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9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49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07篇
预防医学   8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4篇
  2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82.
<正> 患者男性,52岁,反复发作心悸、胸闷四年,伴下肢轻度水肿二月,于1992年2月24日入院。体检:Bp13.30/9.31kPa(100/70mmHg)。双肺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心界扩大,HR120次/分、可闻及早搏2~3次/分,肝肋下3cm、压痛(+),双下肢轻度水肿。心脏三位片示:心影“普大”型,左右室影均增大,心胸比率0.76。心脏B超示:左右室增大,以左室为著,左房前后径47mm,室间隔厚度9mm,左室后壁厚度9mm,舒张末期左室前后径81mm,左室流出道25mm。肝脏B超示淤血肿。心电监测提示有频发房性、室性早搏,部分呈二联律。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Ⅱ级。予以狄戈辛、速尿、含镁极化液、卡托普利、青氨苄等治疗。晚电位变化采用SimSon法,ART1200EPX  相似文献   
83.
肾综合征出血热(以下简称HFRS)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危害我市人民生命的一种主要急性传染病,它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传染源多样,传播途径复杂。根据全国《1996~2000年出血热监测方案》的要求,1998年继续对我市人间和鼠间的疫情进行了监...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肺栓塞前后肺动脉压(PAMP)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及尿激酶(UK)和氯沙坦(LOS)的影响。方法犬自体血栓经导管选择性栓塞肺动脉并监测血液动力学,建立急性肺栓塞模型。将模型犬随机分为 UK 组:UK20000U/kg 静脉滴注;LOS 组:LOS 0.5mg/kg 静注,再以0.05mg/(kg·min)静滴;对照组(CTL 组)同期输入等量生理盐水。观察肺栓塞前后及 UK 和 IDS 对 PAMP 的影响。CTL 组、UK 组于栓塞前、模型建立后用药前、用药后1小时、2小时采血放免法测定 AngⅡ、ET,硝酸还原酶法测定 NO 水平。结果三组注栓后 PAMP 均明显升高(P<0.01)。CTL 组 PAMP 模型建立后3小时内无显著变化(P>0.05),UK 组用药0.5小时,LOS 组用药1小时后 PAMP开始下降,3小时后下降更明显(P<0.01)。肺栓塞时,AngⅡ及 NO 各时间点较注栓前均升高(P 分别<0.01、0.05),ET 水平无明显变化。溶栓后3小时,UK 组 AngⅡ较溶栓前明显降低,ET 较注栓前和溶栓前明显升高(P 均<0.01)。结论 AngⅡ、ET、NO 参与肺栓塞时肺血管舒缩反应。UK 能迅速改善肺血流动力学,LOS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肺动脉高压,它对肺栓塞治疗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85.
86.
目的回顾性分析健康体检人群中恶性肿瘤的检出特点,探讨如何提高健康体检人群中的恶性肿瘤检出率。方法以我院近5年健康体检人群140127例中发现并病理确诊的186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恶性肿瘤的检出与年龄、性别、地域等关系以及症状和实验室阳性结果对恶性肿瘤诊断的作用。结果病理确诊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为0.133%(186例)。前5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0.036%(51例)、肝癌0.017%(24例)、肾癌0.014%(20例)、结直肠癌0.013%(18例)和胃癌0.011%(16例)。186例恶性肿瘤中无症状者158例,占84.9%。超声对肝、肾、甲状腺癌等实质性脏器的灵敏度优于肿瘤标志物(TM);将胸片、TM、症状和胸部低剂量CT相结合,可提高肺癌检出率。2008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检出率高达0.083%,明显高于其他年度(χ2=11.792,P〈0.05)及当年度肺癌检出率(χ2=8.538,P〈0.05)。结论健康体检是早期发现恶性肿瘤的重要途径。由于体检发现的恶性肿瘤大部分无症状,而超声、胸片、TM和CT对恶性肿瘤的检出作用各有特点,充分发挥总检医生和检后随访的作用,将有助于提高恶性肿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7.
目的 观察耳穴埋豆在脑栓塞患者不寐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12年1月—2013年2月在我科治疗的脑栓塞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加上心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加上心理干预的基础上在给予耳穴埋豆,观察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的睡眠恢复情况。 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睡眠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耳穴埋豆法具有适应证广、奏效迅速、操作简便、易学易掌握、经济、无痛、易被患者所接受等特点,适于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急性肺损伤大鼠的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脂连素(APN)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急性肺损伤(ALI)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根据观察时间分为4h组、12h组、24组、48h组)与正常对照组,实验组小鼠给与气管内雾化吸入内毒素(LPS)0.5mL/kg(LPS 200μg/mL),对照组气管内吸入生理盐水0.5mL/kg,观察各组大鼠光镜下的病理改变并进行病理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及BALF均化处理后APN和TXB2、6-keto-PGF1α的含量,并对BALF中炎症细胞分类计数及白蛋白测定。结果:实验组中4h、12h组血浆和BALF中APN、6-keto-PGF1α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且血浆中AP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中APN水平与ALI的病理学评分呈较高的负相关(r=0.936,r2=0.877,P〈0.01);4h、12h组血浆和BALF中TXB2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4h、48h组中APN、TXB2及6-keto-PGF1α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APN参与了ALI的发生发展过程且血浆APN水平可反映ALI程度。  相似文献   
89.
为提高内科护理学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护理实用型人才,采用启发式教学、病案教学、多媒体教学、情景模拟教学、临床示教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北五味子提取物(EFSC)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马洛替脂组,100、200和400 mg/kgEFSC组,每组10只。皮下注射CCl4花生油溶液10周建立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各组大鼠给药4周后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白蛋白(ALB)、球蛋白(GLO)、总蛋白(TP)和一氧化氮(NO)水平,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羟脯氨酸(Hyp)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200和400 mg/kgEFSC组大鼠血清ALB水平和ALB/GLO比值显著升高(P<0.05或P<0.01),血清AST、ALT活性和GLO、NO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肝组织中SOD活性和GSH 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Hyp和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EFSC可改善肝功能,抑制肝脏胶原纤维的生成,纠正肝纤维化引起的ALB水平低下,减轻肝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从而防止肝纤维化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