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彭静  朱华旭  郭立玮  李博  茅向军 《中草药》2019,50(17):4051-4059
目的揭示有关中药提取物中果胶引起的膜污染复杂现象的机制,并探讨Hermia模型在研究中药污染机制方面的适应性。方法以中药提取液中的果胶、果胶和小分子药效物质(小檗碱)模拟溶液为研究对象,收集膜过程中通量数据,运用Hermia数学模型进行曲线拟合,分析污染机制。结果结合数学模型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果胶模拟溶液体系进行研究,发现膜表面滤饼层的形成是导致通量降低和膜污染的主要原因。结论 Hermia数学模型可作为分析中药提取液膜污染机制的方法,可为中药提取液超滤过程所引起的膜污染复杂现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黄连解毒汤模拟体系的超滤膜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以黄连解毒汤模拟体系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药水提液超滤过程污染机制,为中药膜分离技术应用系统的优化设计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系统模拟的方法,以超滤膜过程中通量变化、膜污染度、成分截留率、小分子物质吸附速率和吸附量等为指标,研究黄连解毒汤复方中小分子药效物质和共性高分子物质的超滤行为及相互影响.结果:黄连解毒汤模拟体系中,小檗碱和栀子苷PS5K超滤膜透过率在90%以上,淀粉、果胶、蛋白质3种高分子物质的截留率为100%;但模拟溶液中由于高分子物质的存在造成小檗碱和栀子苷的膜透过率大大降低,膜污染和膜通量衰减加剧;小檗碱和栀子苷的膜吸附行为也因为高分子物质的存在而发生了改变.结论:黄连解毒汤复方溶液中,高分子物质的存在是造成超滤膜污染和药效物质损失的主要因素,其中主要污染物是淀粉和果胶.  相似文献   

3.
李博  张连军  郭立玮  付廷明 《中草药》2013,44(22):3147-3153
目的 优化中药水提液膜分离前的预处理方式。方法 以黄连解毒汤水提液中4种共性高分子物质和小分子药效物质(小檗碱、栀子苷)组成的综合模拟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预处理方式调节溶液环境,分别考察不同溶液环境对膜通量、共性高分子物质去除率、小分子药效物质透过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调节pH值对膜通量的改善较为明显,共性高分子物质截留率较高;调节pH值和离子强度(加入0.05 mol/L NaCl)时小分子药效物质透过率相对理想。研究发现,膜堵塞阻力是膜污染的主要因素。结论 综合各项指标,黄连解毒汤以调节离子强度和调节pH值为6.5时的预处理效果较为理想;对于中药水提液的膜分离前预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中药水提液中小分子药效物质膜滤过程的变化。方法采用膜滤实验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预测小分子药效物质与中药水提液普遍存在的高分子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首先配制小檗碱+高分子混合模拟溶液,进行膜分离实验,以小檗碱透过率、高分子截留率以及两者的吸附率为指标,分析高分子物质的存在对小檗碱透过率的影响;再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建立模拟体系,计算小檗碱与高分子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分析高分子物质对小檗碱传质过程的影响。结果高分子物质与小檗碱混合后,小檗碱透过率显著降低;高分子物质蛋白质、淀粉、果胶与小檗碱之间的总相互作用能分别为-122.723 3、-83.613 0、-125.815 9 kJ/mol,其中,淀粉与小檗碱的相互作用能最小,蛋白质、果胶与小檗碱的相互作用能相差不大。结论在膜分离过程中,高分子成分与小檗碱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小檗碱传质过程的主要因素,相互作用的强弱导致小檗碱透过率大小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溶液环境对中药模拟体系陶瓷膜微滤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溶液环境"对中药模拟体系陶瓷膜微滤过程的影响。方法:以大豆蛋白、小檗碱二元体系为考察对象,以膜通量、小檗碱透过率、蛋白质截留率为指标,考察不同溶液环境对于膜过程的影响。结果:大豆蛋白在1 g.L-1的质量浓度下,膜通量最小,小檗碱的透过率随浓度增加略有降低;pH 4时膜通量最大,蛋白质截留率达99%,且小檗碱的透过率达到60%以上。结论:通过优化中药水提液的溶液环境,可以有效提高膜分离的效率,对于以蛋白质为主要膜污染物的溶液体系,调节pH至蛋白质的等电点附近时,膜分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导致小分子药效物质溶液通过Al2O3陶瓷膜转移率不同的原因。