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现代研究认为,血液流变学因素对冠心病的形成、发展、诊断、治疗及预防均起着重要作用[1]。不同类型冠心病均可能出现血液流变因素不同程度改变,而改变因素也不尽相同;同一类型冠心病的病情、病程不同时,其流变因素改变情况也不同。对冠心病患者,改善其血液流变性是改善冠状动脉功血、心肌供氧的重要保证[2]。基于上述观点,本研究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及血小板水平进行检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2.
目的考核北京市居民自报健康情况调查问卷的信度,以完善调查问卷的条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在北京市18个区县中开展自报健康问卷调查,建立数据库并以获得的5 030例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信度指标(概化系数Eρ2)和可靠性指数(Φ),评价调查问卷的信度。结果被调查者与条目的交互效应变异分量的估计值为0.287 9,占总变异58.62%,是变异的主要来源。决策研究中相对误差变异σ2(δ)为0.028 8,概化系数Eρ2为0.855 0。结论调查问卷的整体信度较高,质量较好,但在条目数量上尚可精简。  相似文献   
93.
基于HIS数据库"真实世界"的参麦注射液临床用药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婧  杨薇  易丹辉  谢雁鸣  庄严  杨伟  陈倩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0):2813-2816
目的:了解参麦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情况,在“真实世界”中认识参麦注射液使用规律,为规范参麦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北京10家大型三甲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使用过参麦注射液的患者信息,归纳、整理如适应症、用法用量、用药疗程等用药规律.结果:HIS“真实世界”数据库中,使用参麦注射液的患者平均年龄为64.68岁;患者多集中于心血管内科;参麦注射液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中医诊断为胸痹);用药疗程多集中在1~7d;给药剂量和给药疗程均与药品说明书基本相符.结论:参麦注射液在临床使用中多为中老年患者,且其治疗疾病及使用方法基本符合药品说明书,但是也存在超说明书用药,请临床医师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94.
陈倩  易丹辉  谢雁鸣  杨薇  杨伟  庄严  杜婧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0):2817-2820
目的:了解临床上应用丹红注射液的具体使用情况,为规范丹红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北京市10家大型三甲医院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使用过丹红注射液的患者信息,利用基本统计分析方法归纳、整理如适应症、用法用量、用药天数等信息.结果:在HIS数据库所有使用丹红注射液的患者中,60%以上的患者主要诊断、入院初诊或其他诊断符合丹红注射液说明书上的适应症;约95.5%的患者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用药剂量90%以上在说明书规定的用药范围内;用药疗程多数在20 d以内;合并用药种类多为祛瘀剂、抗心绞痛药、抗血小板药、脑血管病用药等.结论:丹红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基本符合药品说明书规定使用.  相似文献   
95.
收集40例T_2DM合并MS患者资料,分为对照组接受二甲双胍及格列吡嗪治疗,观察组还加用吡格列酮,12周。结果治疗后,对照组FPG、2hPG及HbA_(1c)水平下降(P0.05),但FINS及HOMA-IR水平较治疗前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则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加用吡格列酮,有助于降低T_2DM合并MS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96.
目的:考核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和中医证候调查问卷的信度,以完善调查问卷的条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在上海市徐汇区和北京市东城区社区40-65岁妇女开展问卷调查,建立数据库并以获得的1 740例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信度指标(概化系数Eρ2)和可靠性指数(φ),评价调查问卷的信度。结果:被调查者与条目的交互效应变异分量的估计值为0.8350,占总变异70.31%,是变异的主要来源。决策研究中相对误差变异σ2(δ)为0.0226,概化系数Eρ2为0.9121。结论:调查问卷的整体信度高,质量较好,但在条目数量上尚需精简。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对高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肥大及p21~(CIP1/WAF1)(p21)、p27~(KIP1)(p27) mRNA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甘露醇组、高糖组、高糖加肾康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及[~3H]亮氨酸([~3H] Leu)掺入法反应细胞DNA及蛋白质的合成情况,RT-PCR、Western blot检测p21mRNA及p21、p27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高糖培养肾小球系膜细胞蛋白质合成增加,DNA合成减少,p21mRNA及蛋白质、p27蛋白质表达增加;肾康注射液组与高糖组比较,蛋白质合成减少,DNA合成增加,p21mRNA及蛋白质、p27蛋白质表达降低。结论肾康注射液可能部分通过降低p21、p27过表达来阻止高糖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的肥大反应。  相似文献   
98.
目的 对IgA肾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与主要预后指标的关系进行调查,为中西医结合诊治本病的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中心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的方法,收集了1016例IgA肾病患者的人口学、中医证候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探索IgA肾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结果 出现概率在10%以上的中医症状包括阴虚、气虚、阳虚、湿热及血瘀症状;其中气阴两虚证最多(41.4%),脾肾阳虚证最少(8.1%);随着年龄的增长,脾肺气虚证患者比例下降,而脾肾阳虚证患者比例上升;兼证中湿热(31.6%)和血瘀(28.9%)最为常见。脾肺气虚、气阴两虚和肝肾阴虚证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显著低于脾肾阳虚证(P〈0.05);脾肺气虚、气阴两虚证血压水平显著低于肝肾阴虚证和脾肾阳虚证(P〈0.05)。结论 气虚、阴虚是IgA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证型与尿蛋白、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预后指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的传播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估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在北京市现有防控措施下的传播力,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北京市2022年3月7-25日报告的78例具有明确传播链的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信息,分别采用Gamma和Weibull分布拟合潜伏期和序列间隔时间,使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算法估计实时再生数(Rt)。结果 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潜伏期MQ1,Q3)为4.0(3.0,6.0)d,序列间隔时间3.0(2.0,5.0)d,序列间隔时间在未完成和已完成全程疫苗接种感染者中MQ1,Q3)分别为2.0(1.0,4.0)d和4.0(2.0,6.0)d(Z=-2.12,P=0.034),儿童和成年人感染者分别为2.0(1.5,3.0)d和4.0(2.0,6.0)d(Z=-2.02,P=0.0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本轮疫情Rt初始值为4.98(95%CI: 2.22~9.04)。结论 与既往Delta变异株相比,北京市Omicron变异株的传播力较强,应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关注儿童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100.
随着影像检查在临床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使影像检查结果被有效利用成为影像专业和临床专业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影像检查结果通常以文字报告形式传递到临床,过于精深的影像专业术语、语意不清的影像诊断结论等常常造成临床医师的困扰。如果影像报告所承载的诊断信息不能被临床医师清晰地理解,就不能充分地用于指导进一步的临床处置。因此,对影像检查过程和报告进行规范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外医疗行业协会、相关政策法规部门及部分企业等,联合研究并陆续推出了多种影像报告指南,其中以美国放射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推出的部分指南被广泛宣传,得到一定范围内的推广应用。本文概要介绍了ACR发布的乳腺、肝脏、前列腺、肺结节的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