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3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49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21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231篇
预防医学   74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10篇
  1篇
中国医学   181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分析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伴肥胖患者血脂、血糖及血清尿酸的水平。方法:于2003-06/2004-10选择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6例及与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同居住区的哈萨克族非高血压人群8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体质量指数(≥25kg/m2为肥胖)分为高血压伴肥胖组40例、高血压无肥胖组36例、肥胖对照组40例、无肥胖对照组43例。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及血糖。结果:纳入研究对象159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高血压伴肥胖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较高血压无肥胖组及无肥胖对照组显著升高[总胆固醇分别为(5.24±0.87),(4.76±1.06),(4.24±0.55)mmol/L,三酰甘油分别为(1.72±0.42),(1.31±0.50),(1.18±0.2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3.01±0.71),(2.70±0.74),(2.32±0.37)mmol/L,尿酸分别为(268.55±74.22),(220.06±59.51),(200.63±55.30)μmol/L,P<0.05或P<0.01]。②高血压伴肥胖组血糖较无肥胖对照组也显著升高[分别为(5.67±0.58),(5.39±0.57)mmol/L,P<0.05]。③高血压伴肥胖组血脂、血糖、血尿酸与肥胖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高血压无肥胖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无肥胖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⑤肥胖对照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与无肥胖对照组比较也显著升高[总胆固醇分别为(5.13±1.04),(4.24±0.55)mmol/L,三酰甘油分别为(1.60±0.68),(1.18±0.2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3.12±0.90),(2.32±0.37)mmol/L,尿酸分别为(242.15±77.69),(200.63±55.30)μmol/L,P<0.01]。结论: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伴肥胖患者存在血脂、血糖及血尿酸水平升高等代谢紊乱的倾向。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头针联合平衡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平衡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头针留针状态下行平衡训练治疗。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及Holden步行能力分级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行走能力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2组BBS、BI及Holden步行能力分级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显著(P0.05)。结论:头针联合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的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步行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3.
从一些研究中得到的证据表明,普通护士和急诊护理人员对于痴呆症病人的需求的理解并非总是正确的。这对提供给痴呆病人的护理的质量及其身心健康,同时发生的内科或外科病有主要影响。本介绍了在痴呆病人护理中怎样发挥护士培训的作用,以帮助NHS医疗信托机构这个问题处理。  相似文献   
94.
丙酮-K_2HPO_4双水相体系萃取大蓟总黄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霞  张允楠  杨云  钟凌云 《中成药》2015,(1):231-233
目的建立双水相萃取大蓟总黄酮的工艺参数。方法以丙酮-K2HPO4为双水相萃取体系,分配系数K和萃取率Y为考察指标,通过丙酮体积分数、K2HPO4质量浓度、p H、温度等单因素分析考察双水相萃取大蓟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其工艺参数为:丙酮体积分数70%,K2HPO4的质量浓度0.24 g/m L,p H 8.0,室温。在该工艺条件下大蓟总黄酮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达7.81,萃取得率达96.8%,黄酮浸膏纯度达89.8%。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操作简便快速,廉价,萃取得率高,可用于分离纯化大蓟总黄酮。  相似文献   
95.
低剂量反应停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剂量反应停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21例,反应停剂量为≤100mg/d,根据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脾脏大小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来评定疗效,并观察骨髓病理检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21例患者中有18例完成了6个月的疗程,2/4患者白细胞从>15×109/L[(15.4~31.2)×109/L]降至<15×109/L;对于贫血的改善,CR2例(2/18,11.1%),PR5例(5/18,27.8%),MR4例(4/18,22.2%);6/10例患者血小板从<100×109/L[(30~90)×109/L]升至正常;18例脾大的患者中,有1例CR,2例PR,2例脾脏缩小≥25%,3例脾脏缩小<25%,有效率为44.4%。5例治疗有效者复查骨髓活检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反应停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疲乏、便秘及淡漠。结论:反应停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治疗胃窦部粗大皱襞的疗效.方法:用电凝止血器或热活检钳.烧灼皱襞.结果:患者经内镜下1-3次高频电凝治疗,临床表现治愈139例(85.80%),好转14例(8.64%),无效9例(5.48%).内镜下复查粗大皱襞消失119例(73.46%),好转23例(14.20%),无效20例(12-35%);内镜下炎症改善情况,治愈0例;好转109例(67.28%),无效53例(32.72%);慢性活动性胃炎中性粒细胞消失57例(35.63%),1级52例(32.10%),2级32例(19.75%),3级21例(12.96%).结论:通过对胃窦部粗大皱襞的内镜下治疗,可以使粗大皱襞完全消失,临床症状改善,炎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患者免疫微环境,揭示AL免疫逃逸的机制,为有效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AL患者血浆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L患者白血病细胞IL-10的表达。结果:①AL初发患者血浆中IFN-γ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经化疗完全缓解(CR)后,IFN-γ浓度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且较治疗前略降低;AL初发患者血浆中IL-10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经化疗CR后,IL-10浓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②血浆中IFN-γ、IL-10的浓度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幼稚细胞百分比无关。AL患者经化疗后,CR者、PR者、耐药死亡者治疗前血浆中IFN-γ浓度依次降低,IL-10浓度依次升高。结论:AL初发患者体内以Th2型细胞因子占优势,且白血病细胞分泌IL-10,造成肿瘤局部的免疫抑制状态,可能是AL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脂肪肝背景下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在常规体检中发现的脂肪肝背景下的肝脏局灶性病变进行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检查,对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超声造影对于脂肪肝背景下的局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为97.14%。结论超声造影对于脂肪肝背景下的肝脏局灶性病变具有鉴别诊断意义。对于缺少特异性表现的部分病例,需要穿刺活检加以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9.
杨云  王文华 《求医问药》2014,(3X):89-91
目的:探讨采取背带式缝合术(在必要时加用阴道填塞纱布垫)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近年来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过程中因发生子宫收缩乏力而导致子宫出血的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背带式缝合术(在必要时加用阴道填塞纱布垫压迫疗法)进行治疗,为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产后出血量、产褥病率及临床疗效、随访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优,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更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剖宫产术中因子宫收缩乏力而发生子宫出血的患者采用背带式缝合术(在必要时加用阴道填塞纱布垫压迫疗法)进行治疗具有操作简单、止血迅速、安全易行、疗效确切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一种骨科患者下肢多功能防护架的研制及应用。方法:该下肢多功能防护架,包括布朗氏架,在布朗氏架上安装有烧伤架。本试验选取2013年1-10月本院住院的下肢骨折329例和膝关节术后强直患者66例,前者分为试验组169例和对照组160例,后者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试验组采用新型下肢多功能防护架治疗,对照组则单纯采取常规治疗措施。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下肢骨折试验组24 h内消肿止痛评分达I、II级130例(77%),对照组仅有39例(24%),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强直术后试验组达Ⅰ、Ⅱ级28例(82%),对照组仅有12例(37%),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下肢多功能防护架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