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目的探讨蒙古族高血压的家庭聚集性及遗传和环境的相对作用。方法对现场内的研究对象进行血压测量及家系调查,描绘家系谱图。用二项分布拟合优度X^2检验方法及相关分析法分析高血压的家庭聚集性及家庭内各成员间的血压相关性。结果蒙古族高血压的分布不呈二项分布,存在着家庭聚集现象;家庭各成员间血压都具有显著性相关,其中同胞问的相关系数最高,同胞间收缩压与舒张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8和0.32。按妻子年龄分层后,分析夫妻间的血压相关性,只有妻子年龄≥50岁的夫妻血压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蒙古族高血压存在着家庭聚集性,这种聚集性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42.
1985年1月~1995年1月作者治疗24例患腹股沟斜疝嵌顿的早产婴,其中16例经手术治疗,11例体重均低于正常新生儿(1500~2000克)。16例手术结果:治愈14例,死亡2例,有并发症6例。本文认为,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及围手术期注意保持良好的微循环、适宜的体温和呼吸道通畅,是提高早产婴救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3.
身高、体重、胸围是学生生长发育、营养状况评价最基本的指标[1]。其中,胸围大小是表示胸腔容积、胸部肌肉、背部肌肉的发育和皮脂蓄积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2]。蒙古族作为中国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其儿童青少年的胸围参考值的研究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蒙古族农牧民不同臀围水平和心脑血管疾病及死亡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基线于2003年6月~2004年8月在内蒙古通辽市蒙古族农牧民区建立,研究对象为所有年龄≥20岁的蒙古族居民,共计2 589人;分别在2008年、2009年和2010年进行1次随访,收集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的发生情况。采用多结局比例风险模型,以脑卒中、冠心病、死亡为多结局事件,分析基线臀围水平对多结局事件及各不同结局的HR(95%CI)值。结果随访期间心脑血管事件的累积发病率为5.64%,发病密度为787.4/10万人年,累积死亡率4.44%,死亡密度为620.2/10万人年。调整了年龄、性别、高血压家族史3个传统危险因素,多因素多结局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臀围与多结局事件的关联性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与最低分位数组相比,第2、3、4四分位数组的HR(95%CI)值分别为0.64(0.45~0.91)、0.75(0.53~1.04)、0.65(0.46~0.92)。结论较大的臀围可以降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及死亡的风险。  相似文献   
45.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可塑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对76例(82足)复杂跟骨关节内骨折行切开复位可塑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39足予自体髂骨植骨。结果76例均获随访,时间12-35(22.3±3.7)个月。B hler角术前9.3°±3.2°,术后恢复到26.7°±6.8°;Gissane角术前101.6°±13.3°,术后恢复到120.1°±14.2°。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优39足,良31足,可8足,差4足。结论切开复位可塑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的跟骨关节内骨折,固定牢固,能早期功能锻炼,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体质指数(BMI)与腰臀比(WHR)对蒙古族高血压交互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对数线性模型方法对2589名蒙古族人BMI、WHR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体质指数(BMI)<24、24~和28~各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32.10%,47.42%和64.57%.腰臀比(WHR)<0.8、0.8~和0.9~各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1.19%,32.90%和54.02%.蒙古族人群的BMI和wHR均与高血压关联密切(P<0.001);性别、BMI、WHR均独立作用于高血压,BMI和WHR之间的交互效应与高血压无关联.结论 BMI和WHR是蒙古族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7.
背景:胰岛素抵抗可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但不同种族人群中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的关系不一致。目的:分析蒙古族人群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的关系。设计:现况调查。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教研室。对象:2001年6月在现况调查基础上,选择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血压正常者,均为蒙古族,进一步核实并测量血压,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纳入本调查,排除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入选对象共232人,年龄30~60岁。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5人、血压正常者117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标准化方法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和臀围,腰臀比即腰围/臀围。体质量指数<24kg/m2或腰臀比<0.9,即体质量或体型偏于正常。应用血糖仪测定血糖,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素和C-肽,胰岛素抵抗程度以胰岛素敏感指数来评价,胰岛素敏感指数=-ln眼血糖穴mmol/L雪×胰岛素穴mU/L雪演。考虑到体质量指数和腰臀比对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影响,将体质量指数穴≥24kg/m2和<24kg/m2雪、腰臀比穴≥0.9和<0.9雪分层后,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观察指标:两组调查对象的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纳入调查对象232人,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两组调查对象胰岛素敏感指数比较:高血压组的胰岛素敏感指数略低于血压正常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眼-3.56±0.27,-3.50±0.20(P>0.05)演。②按体质量指数和腰臀比分层后两组调查对象胰岛素敏感指数比较:当体质量指数<24时,高血压组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低于血压正常组眼-3.56±0.27,-3.48±0.17(F=5.037熏P<0.05)演;当腰臀比<0.9时,高血压组的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低于血压正常组眼-3.57±0.27,-3.49±0.20(F=4.537熏P<0.05)演。结论:在蒙古族非肥胖人群中,胰岛素抵抗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48.
背景有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已有报道,但在蒙古族人群中尚不十分清楚.蒙古族是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的民族,因此有必要探讨蒙古族人群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目的探讨蒙古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设计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地点和对象选择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朝鲁吐苏木作为本研究现场,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在此长期居住的蒙古族居民.共获得有高血压家族史的高血压者51例、血压正常者32例和没有高血压家族史的高血压者64例、血压正常者85例.干预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的插入/缺失多态性.主要观察指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多态性基因型频率和I、D等位基因频率.结果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的三种基因型(II,ID,DD)在4组人群间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在4组人群中均表现出ID基因型频率最高,其次为Ⅱ基因型,DD基因型频率最低.I,D等位基因在4组人群间的分布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在4组人群中I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D等位基因频率.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I/D多态性与蒙古族高血压的发生无关联.  相似文献   
49.
43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 搪塞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43例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Schatzker分类Ⅱ类。Ⅲ型者同时予以植骨。结果 35例随访10 ̄35个月,平均19个月。 Merchant评分标准,优良率82.9%。结论对移位的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Ⅱ型和Ⅲ型患者应予植骨。  相似文献   
50.
C-反应蛋白及心血管危险因素对高血压交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的关系以及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对高血压的影响.方法 在蒙古族高血压现况调查基础上,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年龄≥30岁的高血压患者767人,对照762例,进行有关危险因素分析和身体指标的测量,采集血标本并进行血脂、血糖、胰岛素和C-反应蛋白含量检测.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病例组C-反应蛋白含量为(2.10±0.83)mg/L,高于对照组的(1.80±0.7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照C-反应蛋白含量将研究对象等分为<1.40,1.40~1.83,1.84~2.53.≥2.54 mg/L 4组,以C-反应蛋白含量最低组作为参照,调整其他因素影响后,其他3组由低到高与高血压关联的OR值分别为1.144(95%CI=0.840~1.559),1.330(95%CI=0.970~1.824)和1.556(95%C/=1.116~2.172).存在高血压的患病危险随着C-反应蛋白升高而增高的趋势(χMH2=7.397,P=0.007).调整其他因素的影响后,吸烟、胰岛素抵抗与C-反应蛋白高含量的联合作用对高血压有正相加交互作用,交互效应超额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799(P<0.01)和0.651(P<0.05).结论 C-反应蛋白水平与高血压患病危险相关联;吸烟、胰岛素抵抗与C-反应蛋白高含量对高血压的患病危险有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