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应用数字摄像机、视频网络服务器、笔记本计算机构建便携式舌诊信息获取与分析装置,本装置便携、易用,可通过无线局域网及国际互联网进行视频数据传输,可应用于高危环境舌图采集及远程医疗舌图采集。采集的舌图基于HSV颜色空间进行舌体分割处理。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基于小型猪的生理特点及循环系统与人类极为相似的特征,通过药物对其造模,建立一种新型的脉诊动物模型应用于脉诊教学中。方法:选用平均5个月龄,体重20±1.6kg,选取心率<100次/min 小型猪6只,采用腹腔给予戊巴比妥钠进行麻醉,定位取脉位置,切脉后,用NX-8型脉诊仪同步采取正常脉图、二导心电图,耳大静脉心得安注射液及葡聚糖 T-500静脉给药进行造模,观察造模后一般情况(心率、皮肤颜色)及指下脉型变化,同步描记脉图及二导心电图,涩变后记录数值:造模后3min、 5min、10min、15min、20min、25min心率变化;主波高(HB)、升支斜率(Sup)、降支斜率(Sdown)、降中峡位置(即降中峡高/主波高HE/HB)、升支时间/脉波周期(TAB/TAG)、主波峰时间/脉波周期(TB/TAG)。结果:6头小型猪均造模成功,指下感觉涩变明显;脉图变化显著;与造模前相比,HB、Sup、Sdown、HE/HB、TAB/TAG、TB/TAG均有显著性差异(除SdownP<0.05 外,其余均P<0.01)。讨论:通过运用小型猪成功建立脉涩模型发现,小型猪应用于脉诊教学实验方法简便、损伤小、可重复运用,有充分的可行性, 以此为基础可以建立多种脉诊模型,以补充脉诊实验教学中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3.
从混沌学的角度,对中医脉象及脉学理论中包涵的混沌内涵进行了阐释。主要内容为混沌4个最基本特征:内在随机性、对初值的敏感性、混沌序、长期行为的不可预见性,在中医脉象和脉学理论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4.
脉形和脉势检测方法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形”、“脉势”一直是脉诊研究的难点,可视化技术的引入扩展了脉诊信息的获取空间,使脉形、脉势及其要素的客观检测成为可能。结合影像学资料和其他数据,形成合理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是实现这种可能性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基于小型猪的生理特点及循环系统与人类极为相似的特征,通过药物对其造模,建立一种新型的脉诊动物教学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选用中华实验用成年小型猪6只 (体重20±1.6 kg,选取心率<100次/min).采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定位取脉位置,切脉后,用NX-8型脉诊仪同步采取正常脉图、二导心电图,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流变学指标.耳大静脉心得安注射液及葡聚糖T-500静脉给药进行造模,观察造模后一般情况 (心率、皮肤颜色) 及指下脉形变化,同步描记脉图及二导心电图,涩变后记录数值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变化;主波高 (HB)、升支斜率 (S up)、降支斜率 (S down)、降中峡位置 (即降中峡高/主波高 HE/HB)、升支时间/脉波周期 (TAB/TAG)、主波峰时间/脉波周期 (TB/TAG);并采集造模后血流动力学及血流变学各项参数.结果 6头小型猪均造模成功,指下感觉涩变明显;脉图变化显著;与造模前相比HB、S up、S down、HE/HB、TAB/TAG、TB/TAG差异均有显著性 (除S down P<0.05外,其余均P<0.01).血流动力学及血流变学相关参数差异也均有显著.讨论 通过运用小型猪建立涩脉模型成功、方法可靠,小型猪应用于脉诊教学实验方法简便、损伤小、可重复运用,有充分的可行性,以此为基础可以建立多种脉诊模型,以补充脉诊实验教学中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6.
杨学智  吴慧  白天龙 《齐鲁药事》2005,24(11):699-699
患者男性,36岁。2005年6月16日因外伤入院,包扎后为控制感染,给予头孢噻肟钠2·0g加入0·9%氯化纳注射液250ml中静脉点滴,约60滴·min-1。当滴注该液10min,患者出现胸闷、憋气、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口唇紫绀、肢端发凉、脉搏细速、BP 8/4Kpa。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5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吸氧等治疗。16min患者面色渐红润,脉搏有力,肢体转暖,血压逐渐恢复正常。患者女性,26岁。2005年7月2日因咳嗽入院治疗,诊断为支气管炎。给予头孢噻肟钠2·0g加入0·9%氯化纳注射液250ml中静脉点滴,约60滴·min-1。滴注该液15min时,患者出…  相似文献   
107.
目的:通过对津液输布异常人群及健康受试者进行唾液、汗液、尿液及其他人体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探讨人体津液客观指标对于气血津液辨证的作用。方法:根据中医医师与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经主客观联合辨证,分为正常组与津液输布异常组。采集人体基础信息、测量唾液及人体各部位汗液分泌量、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尿液、唾液、汗液的相关小分子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津液输布异常组的心率降低、血压和BMI均显著升高;津液输布异常组的唾液分泌速率、运动时的汗出总量、前胸汗出量、后背汗出量相比正常组均明显增高;津液输布异常组受试者唾液、汗液中的镁离子浓度比起正常组有所下降。结论:人体唾液分泌、汗出、尿排泄相关生物学信息为中医津液辨证提供了一种客观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8.
浅谈中药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近三年的药品监督检查中发现,基层医疗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使用不合格中药的现象。三年中共抽验中药材(含饮片)414件,其中不合格111件,不合格率为26.8%,涉及23个单位。由此可见,基层医疗单位使用不合格中药问题十分突出,应引起有关单位的高度重视。现就此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作一浅析,并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09.
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成立于1956年。几十年来,图书馆在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中药制药生产等领域,发挥了应有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近10余年来,在传统型建设的基础上,成功地开展了一定规模的自动化与数字化建设,已呈现出所谓“混合型图书馆”的苗头。但是,“混合型图书馆”只是传统型图书馆在朝着数字化图书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过渡形式,数字化图书馆才是建设与发展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是目前全国唯一进入“211工程”的中医药高等院校图书馆。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海量中医药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涌现,如何加快数…  相似文献   
110.
蒙药那如-3味丸为水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1998年版所载,具有消"粘",除"协日乌素",祛风、止痛、散寒等功效,用于风湿,关节疼痛,腰腿冷疼,牙痛和白喉等症[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