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76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发病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索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及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74例急性AA患者与55例正常人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中30例接受ATG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急性AA组的总T淋巴细胞、总B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较正常组高,而CD56+、CD3+DR+百分比均较正常组低.ATG治疗有效患者(24例)治疗后CD8+、CD56+、CD3+DR+百分比增加,CD4+、CD4+/CD8+百分比下降.结论 与慢性AA的发病机制不同.急性AA 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异常升高.推断CD4+T淋巴细胞可能主要分化为Th1细胞.起抑制造血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就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在70余年临床实践基础上,先后针对流行性出血热提出"三毒论"、病毒感染性高热"到气就可气营两清论"、病毒性肝炎"湿热毒瘀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新感引动伏邪论"及甲型H1N1流感重在"芳化宣透,分层预防论"等学术思想进行了探讨,对周仲瑛教授关于病毒感染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感染性高热、病毒性肝炎)的理论认识、临证经验及防治规律进行了系统概括,强调中医对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并不单纯针对病毒,而是更重视人体整体机能的调整及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优势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兰承祥  李柳 《江西中医药》2011,42(11):14-16
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教授是当代著名中医临床大家、国医大师,在临床上诊治了大量的癌症患者,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周师临证揣摩,稍有心得。现就周师辨治癌症4则简述如下。1病因病机癌症的病因既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及禀赋不足,亦有发病后体内的病理产物作为第二病因,如毒、瘀、热、痰、湿等对人体的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4例慢性AA患者的外周血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3(IL-3)、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结果 AA患者肾阴虚型和肾阳虚型与细胞分子的关系分析,IL-2在肾阳虚组中明显升高,在肾阴虚证中明显降低(P=0.008)。中医证型与观察指标分层讨论中显示,肾阳虚型和肾阴虚型在细胞因子的变化上有明显不同,这可能进一步说明包括IFN-γ、TNF-α、IL-2、IL-3、IL-10和TGF-β在内的多种细因子与中医辨证的内在关系,虽然不是所有的一一对等,但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中医证型与IFN-γ、TNF-α、IL-2、IL-3、IL-10和TGF-β存在明显相关性,IFN-γ、TNF-α、IL-2、IL-3、IL-10和TGF-β可能作为中医辨证的客观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急性白血病合并骨髓坏死病例很少见,我院曾遇两例,现介绍如下:例1:女患,5岁,苗族,病历号43282。因间歇性发热三个月,伴关节游走疼痛一个月,于1991年6月10日住我院儿科。患儿贫血貌,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颈部及腹股沟可触及两枚淋巴结如黄豆及绿豆大小、活动,无粘连,无压痛。心率165次/分,肺(一),肝肋下2cm,脾末及。左踝关节微肿,不红。肘、腕、膝、尾骨等关节均轻度疼痛,跛行。查血:WBC 8×10~9/L,Hh 82g/L,pLt 115×10~9/L。以贫血待查收住院。入院后查血涂片分类:中幼粒0.02,晚幼粒0.01,杆状0.06,分叶0.30,嗜酸0.02,淋巴0.51,单核0.05,原始细胞0.05,晚幼红细胞0.03/100个白细胞中。胸片:双肺及心、双膈均未见异常。右肱骨及骨盆象均未见异常。B 超示肝肿大。类风湿因子(一)。随即行左髂后上棘骨髓  相似文献   
16.
麻柔老师认为,名老中医是一个时期中医药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的主要体现者、继承者和发扬者,是中医药事业的宝贵财富。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加速培养当代名医,已经成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麻柔老师提出中医传承人才需要具备的4点具体要求:(1)熟读经典,夯实基础;(2)勤求博采,兼容并包;(3)术有专攻,拜谒名师;(4)临证体会,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7.
周仲瑛教授应用复法大方治疗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仲瑛教授治疗恶性肿瘤,以其在救治流行性出血热的过程中形成的"瘀热"学说,拓展应用到实体恶性肿瘤的论治上。原发性肝癌术后或仅进行了化疗、动脉栓塞术、射频消融术等辅助性或姑息性治疗后,周教授应用以清解药物和益气养阴药物为主组成的大复方继续干预,有较好的临床获益。周教授认为,在肝癌的全程中始终存在正邪交争和虚实的消长变化,邪毒、瘀热、结滞和正虚是主要病理特点。清解邪毒、散瘀清热、软坚化积、疏通瘀滞和扶正补虚是治疗肝癌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8.
背景:传统的细胞冻存多采用4,-20℃放置的阶梯式降温方法,程序复杂且浪费时间。目的:比较传统法与改良冻存法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效果。方法:将常规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用胰酶消化后,用配置好的冻存液(10%二甲基亚砜、体积分数60%胎牛血清、30%DMEM无血清培养基)调整浓度,将细胞悬液吸入冻存管,分组干预:实验组以纱布包裹,并直接投入-80℃冰箱;对照组按常规冻存法,4℃冰箱和-20℃冰箱分别预冷30min和1h后放入-80℃冰箱。1个月后快速复苏冻存细胞。结果与结论:复苏后实验组细胞存活率及生长曲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复苏后实验组细胞贴壁率、形态学变化及增殖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改良的纱布包裹法优于传统的细胞冻存法,且更加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名老中医治疗肺癌的临床病案数据,探索运用复杂网络模型发现病机与中医用药规律。方法 基于1090条包含病机、处方的肺癌病案有效诊疗数据,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兼顾方剂和中药属性信息,构建中药带权网络,依据节点重要性挖掘核心病机的核心中药。结果 针对气阴两虚、痰瘀郁肺、癌毒走注、痰瘀郁毒、热毒痰瘀阻肺以及热毒痰瘀互结六个病机,在包含401个中药节点的中药带权网络范围内找出各自对应的核心药物。结论 复杂网络模型可以直观展示病机与药物间的联系,为进一步深化中医对肺癌的理论认识,传承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口服青黄散与低强度化疗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生存情况.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接受治疗的42例老年AML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例接受口服青黄散治疗(青黄散组),22例接受低强度化疗(低强度化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低强度化疗组和青黄散组中位生存期(13.0个月比13.5个月,x2=0.096,P=0.757)、1年生存率(59.1%比70.0%,x 2=0.543,P=0.461)、2年生存率(13.6%比15.0%,x 2=0.016,P>0.05)、3年生存率(4.6%比5.0%,x2=0.005,P>0.0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层分析显示,低强度化疗组和青黄散组年龄≥75岁(12个月比12.5个月,x 2=1.317,P=0.251)、体能状况评分>2分(12个月比12个月,x2=0.834,P=0.361)、继发AML(10个月比14个月,x2=1.552,P=0.213)、造血干细胞移植合并疾病指数>2(12个月比13个月,x2=1.726,P=0.189)以及差的遗传学特征(12个月比8个月,x2=0.479,P=0.489)患者中位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口服青黄散与低强度化疗治疗老年AML患者的生存期相似.不愿接受低强度化疗的老年AML患者,尤其75岁以上患者,可以选择口服青黄散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