方法:选择黄连解毒汤中4种小分子药效物质——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黄芩苷、栀子苷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4种小分子药效物质与Al2O3陶瓷膜间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并与试验结果相印证。结果:Al2O3陶瓷膜对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黄芩苷、栀子苷均呈现出一定吸附作用,转移率依次为94.21%,90.17%,83.71%,85.61%;吸附能分别为-101.451,-548.142,-797.793,-792.970kcal·mol-1。结论:4种小分子药效物质与Al2O3陶瓷膜间的吸附能可能是导致其膜过程转移率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小分子药效物质回收为目的,解析膜法废水处理中的重要问题——膜选择;筛选对含蛋白质的中药制药废水可进行有效处理的超滤膜。方法选取7种常用于废水处理的超滤膜(PES5K、PES10K、PES20K-M、PES20K、PS20K、RC20K、PVDF100K)进行膜筛选实验;采用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小檗碱为主要物质模拟含蛋白质的中药制药废水。以膜通量、截留率、小分子透过率为考察指标,测试膜运行过程的操作参数;采用接触角表征膜表面亲、疏水性;进而运用扩展的德亚盖因-兰多-弗韦-奥弗比克(the extended Derjaguin-Landau-Verwey-Overbeek,XDLVO)理论解析筛选出高分离性能、耐污染且适宜于处理含蛋白质中药制药废水的超滤膜。结果PES5K膜总界面自由能最小,膜污染程度较小,该结果与膜滤过实验数据一致,实际运行中PES5K膜通量稳定,化学需氧量(COD)截留率达79.8%、蛋白质去除率超过95%,小檗碱保留率83.75%,符合"双膜法"废水处理的优选原则。结论PES5K膜可作为处理含蛋白质中药制药废水的优先选择;为膜法中药制药废水处理的材料优选提供了新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淀粉、果胶等共性高分子物质与小分子药效物质的共存状态及相互作用。方法:选择黄连解毒汤模拟液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分析物质进行建模、体系能量最小化、计算总体系能量、计算共性高分子单独存在时的能量、计算小分子药效物质单独存在时的能量,分析淀粉、果胶等共性高分子物质与小檗碱、巴马丁、黄芩苷、栀子苷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淀粉、果胶与小檗碱、巴马汀为相互吸引关系,与黄芩苷为弱相互吸引关系,而与栀子苷则为相互排斥作用;淀粉与小檗碱、巴马丁、黄芩苷、栀子苷的平均相互作用能依次为-32.159,-28.630,-5.974,234.295 kcal·mol-1,果胶与小檗碱、巴马丁、黄芩苷、栀子苷的相互作用能平均值分别为-19.717,-19.804,-1.067,253.258 kcal·mol-1;淀粉、果胶和小分子药效物质的分离容易顺序依次为栀子苷 >黄芩苷 >巴马汀 >小檗碱。结论:共性高分子和小分子药效物质间的相互作用由范德华力占主导地位,静电作用较小(3%~15%),相互作用能的大小和正负值与药效物质的空间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水溶性、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生物碱透过氧化石墨烯基纳滤膜的规律,为氧化石墨烯基纳滤膜应用于中药水提液药效成分分离提供依据。方法 以盐酸小檗碱为模板分子,研究膜材料中氧化石墨烯含量、碳纳米管含量对分离性能的影响;进而以5种生物碱小分子——硫酸长春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苦参碱、槐果碱为考察对象,考察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对膜截留率和通量的影响,探究氧化石墨烯基纳滤膜对小分子的选择性透过规律。结果 随着氧化石墨烯用量增加,氧化石墨烯膜对盐酸小檗碱的截留率增加,膜通量随之降低;随着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加,膜对盐酸小檗碱的截留率降低,膜通量随之升高。当生物碱相对分子质量由246.35增加至371.82时,对应的膜截留率由64.75%增加至97.29%,但继续增加相对分子质量至909.05后,膜截留率不再有显著变化。结论 氧化石墨烯基纳滤膜对相对分子质量为300左右的生物碱分子具有理想的分离效果,有望实现该类小分子的高效分离。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蛋白质在膜表面的吸附特性以及蛋白质存在的溶液环境对小檗碱膜透过行为的影响,以蛋白质、小檗碱为研究对象,配制模拟溶液,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技术、静态吸附实验以及膜分离实验探究蛋白质与陶瓷膜、小檗碱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以蛋白质静态吸附量、膜过程相对通量、蛋白质截留率、小檗碱透过率及两者的吸附率为评价指标,同时测定膜过程中膜污染阻力分布、过膜前后粒径分布变化及膜表面电镜扫描(SEM),研究蛋白质在陶瓷膜上的吸附特性及对小檗碱膜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膜对蛋白质具有吸附作用,且吸附模型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在模拟溶液的膜分离过程中,蛋白质是引起膜污染的主要因素,但在1 g·L~(-1)蛋白质的浓度下,蛋白质的存在对小檗碱的膜过程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影响大鼠心梗模型存活率因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影响大鼠心梗模型存活率的因素。