肾活血方对PD模型小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并能够改善PD小鼠运动协调及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270.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运动症状不同起病侧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和运动功能的差异,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单侧起病的帕金森病患者共156例,其中左侧起病组和右侧起病组各78例。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并采用“帕金森病证候要素量表(PD-PES)”判定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要素,采用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UPDRS-Ⅱ、UPDRS-Ⅲ)评分、肌肉张力检测仪检测肌张力[包括上肢、下肢曲线下面积(AUC)]、10米步行实验(10MWT)并计算步长、“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评价两组患者运动功能。结果 左侧起病组患者血瘀、阳亢证候要素频次为75 (96.2%)、15 (19.2%),血瘀证候要素积分为[14.0 (10.0, 16.0)]分,高于右侧起病组的59 (75.6%)、 3 (3.8%),[11.0 (7.0,14.0)]分;右侧起病组气虚、痰浊证候要素频次为55 (70.5%)、42 (53.8%),气虚证候要素积分为[8.4 (6.0,13.1)]分,高于左侧起病组的42 (53.8%)、24 (30.8%),[7.4 (4.7,1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