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4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9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柏漏地稔汤系衡阳市中医院赵寿春医师经验方,主治下焦湿热证(包括急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尿路感染等疾病),对蛋白尿、血尿,疗效尤著。方药组成:黄柏、漏芦、地稔、茅根、山楂、甘草各20克。1.过敏性紫癜肾炎。申××,女,17岁,学生。1981年5月17日诊。四月前曾患“过敏性紫癜”,一月前,小便出现蛋白,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某医院诊断为“过敏性紫癜肾炎”,经住院治疗月余,  相似文献   
62.
《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当时疫病流行,死亡枕藉,危急重证在是书中无处不现。现将笔者研习经典所得简述如次,以求正于同道。l广猎急症学内容参照《现代急诊内科学》(陈国伟著,广东科技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3页)所列急诊症状,《伤寒论》397条原文,涉及危急重症者多达300余条,近全书SO%。论发热有龛龛发热、蒸蒸发热、目前期热、往来寒热;论喘有咳喘、喘满、喘冒、息高;论呕吐有呕逆、于呕、气逆欲呕、食谷欲呕、心烦喜呕、水入即吐、食入即吐、吐蛔、朝食暮吐;论下利有下利脓血、下利情谷、泄利下重、利遂不止;论发黄有一身…  相似文献   
63.
伤寒论网络课程的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逐步普及为开展远距离、快节奏、自主能动性强的远程教育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目前国内远程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医药远程教育更是如此,而伤寒学科的远程教育至今未见有关报道.  相似文献   
64.
介绍李赛美教授运用麻黄升麻汤的临床经验。结合《伤寒论》原文及古今医家注解,从方证相应的角度对麻黄升麻汤方、证、病因病机进行辨析。麻黄升麻汤具发越郁阳、清上温下、调和寒热之功,为表证误下脾阳受损、肺胃郁热、邪陷厥阴、阳气内郁所设。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65.
奔豚气病专篇论述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篇中记述了奔豚气的发病基础、发病原因,并载有三方,被后人广泛应用于此病的治疗。通过研习经典,认为奔豚气病当属中医情志病范畴,发病基础离不开肝肾不足、肝胆气郁不舒和阳气不振,故治法除了平冲降逆,还应重视补益肝肾、疏肝理气和温补阳气在奔豚气病治疗中的作用。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66.
李赛美教授认为糖尿病的病机为全身虚损,局部火盛,整个疾病过程表现为虚实夹杂、寒热并存。采用少火虚与壮火盛的偏颇来阐述糖尿病患者的状态,有利于指导临床寒温并用治疗糖尿病。基于少火虚与壮火盛论治糖尿病可分3个阶段阐释:患者初见血糖高,消渴症状明显,多为“壮火”偏亢而“少火”微虚状态,此时治疗以清实热为重,兼顾扶正;经 清“壮火”后,患者血糖下降,局部壮火盛逐渐得到缓解,呈现出“壮火”盛与“少火”虚并重,治疗应以清热与滋阴补气并重;患者血糖渐趋平稳后,局部火盛基本清解,但消渴病患者全身虚损的情况仍在,此时患者状态多为“壮火”微盛而“少火”更虚,治疗应以固本为重,稍清火热,可延缓患者并发症的进展。  相似文献   
67.
浅议虚渴     
从"虚渴"的相关原文可看出,"虚渴"或因劳伤脏腑,或因大病后未复,或因产后血虚内亡津液而致,临床应注重行气利水、益气生津,常用人参配黄芪、木香配槟榔、黄芪配茯苓等利水渗湿、益气生津;温补肾阳、化气止渴,用地黄丸方,配附子温肾阳散寒,加强利水湿之力,同时用熟干地黄配山茱萸滋阴益精,大补元气,肾气足,则蒸腾水气上潮与口;滋阴养血、清热生津,常用药对有麦门冬配半夏、人参配麦门冬、生地黄配芍药、芦根配麦门冬等,同时熟地黄、当归、川芎、芍药等养血药贯穿其中。还应结合其他兼症随证变方,同时,可结合食疗进行治疗。对于渴欲饮水者,当徐徐少与之,不可纵意而饮,恐水多峻下,易传变诸疾,百脉不安,不可不预度也。  相似文献   
68.
从心胃相关论治糖尿病心脏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心脏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中医药对其防治有独特的优势。笔者在中医学心胃相关理论指导下,应用通腑泻热法治疗糖尿病心脏病取得较好的疗效,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拟对心胃相关论治糖尿病进行理论探讨并提出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69.
通过24年“经典回归临床”建设历程回顾,概括建设理念为:突出一个支点,临床;着力两个方向:教学与研究;体现三个层次:本科生、研究生、临床进修生;延伸四个系列:重点学科、重点专科、精品课程、学会工作;实现五个结合:理论与实践、经典与现代、继承与创新、教学与服务、课程与体系结合。对内涵建设提出了新思路:创新管理模式、强化队伍建设、提升竞争实力。学经典,做临床,拜名师,求创新,已成为中医界最响亮口号和共识,本论文对于推动仲景理论临床研究与发展,具有积极的示范椎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从期刊文献初步总结名老中医李佩文教授的诊疗经验及学术思想,为下一步进行数据挖掘和学术访谈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全面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资源以李佩文为检索词的期刊论文,采用Noteexpress 2.0筛查和管理文献,用Excel对相关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981年至今,共有364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呈现出分散度高,涉及面广的特点;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主要涉及实体瘤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中医药防治放化疗不良反应等。结论:主要特点为成果丰富、研究系统、传承清晰。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实体瘤及其并发症、肺癌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经验及学术思想;平肺方、实脾消水膏的组方思想;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特色及防治思维;以李佩文教授为代表的学术流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