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31.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钉合与免钉合技术的疗效。方法检索截至2010年9月PubMed、EMBASE、CENTREN、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所有关于钉合与免钉合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疗效比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辅以手工检索,对检索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筛选,采用RevMan5.0软件对最终纳入文献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钉合组与免钉合组疝修补术后复发率(RR=1.24,95%CI 0.36~4.26,P=0.74 )、并发症发生率(RR=1.18,95%CI 0.84~1.65,P=0.34)、术后恢复正常活动天数(MD=0.14,95%CI -0.16~0.44,P=0.37 )均无差异,但钉合组手术时间长于免钉合组(MD=4.52,95%CI 1.46~7.59,P=0.004 )且手术费用高,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尚不确定。结论钉合与免钉合技术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钉合技术所需手术时间更长,费用更高,术后疼痛仍需更多设计合理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以明确结论。  相似文献   
232.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 2)表达以及对血管平滑肌迁移的影响,探讨Hcy致动脉粥样硬化以及他汀药物逆转的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Hcy分别作用 24 h、48 h和72 h,在1000 μmol/L Hcy浓度下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瑞舒伐他汀干预,采用免疫印迹法和明胶酶谱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 2的表达及酶的活性.在Transwell小室外室中加入1000 μmol/L浓度的Hcy,内室加入定量的大鼠平滑肌细胞悬液,培养48 h,观察Hcy对平滑肌细胞迁移侵袭力的影响;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瑞舒伐他汀溶液,分别培养24 h、48 h和72 h,观察瑞舒伐他汀对Hcy诱导平滑肌细胞迁移侵袭力的影响.结果 Hcy浓度在50~5000 μmol/L时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MMP 2蛋白的表达,Hcy浓度在50~1000 μmol/L时增强血管平滑肌细胞MMP 2的酶活性,浓度在5000 μmol/L时抑制MMP 2的活性(F值分别为9.31、6.44、5.97,均P<0.05);瑞舒伐他汀浓度在10-9~10-5 mol/L时,能抑制Hcy对血管平滑肌MMP 2表达和酶活性的增强作用(F值分别为3.92、4.78、2.14,均P<0.05).Hcy在50~5000 μmol/L浓度下能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Hcy浓度为0、50、100、500、1000、5000 μmol/L时平滑肌细胞迁移分别为(18.32±2.17)个、(32.68±4.34)个、(44.75±4.08)个、(61.39±5.21)个、(79.74±5.54)个 和(90.78±5.83)个(F=5.31,P<0.05);而瑞舒伐他汀可以抑制Hcy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刺激作用,在瑞舒伐他汀浓度为10-9、10-8、10-7、10-6、10-5 mol/L时平滑肌细胞迁移分别为(79.74±5.54)个、(62.53±6.41)个、(48.37±5.66)个、(31.41±4.79)个、(19.27±3.62)个和(11.17±2.33)个(F=4.99,P<0.05).结论 Hcy能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MMP 2蛋白的表达,瑞舒伐他汀能抑制Hcy对血管平滑肌细胞MMP 2的表达和酶活性的增强作用,并能抑制Hcy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刺激作用,这可能是瑞舒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rosuvastatin on the homocysteine (Hcy)-induced express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 (MMP 2) and cell migration in rat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s), and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Hcy-induced atherosclerosis and the role of statins in reversing atherosclerosis. Methods In one cell culture plate, the cultured rat VSMCs were incub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Hcy (0, 50, 100, 500, 1000 μmol/L and 5000 μmol/L) in vitro for 24 h, 48 h and 72 h. And in another cell culture plate, th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rosuvastatin (10-9, 10-8, 10-7, 10-6, 10-5 mol/L and 0 mol/L) were added to the cultured rat VSMCs (while the concentration of Hcy was 1000 μmol/L). The MMP 2 expression and enzyme activity were determined by gelatin zymography and Western blotting. The effects of Hcy and rosuvastatin on cell migration and invasiveness of VSMCs were observed. Results Hcy (50-5000 μmol/L) increased the protein expression, and Hcy (50-1000 μmol/L) increased enzyme activity of MMP 2 significantly. But Hcy (5000 μmol/L) inhibited activity of MMP 2 (F=9.31, 6.44 and 5.97, all P<0.05). Rosuvastatin (10-9-10-5 mol/L) inhibited Hcy-induced expression and enzyme activity increasing of MMP 2. The counts of cell migration of VSMCs were 18.32±2.17, 32.68±4.34, 44.75±4.08, 61.39±5.21, 79.74±5.54 and 90.78±5.83, while the concentration of Hcy was 0, 50, 100, 500, 1000 μmol/L and 5000 μmol/L respectively (F=5.31, P<0.05). The counts of cell migration of VSMCs were 79.74±5.54, 62.53±6.41, 48.37±5.66, 31.41±4.79, 19.27±3.62 and 11.17±2.33, while the concentration of rosuvastatin was 10-9, 10-8, 10-7, 10-6 and 10-5 mol/L respectively (F=4.99, P<0.05). Rosuvastatin could decrease the stimulation of Hcy-induced migration of VSMCs. Conclusions Hcy can influence the MMP 2 protein expression/activity in VSMCs, and rosuvastatin can inhibit augmentation of Hcy-induced MMP 2 expression/activity and migration of VSMCs. It may be one of the multiple-effects of rosuvastatin reducing atherosclerosis.  相似文献   
233.
心内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心内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70例心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70例患者有37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2.7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45.95%,其次为泌尿道,占18.92%;单因素χ2检验结果显示,年龄>60岁、心功能Ⅲ和Ⅳ级、住院时间>30 d、合并其他疾病、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和低蛋白血症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利用、加强基础疾病治疗、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等,才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34.
