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6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目的:探讨经鼻和经口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一次性附有低压高容气囊的气管插管,对107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插管,经鼻与经口明视插管或肓插管,并进行两种插管方法的比较。结果:经鼻插管62例次,经口插管54例次(共116例次);留管时间:经鼻插管平均11.8天,经口插管平均6.6天,两组比较P<0.005;气管切开率;经鼻插管组为12.9%,显著低于经口插管组42.6%(P<0.001);而拔管率经鼻插管组为59.7%,则明显高于经口插管组40.7%(P<0.005)。结论:经鼻气管留管时间较长、并发症少等优点,可避免或减少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接受EBUS-TBNA检查,其评价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在肺癌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7月至2010年3月,128例肺癌患者中男102例,女26例,年龄37 -85岁,平均60.1岁.胸部CT或PET/CT影像学检查均提示肺癌并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未除外转移.回顾分析其临床影像学与内镜超声的表现及穿刺活检的结果.结果 128例内镜超声均可见肺门或纵隔多组肿大的淋巴结,短径6~16 mm,平均12.3 mm.成功穿刺189组淋巴结,过程顺利,无并发症发生.EBUS-TBNA准确率98.53%,灵敏度98.50%,特异度100%.结论EBUS-TBNA作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活检的一种新手段,创伤小,并发症少,准确性高,在肺癌分期的应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中国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K-Ras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8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81例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应用扩增突变阻滞系统(ARMS)检测其癌组织中EGFR基因18、19、20、21外显子共21个点突变和K-Ras基因12、13密码子共6个点突变,分析其突变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21例(5.5%)存在K-Ras基因突变,其中20例12密码子,1例13密码子Asp突变;146例(38.3%)存在EGFR突变,其中4例18外显子突变(G719S),52例19号外显子序列缺失突变,3例20外显子序列缺失突变,85例21外显子突变(81例L858R,4例L861Q),2例双突变。男性患者K-Ras基因突变率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 vs. 2.5%, P=0.018)。EGFR基因突变与性别、吸烟史、临床分期、全身转移、病理类型均有关(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理类型和性别与EGFR基因突变密切相关。结论 中国NSCLC患者中EGFR突变常见,该突变与腺癌有关;K-Ras基因突变率较低,多见于男性,其他相关因素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4.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OCT)是一种特殊光成像技术, 距今已有30余年的历史, 因其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等特点, 被誉为"光学活检"。气道内OCT也有20余年的研究历史, 研究者在气道内成像方法上进行了相关探索和改进, 主要集中在拓展成像部位和丰富成像内容两个方面。在拓展成像部位方面, 已覆盖第0级至第9级支气管;在丰富成像内容上, 可额外对气道壁血管、气道内平滑肌、纤维组织和气道顺应性评估。在各类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本文主要就气道内OCT在成像部位和成像内容上的探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全身静脉麻醉气管插管接常频通气和插入硬质支气管镜接高频通气下对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TBCB)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TBCB的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麻醉插管通气方式的不同随机分成气管插管接常频通气(TI-CV)组和硬质支气管镜(RB-HFV)组,比较不同麻醉通气插管方式下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总麻醉时间、术中血压、心率波动情况以及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共65例ILD患者入选,TI-CV组33例,RB-HFV组32例,平均年龄分别为(48.0±15.0)和(48.8±10.8)岁(P=0.803)。两组患者术前体重指数、肺功能(FEV1、FVC、FEV1/FVC、DLCO)、动脉血气(pH、PaO2、PaCO2)以及心率、平均动脉压(MAP)等基础指标均无显著差异。TI-CV组和RB-HFV组术后5min动脉血pH分别为7.34±0.06和7.26±0.06,PaCO2分别为(48.82±9.53)和(62.76±9.80)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毕时TI-CV组和RB-HFV组患者动脉血pH分别为7.33±0.06和7.21±0.08,PaCO2分别为(48.91±10.49)和(70.93±14.83)mmHg,心率分别为(79.6±21.1)和(93.8±18.7)次/min,MAP分别为(72.15±13.03)和(82.63±15.65)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I-CV组和RB-HFV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无显著差异,麻醉总时间为(47.4±8.8)和(53.3±11.