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32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目的 建立基于位移控制的C57/6J小鼠C5脊髓半侧挫伤模型,观察其脊髓组织学改变。 方法 C57BL/6小鼠在麻醉状态下行C5左侧椎板切除术,打击头(直径0.75 mm)对准C5左侧,由电磁伺服材料试验机驱动挫伤脊髓,设定打击位移0.9 mm,打击速度50 mm/s。损伤后1周脊髓标本取材,EC染色,作组织学定量分析。 结果 打击参数结果稳定性与重复性良好。打击位移、打击速度和打击力分别为(0.880±0.035)mm、(48.146±4.367)mm/s、(0.407±0.129)N,损伤中心的脊髓组织学表现为:伤侧脊髓有明显的出血及正常组织结构破坏,脊髓背侧束、脊髓后角和部分前角有破坏;健侧脊髓结构基本保持完整。计算损伤中心平面的残存灰质比例、残存白质比例及损伤面积比例分别为(19±7)%、(88±9)%及(28±4)%。 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小鼠颈脊髓半侧挫伤模型,此模型具有重复性较好的力学参数,表现出典型的单侧颈脊髓损伤的组织学特征,可为脊髓损伤分子机制和治疗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曲尼司特对松木屑烟雾致大鼠肺组织损伤后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为曲尼司特防治松木屑烟雾吸入性损伤致肺组织胶原沉积乃至纤维化提供可行性。 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对照组、治疗组、盐水组,每组18只。对照组、治疗组和盐水组大鼠吸入松木屑烟雾共15 min(每间隔5 min吸烟1次,每次5 min,共吸烟雾3次),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治疗,治疗组和盐水组于吸入烟雾后6 h,分别每天经腹腔注射1次曲尼司特(200 mg·kg-1)和0.9%氯化钠溶液0.5 mL,正常组大鼠不予致伤、治疗。伤后7、14、28 d,各组取肺组织行苏木精-伊红、Masson染色,并行组织病理评分和计算胶原沉积率(CVF),碱水解法测定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 结果(1)苏木精-伊红染色:松木屑烟致伤后7 d,对照组和盐水组大鼠肺组织中均可见不同程度炎性细胞浸润、充血、肺间质水肿,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增加、出血增多,肺间隔逐渐增宽。伤后7、14、28 d,治疗组肺组织病理评分[(2.60±0.63)、(4.05±0.20)、(3.80±0.23)分]分别低于对照组[(3.20±0.28)、(5.00±0.40)、(8.48±0.51)分]和盐水组[(3.20±0.16)、(5.20±0.33)、(8.20±0.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32、-1.837、-4.025、-5.745、-16.673、-15.556, P<0.05),除伤后7 d,治疗组与正常组[(2.20±0.23)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8, P>0.05),伤后14、28 d,治疗组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38、9.798, P<0.05);(2)胶原沉积:伤后7 d,对照组和盐水组大鼠小气道周围胶原纤维沉积增加,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肺间质逐渐出现大面积的胶原沉积。伤后7、14、28 d,治疗组的CVF[(5.22±0.26)%、(6.66±0.59)%、(4.86±0.44)%]均低于对照组[(6.21±0.31)%、(11.64±0.39)%、(36.17±2.24)%]和盐水组[(6.20±0.56)%、(11.11±1.01)%、(33.72±4.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93、-3.170、-8.476、-10.184、-27.491、-13.014,P<0.05),且除伤后28 d,治疗组CVF与正常组[(4.54±0.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860, P>0.05),伤后7、14 d的治疗组均高于正常组[(4.54±0.23)%、(4.54±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75、6.646, P<0.05);(3)HYP表达:伤后7、14 d,治疗组[(0.77±0.01)、(0.97±0.01) μg/mL]、对照组[(0.93±0.01)、(1.27±0.18) μg/mL]和盐水组[(0.92±0.01)、(1.23±0.16) μg/mL]大鼠肺组织中HYP表达均高于正常组[(0.66±0.06)、(0.66±0.06)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19、9.134、8.918、10.739、6.309、6.652,P<0.05),且伤后14、28 d治疗组[(0.97±0.01)、(0.83±0.02) μ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27±0.18)、(1.43±0.16) μg/mL]和盐水组[(1.23±0.16)、(1.42±0.15) 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32、-3.230、-7.699、-7.913,P<0.05),伤后28 d,治疗组[(0.83±0.02) μg/mL]与正常组[(0.66±0.06) μg/mL]低于对照组[(1.43±0.16) μg/mL]和盐水组[(1.42±0.15) 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99、-7.913、-9.326、-9.564, P<0.05),且治疗组与正常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5.720, P>0.05)。 结论曲尼司特减轻了松木屑烟雾吸入性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减少胶原沉积和HYP的表达。  相似文献   
93.
