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4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25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坚硬接骨板取出后局部骨质疏松逆转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2.
坚硬接骨板固定及取出对骨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对接骨板固定及取出后固定骨段的力学性能变化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实验用新西兰兔28只,4只对照,24只在左胫骨行不锈钢板固定,其中20只动物术后2个月取出钢板,并在取钢板当时及取钢板后1、2、3和4个月分别有4只动物处死,另有4只动物于内固定后6个月处死,取完整胫骨作力学测试.结果:坚硬接骨板固定可诱发严重的局部骨质疏松,导致固定骨段力学性能下降.接骨板取出后固定骨段力学性能可逐步恢复,但恢复过程较缓慢.结论:接骨板取出后的骨强度恢复延迟,可能是固定骨段发生再骨折的潜在原因.  相似文献   
73.
微创经皮插入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63,自引:14,他引:49  
目的 介绍经皮插入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采用闭合复位经皮插入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25例。AO分型:43A型15例(A2型6例,A3型9例),43B型6例,43C型4例。术后不辅以其他外固定,第2天即开始不负重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随访25例,所有病例伤口一期愈合。骨折无延迟愈合,无畸形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15周。根据Mazur的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95%。结论 微创经皮插入接骨板内固定术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4.
FortyadultNewZealandrabbitswereused.Thirty┐sixwereequalydividedinto3groupsandthelefttibiaoftheanimalswasinternalyfixedwithpla...  相似文献   
75.
BONEREMODELINGAFTERINTERNAIFIXATIONWITHPLATESOFVARYING DEGREESOFSTIFFNESS:AQUANTITATIVE HISTOLOGICAL ANALYSISChenYongqiang;(陈...  相似文献   
76.
阿仑膦酸钠预防磨损颗粒诱导假体周围骨溶解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目的是利用阿仑膦酸钠来研究其对人工关节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重300~350g的雄性SD大鼠24只,经膝关节将特制的钛合金假体及混合磨损颗粒植入胫骨近端(双侧),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术后分别每日空腹阿仑膦酸钠(0.1mg/kg体重)灌胃和生理盐水2ml灌胃,共6周。术后12周处死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及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并采用ELISA法及半定量RT—PCR检测假体周围组织中TNF-α的的含量及OPGL/OPG含量的比率。结果 组织学观察发现,对照组假体柄周围纤维界膜厚、细胞成分多。可分3层:紧贴假体处为疏松结缔组织,稍外为致密纤维结缔组织。最外层含有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及异物巨细胞。与纤维界膜连接处新生骨边缘呈虫蚀状,新生骨与假体接触少。对假体的支撑作用差。实验组假体周围纤维界膜较薄、细胞成分少,多为成纤维细胞。新生骨与假体间呈点状接触。对假体有明显的支撑作用。形态计量学检测发现,两组间假体周围界膜厚度及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LISA和半定量RT—PCR检测假体周围组织中TNF-α及OPGL/OPG发现。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仑膦酸钠不仅可直接作用于假体周围组织的中破骨细胞。同时可通过调节假体周围组织分泌TNF-α、OPGL、OPG等的含量来调节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及增殖。  相似文献   
77.
钛弹力钉治疗儿童尺桡骨下1/3双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儿童尺桡骨下1/3双骨折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皮钛弹力钉下行插钉技术治疗尺桡骨下1/3骨折15例,年龄4~12岁,平均7.4岁,随访4个月~2a,平均随访12.4个月。[结果]1例插钉过程中钉头穿透骨皮质,1例术后出现钉尾皮肤激惹,所有病例术后活动功能优良。[结论]合理运用微创插钉技术,使用钛合金为材料的弹性髓内钉固定儿童尺桡骨下1/3骨折,可以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78.
前交叉韧带胫、股骨重建位置变化对等距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交叉韧带(ACL)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结构。ACL断裂后若未经治疗可引起膝关节不稳定,最终导致关节退变甚至关节功能丧失。1917年Hey Grove首次通过手术方法重建ACL。之后,许多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韧带重建方法,但临床疗效,尤其是远期疗效并不十分满意。原因之一是ACL的重建位置很难恢复到伤前正常状态。笔者探讨模拟生理负荷条件下,ACL胫、股骨重建位置变化对等距的影响以及股骨韧带附着区是否存在等距重建点。  相似文献   
79.
80.
目的 研究紫云英苷对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 BMM)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从C57BL/6小鼠的股骨与胫骨骨髓腔中提取小鼠BMM细胞,并使用含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梯度浓度的紫云英苷(0、50、100、200μmol/L)的培养基培养5~7天,通过TRAP染色、共聚焦荧光染色与RT-PCR检测BMM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水平。结果 培养5~7天后,TRAP染色与F-actin环检测显示紫云英苷显著抑制了RANKL诱导下小鼠BMM细胞向破骨细胞的分化,且抑制效果与紫云英苷浓度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RT-PCR结果显示紫云英苷显著抑制了小鼠BMM细胞中破骨分化相关基因TRAP、CTSK、NFATc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紫云英苷能够有效抑制RANKL诱导下小鼠BMM细胞向破骨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