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4篇
内科学   14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26篇
预防医学   83篇
药学   86篇
  1篇
中国医学   60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目的:建立三金排石颗粒的定性和定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三金排石颗粒中所含的广金钱草、牛膝、益母草、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君药广金钱草的特征性成分夏佛塔苷的含量.结果:实验研究建立的薄层色谱法可鉴别出广金钱草、牛膝、益母草、甘草,阴性对照无干扰;夏佛塔苷进样量在0.09082~0.908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夏佛塔苷平均回收率为103.71%,RSD为1.01%.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可行,具有较好的专属性和准确度,可用于三金排石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2.
黄芩苷作为传统中药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安胎,止血的功效.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抗菌消炎,清除自由基,解热镇痛,调节免疫功能,保护心脑血管,保肝护肝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旨在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黄芩苷在肝保护方面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为黄芩苷临床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3.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罗格列酮治疗组(C组).监测各组大鼠血糖,第8周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12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和尿细胞间黏附分子-1(UICAM-1)排泄率,并处死大鼠留取肾脏标本用于计算肾脏肥大指数、病理学检查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结果 显示,B、C组血糖、HbA1c水平较A组均明显升高;B、C组UAER、URBP、UICAM-1排泄率和肾脏肥大指数均明显高于A组,C组较B组明显降低,且UICAM-1排泄率与UAER、URBP排泄率和肾脏肥大指数呈正相关.电镜下C组肾小球病变较B组明显减轻.B、C组大鼠肾脏ICAM-1 mRNA表达较A组均上调,而C组明显低于B组.认为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具有确切的保护作用,部分可能与其抑制肾脏ICAM-1过度表达和排泄有关.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D,25(OH)D]水平与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的关系.方法 老年T2DM患者(T2DM组)180例,根据ABI值将患者分为下肢血管病变(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组(82例),非下肢血管病变(N-PAD)组(98例),设正常对照组(50例),记录所有受试者的临床资料及检测指标.结果 T2DM组患者血清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t=-2.45,P=0.024),T2DM患者中PAD组25(OH)D水平低于N-PAD组(t=-2.19,P=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ABI值与糖尿病病程(r=-0.396,P=0.004)、收缩压(r=-0.332,P=0.016)、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r=-0.335,P=0.015)、血尿酸(r=-0.347,P=0.012)及尿白蛋白/尿肌酐比(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 ratio,ACR)(r=-0.367,P=0.008)呈负相关,与25(OH)D呈正相关(r =0.53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OR=1.145,P=0.017)、高收缩压(OR=0.972,P=0.009)、高水平HbA1c(OR=0.636,P=0.038)、高水平血尿酸(OR=0.631,P=0.033),低水平25 (OH) D(OR=2.746,P=0.009)是老年T2DM患者ABI值低于正常范围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25(OH)D水平与老年T2DM患者PAD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25.
护患难以沟通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沟通的效果直接或间接影响护理质量及护理纠纷是否被激化,本文就护患沟通的方式,沟通障碍的形式、技巧进行探讨,着眼于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的良性发展,从而预防护理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微管切割蛋白Spastin对海马神经元树突野形成的作用。 方法 把目的基因转染入原代海马神经元,用免疫荧光显示树突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受体,全细胞膜片钳检测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s)。 结果 过表达Spastin促进树突生长以及分支形成,敲减Spastin抑制树突的生长和新的分支形成,与对照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oll分析结果显示Spastin提高树突野的复杂性(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过表达Spastin促进AMPA受体GluA2亚基在树突的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敲减Spastin则抑制树突GluA2的表达(P<0.05);全细胞膜片钳检测显示,过表达Spastin神经元的mEPSCs振幅和频率均增加,敲减Spastin则使mEPSC的幅度和频率降低(P<0.05)。 结论 Spastin促进神经元树突野的形成,而且形成的树突是功能性树突。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30例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患者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小腿肌间静脉的解剖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单侧发病者以健侧为对照组。结果:观察血管内径,血栓范围,血栓回声特征及管腔血流及治疗后再通情况。30例患者经临床溶栓治疗后复查得到证实。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仅可以诊断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形成,同时可通过动态观察其演变情况,判断临床治疗效果,对指导临床用药并观察疗效具有其它影像学技术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和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NO)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8例急性脑梗死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予以常规抗脑梗死治疗,治疗组40例加用纳洛酮。动态检测治疗前后血浆ET和NO水平。结果治疗组1例(2.5%)死亡,对照组4例(10.5%)死亡,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治疗前比较,两组ET和NO治疗后同步进行性下降(P<0.05)。治疗组血浆ET和NO下降与纳洛酮早期干预正相关(P=0.78)。结论纳洛酮能缓解ET和NO在急性脑梗死时的血管作用,ET和NO水平可判断预后和判定治疗脑梗死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29.
李素梅 《职业与健康》2008,24(7):700-701
目的为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以提高产科医疗质量。方法对2001--2004年间包钢三院新生儿死亡原因进行分析,针对主要原因,实施相应干预措施。结果早产儿死亡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占50%,而影响早产儿存活的主要疾病是肺透明膜病变。2005年开始采取干预措施,促进胎肺成熟,取得明显效果,使早产儿死亡率由152.2‰下降到38.5‰。结论凡有先兆早产征象者或高危妊娠计划分娩提早终止妊娠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产前常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可明显降低早产儿与新生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0.
近几年来,在上呼吸道感染中,产生β-内酰胺酶的革兰阴性厌氧菌明显增多,此与青霉素在抗感染中的失败率增加有直接关系。这类细菌主要包括:类杆菌属、梭形杆菌属、消化道链球菌,其中产黑色素类杆菌、口腔类杆菌、梭形杆菌最重要,可引起慢性中耳炎、慢性乳突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复发性扁桃体炎和肺脓肿。这些细菌来源于正常口腔菌丛,多藏在扁桃体、舌的缝隙和齿龈下缺氧的地方,在这里,厌氧菌的数量明显多于需氧菌,两者之比1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