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OX-2、VEGF-C和VEGFR-3的表达及其意义,探讨其在乳腺癌淋巴管转移中的发生发展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标本(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组27例,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组33例)中COX-2、VEGF-C和VEGFR-3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OX-2、VEGF-C和VEGFR-3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组COX-2和VEGF-C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淋巴结转移组VEGFR-3阳性脉管数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COX-2、VEGF-C和VEGFR-3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COX-2、VEGF-C和VEGFR-3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淋巴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KISS-1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 检测KISS-1在胃癌中的蛋白表达,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胃癌、23例癌旁非典型增生及21例正常胃黏膜中KISS-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 KISS-1蛋白在正常胃黏膜、癌旁非典型和癌组织中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90.48%(19/21)、60.87%(14/23)和35.56%(16/45),差异有显著性(P<0.05);KISS-1蛋白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和分化及性别无关(P>0.05)。结论 KISS-1的低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MMP-9和PTEN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4例大肠腺癌组织和15例正常肠粘膜组织中MMP-9和PTEN的表达,分析其与大肠腺癌的分化、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MMP-9高表达与PTEN低表达与大肠腺癌的分化和浆膜浸润呈正相关,MMP-9与PTEN表达呈负相关。结论MMP-9和PTEN与大肠腺癌分化、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癌多药耐药基因MRP、P-g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和P 糖蛋白 (P gp)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回顾性检测分析 80例甲状腺癌组织MRP和P gp表达状况。结果 MRP和P gp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86 .3%、76 .3% ,二者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两者在甲状腺癌各类型中表达较一致 ,乳头状癌和髓样癌表达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滤泡癌中表达阳率明显低于乳头状癌和髓样癌 (P <0 .0 5 )。MRP与P gp共表达率为 76 .3% (6 1/ 80 ) ,具有相关性(P <0 .0 1)。结论 MRP和P gp在甲状腺癌中阳性率较高 ,提示甲状腺癌对化疗有一定多药耐药性。  相似文献   
15.
黄芪增免散对围手术期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凤兰  杜华贞 《山东医药》2006,46(22):70-71
将54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于术前1周及术后第2周服用中药黄芪增免散,其他治疗同对照组。两组均于治疗前后测定血T淋巴细胞数量,分析其与肿瘤组织学的关系。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T淋巴细胞数量及T4/T8比值明显增多或升高(P〈0.01),其中食管癌早期患者的T淋巴细胞数量及T4/T8比值接近正常或轻度降低,但明显高于食管癌中、晚期患者(P〈0.05)。认为黄芪增免散可明显改善围手术期食管癌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漯河周边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病变组织中HPV16E6、E7蛋白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探讨HPV16E6和E7蛋白在NSCL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2010年3月—2011年6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80例NSCLC标本和55例癌周对照组织中HPV16E6和E7蛋白的表达,并进行对比,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80例NSCLC组织中,HPV16 E6、E7、E6/E7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31.3%、33.8%和28.8%,55例癌旁组织中,HPV16E6、E7、E6/E7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4.5%、9.2%、7.3%。NSCLC组织中E6、E7和E6/E7蛋白共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以及肿瘤组织学类型无关,但与肿瘤分化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HPV16E6和E7蛋白在NSCLC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506例乳腺良恶性病变间质肥大细胞反应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其中乳腺癌162例,纤维瘤238例,结构不良106例。结果显示乳腺结构不良间质肥大细胞最多,乳腺癌次之,纤维瘤最少。乳腺癌中,以导管癌间质肥大细胞反应较强,纤维腺瘤中以管周型较管内型多。通过研究说明肿瘤间质肥大细胞反应是宿主抗肿瘤的一种防御反应,同时为临床估计予后提供部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杜华贞  常东明 《肿瘤防治研究》1992,19(3):153-154,154,F004
本文通过不同剂量地塞米松对小鼠前胃鳞状上皮癌变影响的实验研究,观察了大小剂量的作用效果。灌喂大剂量地塞米松(12mg/kg)经两次重复动物实验,70天和120天的抑制癌变率均在77.78%和46.15%左右,同时也促使癌组织向成熟方向分化。灌喂小剂量地塞米松(1mg/kg),70天和120天时诱发癌变率分别在43.75%和33.33%左右。并讨论了地塞米松抑制小鼠前胃鳞状上皮增生、癌变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Hedgehog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Gli是该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分析Gli抑制剂GANT61对人食管鳞癌细胞OE21和KYSE-30生长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GANT61处理OE21和KYSE-30细胞,MTS法检测细胞活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ANT61作用于OE21和KYSE 30细胞后对Gli1和Gli2 mRNA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观察GANT61作用于OE21和KYSE-30细胞后对Gli1、Gli2和Cyclin D1蛋白表达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GANT61作用于OE21和KYSE-30细胞后对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GANT61对OE21和KYSE-30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且呈剂量依赖性,MTS显示GANT61作用于OE21和KYSE-30细胞72 h的IC50值分别为4.7和8.2 μmol/L.GANT61可显著下调OE21细胞Gli1(z=-1.98,P=0.04)和Gli2(z=-1.99,P=0.04)mRNA以及Gli1、Gli2和Cyclin D1蛋白表达.GANT61可显著下调KYSE-30细胞Gli1(z=-3,58,P<0.001)和Gli2(z=-2.282,P=0.004)mRNA以及Gli1、Gli2和Cyclin D1蛋白表达.Transwell侵袭实验显示,OE21细胞GANT61组穿膜细胞数为53±6.78,较DMSO组的140±11.02减少,t=12.888,P<0.001;KYSE-30细胞GANT61组穿膜细胞数为58.2±7.59,较DMSO组的133.4±9.37减少,t=11.452,P<0.001.结论 GANT61可以通过下调Gli1和Gli2的表达显著抑制OE21和KYSE-30细胞的细胞生长和侵袭能力,Gli可能成为抑制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新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20.
杜华贞  李维山  张印坡 《重庆医学》2013,42(12):1368-1369
目的探讨河南漯河周边地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各型在肺鳞癌中的感染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Max)检测60例新鲜肺鳞癌组织和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各型HPVDNA的感染情况。结果 HPV DNA在肺鳞癌组织中的感染率为38.3%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感染率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 DNA在肺鳞癌组织中的感染与患者性别呈正相关(r=0.272),与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266),和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以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HPV感染与肺鳞癌的发生、发展可能具有病因学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