方法:采用正交实验,以不同插管方式(经口插管,切开插管)、麻药(水合氯醛,乌拉坦)、是否采用利多卡因设计三因素两水平方案,观察大鼠插管后心率、术中死亡率、围手术期死亡率、总死亡率、室性心律失常放生率、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大鼠死亡率、术后感染率。结果:插管方式是插管后心率、术中死亡率、总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是否采用利多卡因是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因素,不同麻醉剂是大鼠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主要因素。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大鼠与心率失常后死亡率有明显的相关性。水合氯醛麻醉与是否采用利多卡因是影响大鼠围手术期死亡率的主要因素。大鼠术后感染与不同插管方式,麻醉剂、利多卡因无关。结论:对于初作者采用气管切开插管、水合氯醛联合利多卡因是可以采用的试验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考察生态种植模式下前胡生长状况和品质影响,优化生态种植方法。方法 考察不同成熟度种子、播种时间、海拔、摘薹、遮阴条件对前胡出苗率、抽薹率、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量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和白花前胡素E含量,进行前胡品质表征。结果 建立了前胡生态种植模式下质优高产的栽培方法,其要点可概括为选择1年生青黄色种子,在12月中下旬、海拔较高、遮阴度达到60%的地块条播,待3—5月抽薹时摘薹,同时进行必要的田间维护与管理。结论 本栽培方法能有效地减少前胡抽薹,提高有效成分含量,提升前胡栽培药材的品质,创造更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对红花生产函数模型的研究表明,施肥具有较显著的增产作用。红花的施肥以氮肥为主,辅之以磷、钾肥,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通过生产函数模型的研究,可为红花的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葛根素对实验性代谢综合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瑛  李蔚  祖莹  王巍 《中国药学杂志》2007,42(21):1636-1639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实验性代谢综合征的影响。方法10%果糖水喂养Wistar大鼠6周后,检测血甘油三酯及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浓度,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然后腹腔注射葛根素高剂量(100 mg·kg-1)和低剂量(50 mg·kg-1),以二甲双胍为阳性对照,连续给药6周后,检测血压、口服葡萄糖耐量、葡萄糖输注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模型组大鼠血糖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下降。葛根素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口服葡萄糖耐量降低,葡萄糖输注率增加(P<0.01);血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高密度酯蛋白胆固醇升高(P<0.05)。结论葛根素对果糖诱导的代谢综合征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加味血府逐瘀汤对小鼠腹水型H22移植性肿瘤模型的抗肿瘤作用和对VEGF的影响。方法:昆明种雄性小鼠100只,接种H22肝癌细胞,建立小鼠腹水型H22移植性肿瘤模型,随机分为10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卡培他滨、加味血府逐瘀汤(高、中、低剂量)灌胃,连续10天,第11天处死,观察抑瘤率、生命延长率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在肿瘤中的表达,SPSS13.0软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卡培他滨、加味血府逐瘀汤(高、中、低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60%、49%、41%、35%,生命延长率分别为1.68%、157.98%、70.58%、49.57%。