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1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6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73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189篇
内科学   55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320篇
预防医学   218篇
药学   122篇
中国医学   127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3 毫秒
991.
目的 系统评价利拉鲁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利拉鲁肽治疗 NAFLD 的随机临床对照研究(RCT),按排除和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后,将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相应的数据后采用 RevMan5.3 软件进行 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 个 RCT 共计 500 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使用利拉鲁肽 12~48 周后,可显著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组织学特征,并降低患者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加权均数差(WMD)=-25.32,95%CI(-37.22,-13.41),P<0.01]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WMD=-24.56,95%CI(-35.10,-14.03),P<0.01].但并不能降低患者的血清中三酰甘油水平[WMD=-14.38,95%CI(-48.95,-20.20),P=0.42]和总胆固醇水平[WMD=-15.55,95%CI(-36.20,-5.10),P=0.14].结论 利拉鲁肽对 NAFLD 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评价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18~45岁女性HPV感染及型别分布特点,为宫颈癌筛查及疫苗研发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2013年3-7月在柳州市招募2 300名18~45岁社区女性,采集宫颈脱落细胞进行液基细胞学和HPV DNA检测,并根据临床规范进行阴道镜检查。结果 2 300名女性HPV总感染率为22.7%(95%CI:21.0%~24.4%),其中,高危型HPV感染率为17.3%(95%CI:16.0%~19.1%),在18~25岁和41~45岁呈双峰状态,且随细胞学和组织学病变严重程度增加呈上升趋势。高危型HPV感染率前5位为HPV 52、16、51、58和39型。≥26岁女性的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2+)患病率为1.7%(95%CI:1.0%~2.4%),与18~25岁人群(1.2%,95%CI:0.5%~1.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3,P=0.314)。HPV 16/18二价和HPV 6/11/16/18/31/33/45/52/58九价疫苗相关高危型别在CIN2+病例中的检出率分别为44.1%和97.1%。结论 柳州地区18~45岁女性人群HPV感染率随年龄变化呈双峰态势,26~45岁人群的宫颈癌疾病负担不可忽视,急需推进九价HPV疫苗的研究,以期更为有效地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3.
为深入了解抗病毒免疫机制,探索人在健康状态及巨细胞病毒(CMV)急性感染时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数量的动态变化。以CMV抗原肽、HLA-A*0201重链和轻链制备CMV四聚体;分离并检测12名健康被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MV抗原特异CTL数量;PBMC体外培养建立CTL细胞系,于末次刺激的不同时相进行四聚体染色,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抗原特异CTL数量。结果发现9名被检者PBMC中均检出抗原特异CTL;细胞系中CMV特异性CTL数量急剧增多,细胞系与PBMC相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结果提示,9名被检者感染过CMV,血液中存在少量免疫记忆性T细胞,当再次遭遇同一抗原后发生克隆扩增。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不同胎龄胎儿脊髓神经丝蛋白(NF)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分布和发育变化,为脊髓-脊髓移植选择适宜的胎龄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胎儿脊髓19例,SP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结果:脊髓侧角内NF阳性神经元由中央管向外迁移;前角神经元由外向内迁移。NF阳性神经元密度在胚胎早期逐渐升高,晚期呈下降趋势。NF阳性神经元在胎龄16周时,胞体呈圆形、卵圆形,突起少沙,胞核大,有偏极现象,至32周时胞体呈锥形、梭形、多角形;胞体逐渐增大,胞浆逐渐增多,胞核多位居中央;突起增多。结论:未发育成熟的神经元内也有NF的存在。脊髓内NF阳性神经元密度随胎龄增加而逐渐增加,形态逐渐成熟,提示人脊髓-脊髓移植时以16周胎龄作供体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测定醋酸泼尼松片吸湿前后的含量,确定水分对该制剂的影响程度.方法:取三组吸湿的醋酸泼尼松片与未吸湿者作平行含量对比试验.结果:吸湿组含量均低于未吸湿组约30%.结论:水分对醋酸泼尼松片含量影响较大,所以生产、运输、贮存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水分影响.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比较新鲜周期和冻融周期胚胎移植后异位妊娠(EP)的发生率,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EP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湘雅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3年1月-2015年4月行IVF-ET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CSI-ET)治疗的移植周期3 028例,其中新鲜移植周期1 696例,发生EP 75例,冻融移植周期1 332例,发生EP 4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EP发生率,并探讨体外受精周期中发生EP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冻融周期EP发生率为3.7%,新鲜周期EP发生率为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盆腔输卵管病变、既往EP史、既往人工流产史、子宫内膜厚度及不孕类型是胚胎移植后EP发生的相关因素。结论  冻融周期胚胎移植相比于新鲜周期,其EP发生率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97.
二甲双胍对耐克罗米酚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二甲双胍对耐克罗米酚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28例耐克罗米酚PCOS患者经二甲双胍500mg每日三次治疗3个月,观察服药前后内分泌指标、体重指数(BMI)、腰臀围比值(WHR)、月经的变化及再加用克罗米酚促排卵情况.结果 二甲双胍治疗后血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比值(LH/FSH)、睾酮(T)、空腹胰岛素均显著降低(P<0.05),而BMI、WHR、空腹血糖无明显变化(P>0.05),同时二甲双胍治疗后21.43%患者月经恢复正常,再次用克罗米酚促排卵有13例有排卵,排卵率为46.43%,其中4例指导性生活后妊娠.结论 二甲双胍能改善耐克罗米酚PCO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高雄激素血症,增强耐克罗米酚患者对克罗米酚的敏感性,是目前治疗PCOS新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明STAT3在肺腺癌细胞中增殖分化、抗凋亡作用与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浓度梯度递增法诱导A549细胞株形成耐药细胞系,免疫组化及蛋白印迹法联合检测A549及耐药株中STAT3、LRP、MRP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成功诱导了A549/CARP耐药细胞株.免疫组化:A549组、A549/CARP组STAT3阳性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LRP、MRP阳性细胞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STAT3、LRP、MRP之间表达均无相关性(P>0.05).蛋白印迹:A549组、A549/CARP组均存在STAT3蛋白的表达,二者无差异性(P>0.05);STAT3、LRP、MRP之间表达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STAT3参与了肺腺癌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抗凋亡作用.并未参与介导肺腺癌的耐药;LRP、MRP均参与了诱导肺腺癌的耐药,但二者之间无相关性;LRP、MRP介导的耐药机制与STAT3信号传导途径无关;可通过破坏STAT3信号传导来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为肺癌的治疗提供了以STAT3为靶向的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调查某烧伤中心住院患者烧伤创面分泌物、工作人员手、病区环境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水平,并比较亚胺培南敏感株和耐药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用E-test试条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MIC值,用K—B纸片法测定对其他1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13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MIC50,MIC90,MICgm(MIC几何均数)分别为1.5,32,1.94μg/mL。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3.64%。亚胺培南敏感组和耐药组比较,耐药株对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较敏感株高,一般相差2倍以上。有8株菌(全部来源于严重烧伤患者)对受试的12种抗菌药物全部耐药。结论:临床细菌耐药性日益严重,应密切关注本地区甚至本病区细菌耐药性的变迁,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00.
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在现代中药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现代分子生物技术——RAPD标记及其分析方法在现代中药学中的应用和意义。方法:以国内外有代表性的论文为基础,进行整理和归纳,并列举出近年来RAPD技术在中药学方面的应用实例及成果,综述了RAPD技术在现代中药学中的应用。结果:分析了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尤其是RAPD技术的特点、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介绍了RAPD技术在中药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结论:RAPD技术在现代中药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