杨彪 《中国临床医学》2001,8(6):618-618
胆囊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预后极差的肿瘤。本院有2例胆囊癌行胆囊切术后获得长期生存。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男 ,6 4岁 ,右上腹疼痛 16h伴恶心。有慢性胆囊炎 ,胆囊、胆总管结石史 1年。体检 :巩膜无黄染 ,右上腹压痛(十 ) ,肌卫 (十 )。Murphy征 (十 )。WBC :840 0× 10 9/L ,N :87%。B超 :胆囊 70mm× 2 8mm ,内见强光团 18mm数枚伴声影。胆总管 12mm ,内见光团 12mm伴声影。诊断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急性发作、胆总管结石。于 1987年 8月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探查术。术中见 :胆囊 80mm× 6 0mm ,…  相似文献   
235.
输注泵静脉注射乌拉地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输注泵静脉注射乌拉地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疗效。方法 :心功能Ⅲ~Ⅳ级的CHF病人 38例 ,在常规治疗 (低盐饮食及口服地高辛与利尿剂 )基础上加用乌拉地尔 2~ 4 μg·kg- 1·min- 1以输注泵 2 4h连续静脉注射 ,共 3~ 6d。结果 :总有效率 89% ,其中高血压心脏病 18例与冠心病 12例引起之CHF ,总有效率依次为 10 0 %与 92 % (P >0 .0 5) ;38例血压下降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 ,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6例出现头痛、恶心 ,5例血压一度降至略低于正常值 ,经减慢滴速后加用多巴胺后全部缓解。结论 :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或冠心病引起之CHF疗效好 ,但须注意滴速与血压。  相似文献   
236.
目的 观察微针速刺联合经颅磁刺激(TMS)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106例抽动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微针速刺及TMS联合治疗,每周治疗2次,治疗10次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并记录治疗过程中患儿的不良反应及依从性情况。 结果 有1例患儿(占0.94%)经3次治疗后因无法耐受针刺疼痛而中途退出,余105例患儿(占99.06%)均顺利完成1个疗程治疗(共计治疗10次)。研究期间有1例患儿(占0.94%)在首次TMS治疗时出现短暂轻微头晕,经休息后自行恢复,余患儿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经治疗后患儿运动性抽动评分[(5.5±3.9)分]、发声性抽动评分[(1.9±2.9)分]、功能性损害评分[(3.8±5.1)分]及YGTSS总分[(11.4±8.9)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 结论 微针速刺联合TMS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抽动障碍病情,同时还具有安全性高、患儿依从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37.
流行病学报道,乳腺癌成为目前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1]。而铂类药物也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周期非特异性抗肿瘤药物,在临床治疗实体肿瘤中显示了良好的疗效[2]。其中顺铂作为一线临床的传统用药,其靶点选择范围窄、疗效差、易耐药等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属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超家族。  相似文献   
238.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究苁蓉益肾颗粒调治骨质疏松的有效靶点及信号通路,探讨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首先,通过体外细胞实验验证苁蓉益肾颗粒是否可以在体外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其次,基于TCMSP中医药数据库筛选苁蓉益肾颗粒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得骨质疏松的相关靶点,并在UniProt数据库中对靶点信息进行规范。再次,取两者的交集得到苁蓉益肾颗粒治疗骨质疏松的靶基因。最后,利用STRING 11.0数据库对药物和疾病的靶基因进行蛋白相互作用(PPI)分析,构建网络图,并上传至Cytoscape 3.9.1软件制作PPI网络图,使用MCODE分析其潜在蛋白质功能模块;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细胞实验结果表明,苁蓉益肾颗粒可以在体外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苁蓉益肾颗粒有69种活性成分,对应靶点220个,骨质疏松相关疾病靶点有1 167个。其中,苁蓉益肾颗粒治疗骨质疏松的主要活性成分有槲皮素、β-谷甾醇、山奈酚、异鼠李素和芝麻素等,核心靶点为NCOA2、PTGS2、PTGS1、HSP90AB1和PIK3CG等。K...  相似文献   
239.
发热是机体在病原体入侵时所产生的一种复杂的防御性反应,对生物的生存有重要意义。同时,发热作为炎症反应的主要标志之一,是科研工作者的重点研究对象。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 诱导大鼠发热模型常用于解热药物研究中,但不同研究者所得的结果有较大差别。本文就LPS致大鼠发热的特点与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整理,以期对发热模型建立以及解热实验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40.
目的 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HPCE)同时测定热毒宁注射液中阴阳离子和小分子有机酸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弹性石英毛细管柱(50 μm × 60 cm,有效长度49.5 cm)为分离通道,0.25 mmol·L-1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20 mmol·L-1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pH 5.8)为缓冲溶液,分离电压-12 kV,柱温为25℃,0.6 psi压力进样6 s,于232 nm波长下检测,12种阴离子及小分子有机酸10 min内能够完全分离;6 mmol·L-1α-羟基异丁酸-12 mmol·L-1咪唑(pH 4.0)为缓冲溶液,分离电压15 kV,柱温为25℃,0.6 psi压力进样8 s,于214 nm波长下检测,6种阳离子10 min内能够完全分离。结果 热毒宁注射液中阴、阳离子和小分子有机酸在测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 0.9900)。K+、Na+、Cl-L-苹果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9.1%、106.8%、120.1%、120.7%,RSD值分别为1.57%、7.19%、4.1%、2.8%。10批次热毒宁注射液中K+、Na+、Cl-L-苹果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87.68、3941.25、1595.33、690.58 μg·mL-1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为热毒宁注射液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