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29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42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47篇
  3篇
中国医学   142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研究环状RNA锌指样RNA结合蛋白(circular RNA zinc finger RNA binding protein,circZFR)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组织及细胞系中表达及其对HT29和LOVO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GEO2R软件分析circZFR在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结直肠癌相关数据集GSE 126094及GSE 147597中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ircZFR在收集的50例结直肠癌组织样本以及其在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在HT29和LOVO细胞中转染circZFR特异性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g RNA,shRNA),同步转染对照(negative control shRNA,shNC),RT-qPCR验证转染效率;克隆形成实验(colony formation assay)及Transwell实验(transwell assay)检测不同circZFR表达水平对HT29和LOVO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在GSE 126094中,circZFR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在GSE147597中,circZFR在合并肝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高于无肝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circZFR在收集的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大部分(44/50,88.00%)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相比于正常肠上皮细胞系NCM460,circZFR在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升高;在HT29和LOVO细胞中转染circZFR siRNA后,circZFR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下调circZFR的表达可明显抑制HT29和LOVO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结论 circZFR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细胞系中表达增高,在HT29和LOVO细胞中下调circZFR的表达可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 将9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倒,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精神科治疗,研究组患者合并音乐治疗.分别治疗半年,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两组病人的康复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PANSS评分优于对照组(t=16.32,P<0.01);研究组ADL评分优于对照组(t=8.60,P<0.01);研究组SDSS评分优于对照组(t=2.69,P<0.01).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音乐治疗对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3.
24.
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5.0cm ×3.0cm~7.0cm ×4.0cm 35例,观察其疗效并进行分析。术后移植皮瓣及供区植皮均成活,随访5~26个月,皮瓣及供区植皮切口均I期愈合,优良率为94.2%,皮瓣质地良好,成活佳,能达到修复目的。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调节性T细胞(Treg)、叉头状转录因子3(Foxp3)、T-bet、GATA连接蛋白3(GATA3)的变化。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每组15只。模型组大鼠采用烟熏加脂多糖(LPS)气管滴入方法建立COPD模型。模型复制成功第28天,采用ELISA检测大鼠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reg表达,分别采用逆转录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Foxp3、T-bet、GATA3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肺泡腔及肺间质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组织结构破坏。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FN-γ表达升高(P0.01),IL-4、CD4+CD25+Treg、CD4+CD25+Foxp3+Treg降低(P0.05);模型组Foxp3、GATA-3mRNA、蛋白表达降低,T-bet mRNA和蛋白升高(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T-bet、GATA-3、Foxp3基因和蛋白表达与IL-4、IFN-γ分泌相关(P0.05)。结论 COPD炎症反应与T-bet、GATA-3、Foxp3表达失衡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6.
随着心身医学的研究发展,当今大部分疾病可归属到心身疾病范畴,且处于高发状态。我国提出了“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但全科医学尚处于发展阶段,基层卫生服务中全科医生存在医疗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其岗位胜任能力有待提高,在心身疾病诊疗能力层面尤为明显。通过心身医学与全科医学相结合,可以提升全科医生对心身疾病的认知应对能力,改善全科医生的岗位胜任能力不足现状,同时促进社区居民精神卫生健康,充分体现全科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本文阐述了目前国内全科医学起步晚、需求高的发展现状,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对心身医学的认知,揭示出我国精神卫生资源供不应求的现象。笔者根据我国存在心身疾病临床诊断率低,全科医生缺乏相关的心理干预技术,缺乏适合中国国情的诊断评估标准等问题,认为应从多角度进行促进,从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完善全科医生的院校教育和培训体系及结合本土中医全科特色方面,提出了增强全科医生心身疾病诊疗能力的三点建议。心身医学和全科医学相结合符合当前我国医疗服务发展需求,通过强化全科医生在首诊中的心身疾病认知与应对能力,对于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控制医保费用,减少患者与社会的经济负担,具有显著的促进意义,从而更好实现“健康2030”的目标。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对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茎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三尖杉茎叶75%乙醇提取物二氯甲烷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采用核磁、质谱等多种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三尖杉茎叶75%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了10个二萜类化合物,包括7个松香烷类二萜、1个海松烷类二萜和2个环庚三烯酮降二萜类化合物;得到的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2,16-二羟基松香烷-6,8,11,13-四烯-3-酮(1)、桧醇(2)、柳杉酚(3)、margoclin(4)、cephafortoidB(5)、torreyayunnin(6)、贡山三尖杉二萜D(7)、6α-羟基山达海松酸(8)、海南粗榧内酯(9)、海南粗榧内酯醇(10)。结论化合物1为1个新化合物,化合物4、8为首次从三尖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与急性脑血管病(ACVD)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60例ACVD患者血与脑脊液(CSF)中TNF水平。结果:ACVD组血及CSF中TNF水平分别为(2.391±0.519)μg/L和(3.294±1.418)μg/L,对照组血及CSF中TNF水平分别为(1.769±0.272)μg/L和(1.236±0.399)μg/L,ACVD组血及CSF中TNF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01)。轻、中、重型ACVD组患者血TNF水平分别为(2.113±0.412)μg/L、(2.417±0.310)μg/L和(2.946±0.434)μg/L,CSF中TNF水平分别为(2.763±1.108)μg/L、(3.417±0.942)μg/L和(4.219±1.253)μg/L,轻、重型组分别与中型组比较,血和CSF中TNF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TNF参与了ACVD的炎性反应过程,抑制TNF产生及抗炎性反应的治疗可能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0.
李达  车志英 《新中医》2021,53(23):67-70
目的:观察加味参芪地黄汤联合厄贝沙坦片对高血压肾病患者尿蛋白及血压等指标的调控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肾病患者80 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服用厄贝沙坦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加味参芪地黄汤治疗。2 组均连续用药12 周,观察2 组治疗前后血压、肾功能、尿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2.5%,高于对照组72.5%(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 组收缩压、舒张压、尿蛋白排泄率(UAE)、血浆胱抑素C(CysC) 及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 水平均降低(P<0.05),肾小球滤过率(GFR) 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UAE、CysC 及BUN、mAlb、SCr、β2-MG水平均较低(P<0.05),GFR 较高(P<0.05)。结论:加味参芪地黄汤联合厄贝沙坦片能有效改善高血压肾病患者白蛋白指标,改善肾功能,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