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4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8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64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239篇
内科学   157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科学   153篇
综合类   499篇
预防医学   180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225篇
  3篇
中国医学   245篇
肿瘤学   6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单纯肾切除术治疗良性无功能肾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8月至2013年2月为20例良性无功能肾患者行后腹腔镜单纯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肾盂输尿管结合部狭窄4例,肾盂结石2例,输尿管结石10例,肾结核4例。肾动静脉均用Hem-o-lok夹闭后切断。结果:20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术中均未输血。镜下操作时间平均(74.10±19.98)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5.85±40.18)ml,术后平均住院(5.55±0.94)d。结论:后腹腔镜单纯肾切除术治疗良性无功能肾安全、有效,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的优点,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82.
目前,肺癌仍是全球肿瘤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在发达国家,肺癌的发生率占男性恶性肿瘤的首位,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占肺癌总数的80%~85%[1]。肺癌是最容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之一,据报道30%~40%的晚期肺癌会发生骨转移,而脊柱转移最为常  相似文献   
83.
王爽  陈海燕  李博  王博  贾岚  魏芳  姜埃利 《天津医药》2020,48(4):275-278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水平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DQOL)的关系。方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190例,血磷水平>1.78 mmol/L患者作为高磷血症组(n=108),血磷水平≤1.78 mmol/L患者作为非高磷血症组(n =82)。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血液透析通路、每周血液透析次数及合并症等临床资料;记录患者血液透析前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血清钙(Ca2+)、血清磷(P)、血清白蛋白(ALB)、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血肌酐(Cr)、血尿酸(UA)、碱性磷酸酶等。比较 2组间 iPTH、ALB 及各指标的差异,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与血磷水平相关的影响因素。采用肾脏疾病生活质量-36 (KDQOL-36)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估,计算 KDQOL-36量表中 5个亚量表的得分,比较 2组间各亚量表的差异,分析 血磷水平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 与非高磷血症组相比,高磷血症组患者年龄小,动静脉内瘘比例高,Cr、ALB、 iPTH、Ca2+水平高(均 P<0.05)。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结果示,高 ALB(OR=1.243,95%CI:1.082~1.427)、高 iPTH(OR=1.001,95%CI:1.000~1.002)是高磷血症的危险因素(均 P<0.05)。高磷血症组各亚量表分数明显低于非高磷血症组(均 P<0.05)。结论 血磷水平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高磷血症组生活质量更差。  相似文献   
84.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以材料为主要标志的。《学术引领系列·国家科学思想库·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材料科学》指出:材料科学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技术赖以发展与深化的实质性环节,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基础和先导作用;一类新材料的出现还可以带动一个产业领域的诞生。过程工业对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而化学工程一直是实现物质高效转化和能量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进入21世纪,化学工程的目标已转化为:依托性能优越、环境友好和功能齐备的新型结构功能材料发展新的过程工业技术,形成新的工艺流程和集成技术,以达到高效、低耗、无污染的目的。膜技术以先进分离材料为载体,可在温和、低成本条件下实现物质分子水平的分离,特别适合现代工业对节能、低品位原材料再利用和消除环境污染的需要,已成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能源、水资源、环境等领域重大问题的共性关键技术。膜材料与装备应用于中药产业可显著提升生产效率。通过分析膜材料与技术在国外医药产业和国内中医药产业的应用概况,面向中药产业应用过程的产业升级与绿色发展,提出将材料化学工程理论与方法引入中医药领域,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研究,构建以膜分离技术为核心的新型分离过程、分离流程及其专属装备,实现中药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通过阐述20年来本课题组在中药及其复方水提液体系、油水混合体系等复杂体系分离过程产业化基础研究探索与工程化应用实践,为建立以特种膜技术为核心的中药新型分离过程的设计、集成与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与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85.
膜分离技术是21世纪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之一,在物质分离中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食品净化、生物技术、环境保护与优化等工业领域。中药(含复方)来源丰富、化学组成多元化,作为一类特殊的物料,分离操作贯穿整个工艺流程,并且是整个生产过程的主体部分。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中药制药行业逐渐将新型分离材料及其相关技术,如膜分离技术、大孔吸附树脂技术等用于工业生产。基于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对近10年来该技术在中药(含复方)分离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膜分离技术深入应用于中药(含复方)的高效分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目的利用聚醚砜中空纤维膜对脉络宁注射液生产废水的小分子药效物质进行富集。方法以共性高分子(蛋白质、鞣质、淀粉、果胶)截留率和小分子药效物质绿原酸的渗透率为考察指标,优选出超滤膜过程停止时间和膜型号,进而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优化出超滤膜过程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在共性高分子截留率中,影响因素A(温度)B(错流压差)C(进料速率),并且与温度呈负相关性;在绿原酸透过率中,影响因素A(温度)B(错流压差)C(进料速率),并且在温度与速率一定时,绿原酸透过率与错流压差存在"∩"型关系。优化工艺结果为药液温度35℃,进料体积流量为262 mL/min,错流压差15.0 psi(1 psi=6.895 kPa),工艺验证绿原酸透过率为(91.470±0.988)%,高分子截留率为(80.080±2.296)%,综合评分为(85.780±1.641)%,RSD为0.46%,与预测工艺偏差较小。结论中空纤维膜对于生产废水中的小分子药效物质有良好的渗透率,并对共性大分子有优良的截留效果,是一种可持续的、绿色资源化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87.