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术后麻醉完全复苏拔管5min后动脉血气(pH、PaO2、PaCO2)以及心率、MAP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全身静脉麻醉气管插管接常频通气下TBCB较插入硬质支气管镜接高频通气下TBCB更有利于保持术中有效通气,维持心率以及MAP的稳定,建议对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采用全身静脉麻醉气管插管接常频通气下行TBCB更有利于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小剂量地塞米松、丹参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抽出12只,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作为正常对照),剩余36只经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12只(作为阴性对照),小剂量地塞米松和丹参治疗组12只(作为阳性对照),小剂量地塞米松、丹参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组12只(作为实验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以上各组动物在第28天处死,对苏木精伊红染色(HE)肺组织病理结果 行半定量评价,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BALF中IFN-γ,TNF-α的含量.结果 ①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肺纤维化程度和范围均减轻,差异有显著性(P<0.05),28 d BALF中IFN-γ的含量均升高,TNF-α的含量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肺纤维化程度和范围未见明显减轻,28 d BALF中IFN-γ和TNF-α的含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①小剂量地塞米松、丹参对纤维化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增加IFN-γ的含量和降低TNF-α的含量有关;②N-乙酰半胱氨酸不能增强地塞米松和丹参治疗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百令胶囊的药理作用及其在肺部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许惠娟  李时悦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20):2777-2781
冬虫夏草是我国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传统益肺肾、补精髓药用真菌,产量有限,不能被广泛应用。国内采用人工培养真菌菌种发酵而得到的冬虫夏草"百令胶囊",为冬虫夏草无性型中华束丝孢,与天然虫草有相似的化学成分。近年来报道百令胶囊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氧化、抗纤维化、保护肾功能、抗肿瘤、抗炎等作用,对肾脏、肺脏、肝脏等脏器有保护作用。其中,百令胶囊在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支气管哮喘等)的作用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28.
汪金林  李时悦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0):1579-1582
支气管镜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重要的检查手段,但由于气道表面以及管壁的限制,对于管壁内以及纵隔病变,医生只能通过观察支气管黏膜改变、管腔狭窄、管壁压迹等间接征象作出判断。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使得微型超声探头可以经支气管镜的操作通道进入气道,使得腔内超声的应用  相似文献   
29.
介入呼吸病学是现代呼吸病学的一个分支,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介入诊疗方法已经逐渐应用于一些传统疾病,如COPD、支气管哮喘、恶性肿瘤等。介入呼吸病学逐渐发展为一个成熟的亚专科,其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范围和治疗有效性也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本文就2015-2016年介入呼吸病学在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诊疗方面的新进展和最新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调查尼古丁依赖症相关性疾病的新知识点对广州地区三级医院呼吸内科医师临床戒烟实践的影响。方法 2011年7-8月使用统一问卷对广州地区34所三级医院呼吸内科医师整群抽样做横断面调查,问卷回收率为92.2%。结果 354名呼吸内科医师对尼古丁依赖症的平均知晓率为63。8%,平均参与率为64.5%。按1、2、3级医院分层分析,平均知晓率分别为44.9%、55.1%、87.0%,1级与3级、2级与3级医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影响知晓率积分的因素与医院级别有关(OR=1.732,95%CI:1.072—2.797,P<0.05)。1、2、3级医院医师戒烟参与率分别为47.6%、45.5%、92.0%,1级与3级、2级与3级医院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R=3.044(95%CI:1.576。5.881,P=0.001)和OR=4.251(95%CI:1.460~12.380,P=0.008)。对于了解“吸烟可影响支气管哮喘糖皮质激素疗效”等新知识点,1、2级医院均低于3级医院(PP<0.001)。对处方戒烟药物的知晓程度,1、2级医院低于3级医院。结论广州地区三级医院呼吸内科医师,对尼古丁依赖症及吸烟相关疾病新知识点的知晓率和劝诫参与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级医院的医师劝诫教育均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