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5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8篇
  4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目的探讨使用单倍剂量三维对比增强MRA对诊断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11例经手术或DSA证实的脑AVM患者,均先行常规MRI检查,接着进行单倍剂量三维对比增强MRA检查。结果脑AVM SD 3D-CE-MRA表现:有10例患者明确显示异常血管团、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其中,单支供血动脉6例,联合供血4例,单支静脉引流7例,多支静脉引流3例。1例3D CE-MRA显示正常。结论联合应用SD 3D CE-MRA和常规MRI检查,对脑AVM的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共选取60例脑梗死偏瘫的患者,随机分为低频刺激组,高频刺激组,对照组,每组20例。患者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低频组和高频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每天30 min的rTMS治疗,疗程10 d。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FMA)评定,同时检测各组脑梗死患侧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波幅。结果治疗后,三组FMA评分均有明显的提高(P0.05),低频组及高频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低频刺激组和高频刺激组相比,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频刺激组MEP潜伏期较高频刺激组缩短(P0.05)、波幅峰值高于高频刺激组(P0.05)。结论低频及高频刺激均有利于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感染性心内膜炎(IE)手术后卒中的临床特点,为卒中的预防提供临床参考。方法:筛选北京安贞医院近15年收治的15岁以上IE患者中发生手术后卒中者,回顾性分析了这些手术后卒中患者的临床以及实验室和影像学资料。结果:在705例手术治疗的IE患者中,术后卒中发生率为2.11%(15例)。卒中患者以男性为主(80%),平均年龄(52.3±15.9)岁。出血性卒中10例,缺血性卒中5例。IE术后缺血性卒中患者最常见心脏基础疾病为风湿性心脏病(60%),梗死病灶常累及多个血管分布区(60%)。出血性卒中以男性多见(90%),基础疾病以主动脉瓣二叶畸形最多见(40%),赘生物主要位于主动脉瓣(80%),最常见表现为昏迷(70%),脑叶出血最多见(80%),可伴有其他部位出血。2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颅内出血时INR值最高为2.15,最低仅0.86。6例患者HAS-BLED评分≥3分。8例(55%)卒中患者(包括7例为出血性卒中和1例缺血性卒中)临床死亡。结论:IE手术后卒中以出血性卒中为多见,且致死率高要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64.
脓毒症是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共同终末期。目前,尽管重症疾病的药物治疗及支持疗法已取得显著进展,但脓毒症仍然是临床,尤其是重症监护病区患者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而脓毒症发病机制的欠明确是直接影响对患者实施有效治疗的最主要原因。本文就脓毒症对患者微血管的损伤,尤其是导致脓毒性心肌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5.
曹莉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2):3012-3013
目的:观察奈替米星对难治性泌尿系统感染的疗效。方法:将54例难治性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和治疗组(奈替米星),治疗后分别对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细菌学疗效评价和药物不良反应评价。结果:奈替米星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在临床疗效评价、细菌学疗效评价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奈替米星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奈替米星在治疗难治性泌尿系统感染方面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6.
细胞的谱系转换是指一种成体细胞跨越细胞谱系,转化为另一种类型的体细胞或者前体细胞,包括直接转分化和间接谱系转换两种方式。通过谱系转换,可以将成纤维细胞、星形胶质细胞、肝细胞等多种成体细胞重编程为具有完整形态和功能的神经元、神经元前体细胞、少突胶质前体细胞或神经干细胞。诱导性神经细胞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细胞移植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另外疾病和患者特异性神经细胞为人类神经疾病的发病机理研究和药物筛选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本文就近几年由成体细胞经过谱系转换得到诱导性神经细胞的重要研究成果做一归纳、整理和比较,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7.
目的总结老年主动脉夹层(AD)患者神经系统症状的特点。方法选择189例老年AD患者,其中A型105例,B型8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9例患者中,54例(28.57%)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最常见症状为头晕16例,占8.47%,其次晕厥14例,占7.41%,昏迷7例,占3.70%,一侧下肢感觉障碍6例,占3.17%,截瘫3例,占1.59%。12例诊断为脑梗死。与B型AD比较,A型AD患者更易出现神经系统症状(40.95%vs 13.10%,P<0.01),晕厥的发生显著高于B型患者(13.33%vs 0%,P<0.01)。结论神经系统症状常见于老年AD患者,尤其是A型患者,可能与脑缺血有关。  相似文献   
68.
Pointmutationof2.8kbEcoRIfragmentoftheNPCtransforminggeneinNPCcellinesDengXiyun邓锡云,CaoYa曹亚,CaoLi曹莉,LeoMLee黎民敬andYaoKaitai姚开泰O...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在拔牙手术前后的最佳护理。方法本组137例患者年龄42—82岁,平均55.6岁,术前3日用抗生素,术后血压降至150/90mmHg以下,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无酮症及酸中毒。结果通过全面护理减少糖尿病患者拔牙后的并发症。结论在实施拔牙术时,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查心电图、测血压、抗感染、控制血糖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188Re血管内照射对新西兰白兔损伤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探讨188Re血管内照射对预防再狭窄的可行性及作用.方法 6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照射组(n=30),均行腹主动脉球囊内皮拉伤术.照射组球囊损伤内膜后行188Re照射治疗,管腔下0.5mm处累计吸收剂量为15Gy;对照组则不行血管内照射.分别于术后1、3、6周处死动物,取病理组织学标本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照射组第3、6周的新生内膜面积明显减小(2.11±0.17mm2 vs 3.02±0.71mm2,P=0.003;2.63±0.84mm2 vs 3.80±0.99mm2,P=0.023),管腔面积明显增加(5.87±0.57mm2 vs 4.96±0.64mm2,P=0.009;4.74±0.59mm2 vs 4.16±0.40mm2,P=0.037),管腔周径明显增大(4.61±0.78mm vs 3.64±0.93mm,P=0.040;3.85±0.65mm vs 3.12±0.56mm,P=0.031),管腔狭窄程度明显降低(23.04±4.85mm2 vs 33.44±6.47mm2,P=0.003;30.82±7.18mm2 vs 41.46±10.95mm2,P=0.038).结论 188Re血管腔内照射能有效抑制损伤血管的新生内膜增生,改善血管重构,为预防临床PTCA术后再狭窄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