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评价中药健肾方冲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作用机理。方法:利用双能X线检测,根据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选择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健肾方冲剂治疗组30例及福善美对照组30例。治疗前后检测BMD、E2、IL-6、ALP、BGP等指标。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E2、ALP、BGP逐渐上升,IL-6明显下降;两组同一时间段相比,E2有明显差异。结论:健肾方冲剂具有降低骨吸收、增加骨形成的功能,这种功能可能与其提高体内性激素水平有关,雌激素水平升高,导致分泌IL-6细胞的抑制,使IL-6分泌减少,抑制因IL-6增高而引起的骨吸收增强。  相似文献   
92.
CPM配合中药薰洗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康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CPM配合中药薰洗以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折CPM配合中药薰洗进行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50例,以同期常规康复治疗30例作对照,分别按照Harris评分标准和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经过长期随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CPM配合中药薰洗进行康复治疗后功能评定有较高的优良率。结论CPM配合中药薰洗可有效促进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3.
本院近3年内应用神经根注药治疗带状疱疹出疹期神经痛28例,疹后神经痛12例,现报告如下。 1 治疗方法 1.1 出疹期:病毒唑200mg,确炎舒松A 20~40mg,VitB_(12)1mg,VitB_6100mg,布比卡因22.5mg,共12ml注入相应的硬膜外腔或椎旁神经根,4~7日1次。颈浅丛阻滞隔日1次。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自体骨膜游离移植对股骨颈骨折愈合的效果。方法 选用毕格犬 7只 ,共 14个髋关节 ,制成股骨颈骨折模型 ,骨折经螺钉固定后 ,取髂骨骨膜移植于骨折处。于术后 3个月取髋关节标本进行观察。结果 骨膜内血管网大量增生 ,有大量成骨细胞和骨小梁生成并深入到股骨颈原有骨小梁之间与之融合 ,骨小梁相对体积、平均宽度数值均较模型组高。结论 犬自体髂骨骨膜游离移植具有重建股骨颈血运和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1 病例报告  患者赵某,男,37岁,无业,汉族。因高处跌落致双跟骨粉碎性骨折,于2 0 0 3年10月2 3日入院。次日早晨7时见患者呼之不醒,查体:血压测不出,T 36 8℃,P 94次/分,R 2 8次/分;患者昏迷,四肢湿冷,全身冷汗淋漓,呼吸急促伴鼾音,桡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重按方得,双瞳孔缩  相似文献   
96.
骨内血管束植入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保林  袁浩 《中医正骨》2003,15(4):53-54
动静脉血管束骨内移植术应用于临床以促进骨折愈合、防治骨的缺血性坏死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大量的研究表明它是外科治疗骨血液循环障碍疾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1 解剖学基础植入的血管原则上选择邻近患骨的血管 ,一般以主干血管的较大分支为优。植入的血管不影响原部位组织的血液供应和静脉回流。血管要适当的长度 ,要比较容易地达到患骨 ;不应有因过短而紧张、牵扯和因过长而迂曲松弛、扭转等。另外 ,选择的血管要正常 ,不能把伴有损伤、炎症或有其他病变的血管植入骨内。旋股外侧动脉起点在股动脉与腹股沟韧带交点以下 6cm ,向外…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飞龙九一巴布贴皮肤用药的安全性。方法观察飞龙九一巴布贴对新西兰大白兔单次、多次敷贴完整与破损皮肤的刺激性;观察该药3次诱导接触及1次激发接触后对豚鼠皮肤的致敏性;观察不同剂量飞龙九一巴布贴对新西兰大白兔的急性毒性反应。结果飞龙九一巴布贴仅对新西兰大白兔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而完整皮肤无刺激;未见豚鼠皮肤过敏反应及新西兰大白兔急性毒性反应。结论飞龙九一巴布贴适合敷贴于无破损的皮肤,其安全性好,无致敏性及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血管内降温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5-01—2016-06收入我院ICU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患者入院后立即应用血管内降温仪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采用体表降温毯行亚低温治疗,其余治疗2组相同。记录2组患者达到目标温度所用时间,并分别于入院后0、4、8、12h及24h动态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浓度,统计2组患者迟发性血肿和脑梗死发生率,3个月后应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预后。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提前达到目标温度;治疗组治疗4h时高凝状态开始改善,8h时高凝状态明显改善,12h以后凝血功能趋于稳定;对照组治疗8h时高凝状态开始改善,12h时高凝状态明显改善,24h时凝血功能趋于稳定;2组迟发性血肿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脑梗死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3个月后治疗组GOS评分为1的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为4的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2和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降温方法较体表降温更早的达到目标温度,可更早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伤后的高凝状态,降低脑梗死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观察兔坐骨神经干注射安定前后的病理、生理改变。方法 用 9只实验用大白兔电针探测坐骨神经,试验侧注射安定 5 mg,对照侧注射生理盐水 1 ml,观察注药前后各时段坐骨神经阈电位改变及坐骨神经病理改变。结果 试验侧注药后神经阈电位显著大于注药前及对照侧 (P0.05)。电镜观察病理过程符合 Sunderland轴突损伤定义。结论 安定直接神经注射能迅速抑制神经的兴奋性传导。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血小板减少与危重病的关系,以利于对危重病的观察及研究。方法:总结我院ICU近一年间有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倾向的危重病例,研究其病情与血小板减少的关系。结果:血小板减少与病情轻重及预后密切相关。结论:此类病人的血小板减少可能与其体内产生的某些介质相关,外源性的血小板输入对其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