结论:加味血府逐瘀汤能明显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细胞增殖,明显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降低肿瘤组织和瘤周组织中的VEGF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微波干燥对舒胸片方提取物有效成分的影响及传质模型的研究.方法:研究了不同微波功率及物料装载量等因素对舒胸片方中有效成分阿魏酸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干燥转移率的影响;根据Fick第二定律,采用Origin7.5软件对动力学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建立舒胸片方提取物微波干燥过程的薄层干燥动力学方程.结果:增加微波功率或装载量对有效成分均有一定的损失作用;舒胸片方提取物微波干燥过程符合Logarithmic模型,在真空微波干燥条件下的有效扩散系数Deff随微波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随装载量的增加而降低;并由有效扩散系数确定了舒胸片方提取物活化能为125.80w·g-1.结论:通过建立干燥过程传质模型,对进一步改善产品的质量,提高干燥效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脾消胀片对小鼠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阿托品复制小鼠胃排空障碍模型和小鼠胃肠蠕动降低模型,观察健脾消胀片对胃色素排空率和血清D-木糖含量的影响。结果:小鼠胃排空障碍模型和胃肠蠕动降低模型均复制成功。健脾消胀片可显著增加胃排空障碍模型小鼠胃色素排空率;也可明显降低胃肠蠕动降低模型小鼠血清D-木糖含量。结论:健脾消胀片具有增加胃排空障碍模型小鼠胃色素排空率和降低胃肠蠕动降低模型小鼠血清D-木糖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本研究应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法(NONMEM)建立中国老年患者替考拉宁PPK模型.方法 收集102名老年患者共150个替考拉宁的血药浓度,采用一室模型建立替考拉宁的基础模型,分别考察SEX、AGE、WT、SCr、BUN、CCr等协变量对固定效应参数V、CL的影响,建立群体药动学最终模型.对最终模型拟合优度及稳定性进行...  相似文献   

19.
纤维类中药对水丸溶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纤维类中药含量与水丸溶出度关系的数学模型,考察纤维类中药对水丸溶出度的影响。方法:制备系列水丸,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测定其溶出度,根据Weibull分布提取溶出参数,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拟定非线性数学模型。结果:溶出参数T20,T50的数学模型为y=-3+3/x,y=596-5 984x+27 489x2-41 704x3,水丸处方中纤维类中药的含量与溶出度呈正相关。结论:通过调节处方中纤维类成分的含量可控制水丸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20.
大鼠神经行为缺损评分与脑梗死率相关性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经典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梗死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与脑梗死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ZeaL-onga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梗死模型,在不同时间段采用Zausinger六分法对脑梗死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用TTC(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溶液对脑组织染色,计算脑梗死率。结果:六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脑梗死率之间呈显著相关性(r1=-0.528;r2=-0.535;r3=-0.529;r4=-0.512;r5=-0.535;r6=-0.5888)。结论:经典线栓法制备的局灶性脑梗死模型(大脑中动脉栓塞)中,大鼠的肢体运动功能与脑梗死率有相关性,第六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脑梗死率相关性最大,针刺能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评分,降低脑梗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