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唐梅英  李国霞 《江苏医药》1995,21(3):203-203
本文探讨了三种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体重增长及疾病发生的关系,兹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对象:儿保门诊接受定期体检的婴儿。调查496例顺产婴儿中,母乳喂养201例(40.5%),人工喂养113例(22.8%),混合喂养182例(367%)。二、方法:婴儿4个月,6个月测量体重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扶肾降浊方、蚓激酶及联合用药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prauge-Dawley(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扶肾降浊方组、蚓激酶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12只,术后第2天开始,每天给药1次,扶肾降浊方灌胃给药:29g/(kg·d),蚓激酶腹腔注射给药:36万U/(kg·d),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于第7、14天剖杀。HE和Masson染色评价纤维化改变;RNA测序(RNA-seq)检测第7天模型组和治疗组的基因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第7、14天肾脏中纤维化标志蛋白[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Collagen-1、纤连蛋白(Fibronectin)]、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标志蛋白(E-cad、-SMA、Vimentin)、Flna、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蛋白水平。结果:病理显示造模7天后肾脏出现明显纤维化改变(P<0.01),随造模时延长而加重(P<0.01);扶肾降浊方、蚓激酶及联合用药对纤维化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或P<0.01),第7天,扶肾降浊方较蚓激酶作用更为明显(P<0.01);第14天,蚓激酶较扶肾降浊方作用更为明显(P<0.05),两个时期均以联合用药效果最佳。同时,造模后肾脏中的纤维化和EMT标志蛋白显著升高(均P<0.01),扶肾降浊方、蚓激酶及联合用药对纤维化和EMT标志蛋白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或P<0.01),第7天,扶肾降浊方较蚓激酶作用更为明显(P<0.05或P<0.01);第14天,蚓激酶较扶肾降浊方作用更为明显(P<0.05或P<0.01),两个时期均以联合用药作用最明显(P<0.05或P<0.01)。机制上,第7、14天,造模后各组Flna和p-ERK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均P<0.01),扶肾降浊方、蚓激酶及联合用药均可抑制Flna和p-ERK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扶肾降浊方、蚓激酶及联合用药均能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病变早期应用扶肾降浊方效果优于蚓激酶且联合用药优于单独用药,其共同机制可能通过抑制Flna基因及ERK的磷酸化,抑制表型转化,减少细胞外基质的产生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扶肾降浊方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生化指标,肾组织形态及纤维化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Ⅰ型胶原(ColⅠ)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在系膜增生性肾炎(Ms PGN)的基础上,延长造模至12周,使其自然发展成肾间质纤维化模型,2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扶肾降浊方中药组、贝那普利西药组,分别检测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测定24 h蛋白尿,在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切片病理改变,运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肾组织切片中TGF-β1,HGF,ColⅠ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通过对大鼠血清BUN,SCr,24 h蛋白尿定量的检测和肾组织形态的观察,模型组较正常组有明显的肾间质损伤(P0.01),中药组和贝纳普利组损伤程度均减轻(P0.01);第12周末,造模各组肾小管间质TGF-β1和ColⅠ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组(P0.01),扶肾降浊方组及贝纳普利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模型组HGF蛋白表达低于正常组(P0.01),扶肾降浊方组及贝纳普利组均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扶肾降浊方可抑制TGF-β1和ColⅠ蛋白表达,促进HGF蛋白的升高,对肾间质纤维化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5.
86例Ⅱ型糖尿病病人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根据结果,分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压组)组42例,未合并高血压(未高组)组44例.结果高压组较未高组的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体重指数、腰围/臀围、白天平均舒张压及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增高,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百分率均显著降低;86例病人24小时平均收缩压与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呈显著正相关;24小时平均舒张压与体重指数及腰围/臀围呈显著正相关.提示Ⅱ型糖尿病肥胖者减轻体重是预防高血压的有利措施,合并高血压时,夜间适当给予抗高血压治疗.  相似文献   
86.
1997年5月~1999年12月门诊应用洛汀新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36例,并结合文献对该药治疗高血压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36例,男70例,66例,年龄43岁~80岁.病程0.5a~18a.并发心功能不全者20例,并发慢性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29mL/min)11例,并发糖尿病者16例,并发冠心病者41例.  相似文献   
87.
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可出现水肿、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病、肾功能衰竭等症状。临床上应关注糖尿病肾病中医病机,探索发病机制,防治本病。在传统中医学中并未记载“糖尿病肾病”的名称,根据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症状,其多属“肾消”“水肿”“尿浊”的范畴,现代医家多称之为“消渴病肾病”。大多数当代医家认为糖尿病肾病病性为本虚标实。关于糖尿病肾病的病机,目前并未统一。文章介绍浊毒学说,分析“脾不散精”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认为浊毒分为湿浊毒、谷浊毒、瘀毒,从“脾不散精、浊毒内蕴”继而“损伤肾络”的角度探析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机,提出在治疗方面应遵从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综合调理,采用“助脾散精、化浊解毒、化瘀通络”,兼补肾健脾扶正、利水消肿、通腑泄浊、搜风通络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剂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各类疾病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应用中药配方颗粒剂治疗后,93.65%的观察组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1.59%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经西医药物治疗后,80.95%的对照组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7.94%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在临床疾病的药物治疗中,中药配方颗粒剂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89例脑梗塞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50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用注射用维脑路通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基本方组成:黄芪45g,当归尾12g,地龙9g,桃仁9g,红花9g,赤芍12g,川芎12g),连续治疗30d,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6.92%,治疗组有效率为92.0%,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扶肾降浊方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 PGN)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的疗效机制。[方法]在Ms PGN动物模型基础上,延长造模时间至20周,使其自然发展为肾小管间质损害模型。实验设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及空白组。中药组给予扶肾降浊方,西药组给予贝那普利,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20周,分别于实验第12、16和20周末取材,采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肾组织抗纤维化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HGF)、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大鼠肾组织HGF、BMP-7m RNA和蛋白表达下调,扶肾降浊方随着给药周期的延长可部分逆转间质损害造成的上述m RNA和蛋白表达异常。[结论]扶肾降浊方对Ms PGN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抗纤维化因子HGF、BMP-7 m 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