B-D试验阴性后出现灭菌器密封不良现象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日B—D试验阴性后出现灭菌器密封不良现象,应引起使用和维护人员高度重视。方法 B—D试验。结果 在1728次B—D试验阴性中,出现4次阴性后密封不良现象。结论 使用和维保人员不可过分相信每日的B—D测试,而应加强对灭菌器的工艺流程监测及日常维护,并提高消毒员责任心。  相似文献   
94.
1病例资料患者,男,74岁。于入院前20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呈阵发性刺激性连声咳,咳黄色黏痰,量少,不易咳出,伴气促,当地医院就诊,经抗感染治疗后未见明显缓解,收住入院。既往史:患者3月前因“脑梗塞”于外院住院治疗后好转出院,遗留右侧肢体无力症状;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0余年。  相似文献   
95.
熊菲  李榕  魏娴  李富业  刘继文 《职业与健康》2014,(19):2716-2718
目的了解消防官兵工作倦怠现状,为制定预防消防官兵工作倦怠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消防总队所有正在服役的消防官兵共2 112名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工作倦怠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消防官兵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的检出率分别是12.38%,26.74%和43.94%。零度、轻度、中度和重度工作倦怠的检出率分别是40.00%、40.26%、16.48%和3.26%。2对不同组别调查对象的情感耗竭、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和工作倦怠得分进行分析,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消防官兵轻度、中度倦怠人数较多,应尽早进行健康教育,预防工作倦怠情况加重。2工作倦怠情况较为严重的是低教育程度、低收入、低军衔、军龄小和工作性质为灭火的消防官兵。  相似文献   
96.
注册型临床试验以药物临床试验为主,指在人体进行的药物系统性研究,以研究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医疗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非注册型的临床试验指由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不是以盈利或药品注册为目的,而是以学术或医疗保健目的为主,由医务人员发起,更加贴近患者的临床需求。本文从机构、伦理、研究者、申办者和临床监察员5个方面分析比较注册型与非注册型临床试验的管理模式,为我国临床试验管理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98.
99.
目的:探讨在全麻诱导期应用不同药物配伍对异丙酚注射痛和芬太尼诱导的呛咳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8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6组(n=30)。D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均泵注0.2μg·kg-1右美托咪定10 min,泵注结束后,D1组:2 s内静脉推注芬太尼4μg·kg-1,2 min后予异丙酚2.0 mg·kg-1;D2组:2 s内静脉推注芬太尼2μg·kg-1,2 min后予异丙酚2.0 mg·kg-1,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再给予芬太尼2μg·kg-1;D3组:给予异丙酚2.0 mg·kg-1,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再2 s内快速静脉推注芬太尼4μg·kg-1。M组患者均静脉给予咪唑安定0.06 mg·kg-1,1 min后M1组:2 s内快速静脉推注芬太尼4μg·kg-1,2 min后予异丙酚2.0 mg·kg-1;M2组:2s内快速静脉推注芬太尼2μg·kg-1,2 min后予异丙酚2.0 mg·kg-1,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再给予芬太尼2μg·kg-1;M3组:给予异丙酚2.0 mg·kg-1,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再2 s内快速静脉推注芬太尼4μg·kg-1。6组患者丙泊酚给药速度均为4 mg.s-1,均予维库溴胺0.1 mg·kg-1行快速静脉诱导、气管插管。记录第1次芬太尼注射后1 min内患者的呛咳反应发生情况和程度以及丙泊酚注射过程中的疼痛发生情况,记录开始静注右美托咪定至气管插管后3分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不良心血管反应事件。结果:D1~D3组以及M1~M3组患者呛咳的发生率分别为23.3%、20%、20%、60%、50%和43.3%,呛咳程度(中重度呛咳总发生率)分别为13.3%、10%、10%、46.7%、36.7%、和30%。D组各组的呛咳发生率和程度明显低于M组各组(P<0.01),D组各组间、M组各组间患者呛咳的发生率和呛咳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1~D3组以及M1~M3组异丙酚注射痛的发生率分别为6.7%、36.7%、60%、6.7%、33.3%和60%;D1组和M1组异丙酚注射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1)。结论:0.2μg·kg-1的右美托咪定和4μg·kg-1的芬太尼的使用能有效减少全麻诱导时产生的芬太尼呛咳反应和异丙酚注射痛。  相似文献   
100.
一、脂联素的结构及受体 1.脂联素基因学和蛋白质结构:人类脂联素基因的编码基因为apMl,位于染色体3q27上,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