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4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1.
苦菊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拟苦菊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5 5例。其中 ,好转 15例 ,近愈 12例 ,无效 3例。总有效率 90 %。苦菊液灌肠疗效好 ,无痛苦、操作简单 ,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2.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迄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近年来,我们采用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小儿急性偏瘫一症,早在1897年Freud就曾对本病有过描述,但以后很少报道。尤其中医对该病的认识与证治的报道则更属罕见。本文拟对近几年收治的7例病儿进行分析,以探讨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及证治。  相似文献   
14.
围绕儿童病毒性肺炎进行文献检索,依照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写规则,完成2轮专家问卷调查和专家意见征求,最终形成《小儿病毒性肺炎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修订)》,明确指南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旨在为儿童病毒性肺炎中医临床实践、诊疗规范等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状况及中成药辨证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 019例全部监测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并应用西药和中成药辨证治疗观察。结果:1 019例患儿中合胞病毒总检出率为14.37%,腺病毒总检出率为12.75%,鼻病毒总检出率为8.96%,副流感病毒总检出率为5.99%。治疗结果显示中成药治疗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疗效优于西药。结论: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率大,中成药辨证治疗方案疗效优于利巴韦林治疗。  相似文献   
16.
赵西斌  李燕宁 《新中医》2017,49(9):107-109
目的:观察桑菊饮合止咳散加减联合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桑菊饮合止咳散加减联合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统计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肺部啰音、发热、咳嗽咯痰消失时间及病灶吸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D3、CD4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项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月,治疗组复发1例,复发率4.8%(1/21);对照组复发3例,复发率21.4%(3/14)。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菊饮合止咳散加减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能显著缓解患儿肺部啰音、发热、咳嗽咯痰等症状,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儿童血管神经性头痛,属于中医"偏头风"的范畴,主要由于感受外邪,入里内扰少阳胆经而致太少合病,少阳经气不通,以反复发作的一侧或两侧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柴胡桂枝汤功可表里双解、枢转少阳气机,且药性平和,李燕宁教授用其加减治疗儿童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最常见的肺系疾患,其病原以病毒感染居多。中成药具有服用方便、疗效好、用量少、副反应较小、易买易得等优点,故采用中成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为儿科临床经常采用的治疗手段。李燕宁教授强调中成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应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注重先证而治,并根据病情轻重、体质强弱、气候地域差异及兼夹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灵活决定用量及配伍组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发热是小儿肺炎常见的主要症状之一,对于肺炎发热患儿,李燕宁教授根据感受温热、湿热病邪之偏重,采用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方法,详审病位之深浅,细辨湿热之偏重,择遴经方验药,斟汗退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高原低氧环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人群试验采用分组调查从平原到高原地区工作的男性青年志愿者1 244人.其中A组486人,地区海拔2 260~2 800 m;B组675人,海拔3800~4 300 m;C组83人,海拔>4 500 m.对比分析各组症状反应及入住时间和海拔高度的关系.动物实验:将平原兔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A组为平原对照组,B、C、D组为平原兔在48 h内直接迁饲到海拔4 320m地区后1 d、7 d和30 d组.选高原(海拔2 260 m)兔12只随机分为E、F两组,每组6只,E组为高原对照组,F组为24 h内迁饲到海拔4 320 m后1 d.各组宰杀后取心脏及动静脉行HE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人群试验结果:B组和C组人群平均血氧饱和度值分别为88.14%和74.50%,明显低于A组.A、B、C组胸闷、气短、心悸和口唇紫绀症状阳性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入住≥1年者较初进者各症状明显减少.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物实验结果:与A组相比,B组心肌间隙增宽,内充红细胞,部分心肌浑浊肿胀,横纹消失或凝固性变,核大小不一致,间质内血管扩张充血;C、D组病变与B组相比较轻.E、F组心肌排列正常,部分心肌横纹模糊或消失,心肌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核大小一致.在D、E、F组可见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增生,静脉管壁增厚.结论 心血管系统的低氧应激性症状反应与海拔高度成正比,尤其海拔3 800 m以上地区的症状反应阳性率陡然升高,但随入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高原低氧环境可使心肌细胞形态学发生改变,与海拔及居住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