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74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59篇
  1篇
中国医学   108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目的:将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与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bFGF)的C端连接,构建出既可与肝素结合,又具有促进细胞生长活性的融合蛋白,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方法:将PCR扩增hEGF全基因与PCR扩增hbFGF5端的231bp的片段连接,克隆到表达载体pJN,构建出含融合基因的表达质粒pJRH。将pJRH转化BL21(DE3)表达菌株,获得融合蛋白的表达菌株pJRH(BL)。Westernblot检测表达产物免疫学活性。表达产物上肝素亲和柱和分子筛进行纯化。结果:融合蛋白表达产量为30%,融合蛋白不仅能与肝素结合,而且具有促细胞增殖的活性。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融合蛋白有EGF的免疫活性。融合蛋白的等电点为5.2。结论:本研究构建了一个hEGF和hbFGF的C端的融合蛋白,该蛋白基本保持了两者原有的生物活性。作为一个新的活性因子,本研究为探讨活性因子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 matrix,ECM)成份的降解被认为是肿瘤侵蚀和转移开始的信号及重要途径。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ctalloproleinase,MMPs)及其组织抑制物(tissucinhibitor of metallopfotcmasc,T1MPs)在这一过程的代谢平衡调节中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患者急性视神经病变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患者急性视神经病变的方法。方法 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应用了醒脑静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或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静脉滴注治疗;并用了内服自拟中药方和眼部电控地塞米松离子导入疗法。观察了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视觉诱发电位、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视野方面的变化。结果 接受治疗的患者共有ll例(20只眼),治愈10例(17只眼);好转2例(3只眼)。结论 中西医综合方法治疗糖尿病患者急性视神经病变具有缩短疗程、皮质类固醇用量少及未发现全身不良反应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眼部电控药物离子导入是利用直流电场 (或低频脉冲电场 )作用和电荷同性相斥 ,异性相吸的特性 ,使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药物离子、带电胶体微粒经过眼睑皮肤、角膜进入眼内 ,达到治疗眼病的目的〔1〕。我科近年开展眼部电控药物离子导入配合治疗多种眼病 ,效果满意。在治疗护理过程中 ,我们注意规范治疗操作的程序、适应证、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其对策等 ,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小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是本院眼科病区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12月住院期间接受眼部电控药物离子导入治疗的患者 ,共 94例 13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误诊原因 ,提高对其临床表现的认识 ,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 34例多发性骨髓瘤误诊经过。结果  18例误诊为腰肌劳损、老年人退行性骨质增生、风湿性关节炎 ,5例误诊为冠心病 ,3例上呼吸道感染、肺炎 ,4例误诊为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 ,3例误诊为缺铁性贫血 ,1例误诊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结论 由于浆细胞侵犯骨髓部位不同 ,致使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故凡具有药物不能抑制的骨关节疼痛 ,不明原因的中老年人贫血、血沉加快、蛋白尿、高钙血症、反复发生的感染等均应作必要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及SPECT全身骨扫描 ,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16.
内障丸防治D-半乳糖白内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内障丸对D-半乳糖性白内障的防治作用。方法:将60只3~4周龄SD大鼠分为5组,分别用蒸馏水、维生素E生理盐水混悬液及中、高剂量内障丸水煎剂灌胃,对照观察注射55%D-半乳糖后大鼠晶状体混浊的发生时间与程度,血清及晶状体SOD、MDA含量。结果:中药组及维生素E组大鼠的白内障发生发展速度较模型组缓慢(P<0.05),各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及晶状体的SOD、MDA含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障丸通过改善大鼠体内的抗氧化系统功能,能够延缓大鼠D-半乳糖性白内障的发生和减轻其白内障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 梁某,女性, 60岁.患者 2004年 3月 5日晚右眼视力突然下降至眼前手动,先后到两所三级甲等医院眼科诊治,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提示右眼臂-视网膜循环时间 18.15s; OCT显示黄斑部视网膜水肿;图形视觉诱电位 P100潜时延长,振幅下降.  相似文献   
1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兔房水中丹参素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兔房水中丹参素含量的方法,了解兔眼丹参注射液直流电离子导入后房水中丹参素的吸收情况.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Hypersil Division ODS C18分析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水-甲醇(95∶5),1000 mL中含十二烷基磺酸钠1 g,磷酸二氢钠0.6 g,冰醋酸2 mL;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1 nm;柱温为35℃.结果:在0.52~8.32 mg·L-1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最低检测浓度为0.05 mg·L-1;平均回收率为93.42%;日内和日间RSD均<10%.结论:建立了特异,简便,灵敏的HPLC检测法,为进一步研究探讨丹参素在眼内作用的机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患者,女,48岁,37kg,入院诊断:子宫肌瘤、贫血,拟在全麻下行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既往"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30余年。查体:颈椎后仰10°,张口度一横指,双侧手、肘、肩、髋、膝、足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畸形及活动受限。实验室检查:Hb 97g/L,Hct 0.30。麻醉诱导:静注咪达唑仑1mg,舒芬太尼20μg,顺式阿曲库铵10mg,血浆靶控丙泊酚3μg/ml。面罩通气正常,采用视频喉镜插管时,因张口度小喉镜无法插入,3号喉罩也插入困难,继续面罩通气,经3次应用光棒引导插管均失败,遂改用纤支镜引导插管,发现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通窍化瘀法对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和视神经放射性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模型组与实验组均采用放射线照射3周,每周1次;实验组于放射照射前2周开始每日腹腔内注射黄芪注射液(剂量为4.0 g/kg)、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剂量为15 mg/kg)和醒脑静注射液(剂量为2.5 mL/kg),空白组和模型组每日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各组放射照射前、照射后1 d、2周、4周及6周大鼠静脉血内皮素-1(ET-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浓度,分析其动态变化和组间差异。于照射后2、4、6周分别取材进行视神经透射电镜检查,观察视神经轴索脱髓鞘病变程度,并计算和比较各组视神经脱髓鞘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放射照射后模型组静脉血ET-1、 vWF浓度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于照射后4周达到峰值;与模型组比较,照射2周后实验组静脉血ET-1、 vWF浓度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放射照射后2、4、6周模型组视神经脱髓鞘率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实验组比较视神经脱髓鞘率在照射后2、4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后6周实验组视神经脱髓鞘率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化瘀法预防性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放射性视网膜视神经损伤模型大鼠静脉血ET-1、 vWF浓度,减轻放射线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的损伤,并对放射性视神经损伤后期轴索脱髓鞘改变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