李博  彭静  郭立玮  朱华旭 《中草药》2019,50(8):1811-1817
目的分析中药鞣质模拟体系的膜过程污染机制。方法以中药水提液中的鞣质和小分子药效物质(小檗碱、栀子苷)组成的模拟溶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模拟溶液的膜过程通量、共性高分子物质去除率、小分子药效物质透过率等指标,借助Hermia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对于鞣质模拟溶液、鞣质+小檗碱+栀子苷模拟溶液,其膜通量变化和滤饼过滤模型拟合程度较高。滤饼层的形成是其通量降低和膜污染的主要原因。滤饼层的存在使得小檗碱和栀子苷透过率(分别为67.63%和87.55%)并不理想。结论 Hermia数学模型可以作为研究中药提取液膜污染机制的重要手段,滤饼层的形成和存在可能是中药提取液膜污染严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8.
中药工业能耗惊人,能耗的重头浓缩工段的蒸汽耗量约占全厂的60%左右,甚至更高。膜浓缩技术具有"能耗小、成本低"的重要优势,但因不同膜过程本身技术原理所造成的各自缺陷,而受到制约。引进国际先进的膜集成设计策略与方法,针对有望适用于中药物料浓缩需求的"反渗透与膜蒸馏集成"的技术关键——浓缩过程对中药物料流变性的劣化及其对膜传质作用的拮抗,以代表性中药复方为实验体系,借鉴流变学理论与计算流体力学(CFD)手段,通过工艺过程动态精密分析,建立"时间-物料流变学特征-膜传质过程"三维模型;融合多学科手段,探索中药物料流变学规律及其对膜浓缩过程的影响,阐述膜浓缩过程对中药物料的传质作用及机制,寻找临界渗透压(反渗透过程)与临界通量(膜蒸馏过程)2个关键工艺参数的平衡点,探索"反渗透"与"膜蒸馏"2种膜过程的优化组合方案。破解膜浓缩工艺中药行业产业化的技术瓶颈,为其成套技术设备研制及工艺设计提供支撑,促进中药制药工程理论和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89.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开展前后MSM HIV感染者(MSM感染者)的晚发现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从中寻找现阶段需要优先干预的人群。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选取2005-2021年广西新报告的MSM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Joinpoint 4.9.1.0软件对晚发现病例和非晚发现病例进行时间趋势检验, 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阶段晚发现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5-2021年广西新报告MSM感染者共5 764例, 晚发现比例为28.45%(1 640例)。以2015年为界, 晚发现比例呈先急速下降后趋于稳定的趋势, 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6.90%(P<0.001), 2010年后常住人口、职业为农民工和样本来源于就诊医疗等因素在攻坚工程开展前后对晚发现的影响效应变化较大, 现阶段晚发现的影响因素有年龄、常住人口、职业为农民工和学生。结论攻坚工程前后广西新报告MSM感染者的晚发现比例下降趋势明显, 但晚发现仍不容忽视, 需针对常住人口、农民工和学生人群开展精准防控。  相似文献   
90.
目的评估采用经尿道绿激光膀胱颈汽化术治疗女性原发性膀胱颈梗阻(primary bladder neck obstruction,PBNO)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泌尿微创中心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5例女性原发性膀胱颈梗阻患者,采用经尿道绿激光膀胱颈汽化术进行治疗,记录并分析这些患者的术中、术后各项指标,评估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 5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中无明显出血,平均手术时间22分钟(15~30分钟),术后最大尿流率(maximum uroflow rate,Q_(max))(21.3±5.16)ml/s(14.7~26.9ml/s),排尿后平均膀胱残余尿量(postvoid residual,PVR)由术前(112.4±87.3)ml减少至(24.3±15.4)ml,术后最大尿流率时达到的逼尿肌压由术前的(67.22±12.33)cmH_2O减至(21.07±7.52)cmH_2O。55例患者的排尿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对女性原发性膀胱颈梗阻患者采用经尿道绿激光膀胱颈汽化术是一种易于操作、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