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我们采用国家十五攻关的科研用药海珠益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观察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变化并与干扰素治疗的患者和健康体检人员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观察富硒绿茶对人肝癌细胞株 Bel— 74 0 2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 :方法 采用给家兔灌服富硒绿茶 7d后 ,取其血清加至细胞培养基中进行实验 ,即血清药理学方法 ;方法 采用直接加富硒绿茶提取液至细胞培养基中进行实验。应用细胞生物学方法对处理后的 Bel— 74 0 2细胞进行生长曲线、克隆形成、AFP和 AL B的合成和分泌、Υ- GT活力的测定及细胞形态的观察。结果 :富硒绿茶及其血清能够抑制细胞生长及克隆形成 ,减少 AFP的合成和分泌 ,抑制 Υ-GT活性 ,促进 AL B的合成和分泌 ,并呈现一定的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结论 :富硒绿茶能够诱导人肝癌细胞株 Bel—74 0 2细胞向正常方向分化 ,具有预防原发性肝癌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海珠益肝胶囊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外周血Th1/Th2细胞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尾静脉注射卡介苗(BCG)和脂多糖(LPS)建立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分离小鼠淋巴细胞,经佛波醇乙酯(PMA)、离子霉素、莫能菌素刺激培养6h后,收获细胞,利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比例;另外经刀豆蛋白A(ConA)刺激培养72h后,收集培养上清,ELISA法检测IL-2、IFN-γ、IL-4、IL-10的水平。结果:在模型组,小鼠外周血PBMC中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水平升高,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h1细胞的百分率升高,Th2细胞的百分率降低,Th1/Th2的比值增大,与肝组织损害程度呈现正相关。海珠益肝胶囊能够抑制Th1型细胞因子的分泌,降低Th1细胞的百分率,恢复Th1/Th2的比例,对肝组织损害具有保护和改善作用(P〈0.05)。结论:Th1/Th2细胞失衡是造成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原因之一,Th1应答占主导地位,海珠益肝胶囊能够调节Th1/Th2细胞平衡,对肝组织损害具有保护和改善作用,可能是其免疫药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4.
脂质体-姜黄素水溶制剂抗肝癌效应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脂质体-姜黄素水溶制剂抗肝癌效应的稳定性。方法M TT法观察脂质体-姜黄素水溶制剂(放置1、2、4、8、12个月)对B e l-740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原位末端标记方法(TUNEL技术)观察脂质体-姜黄素水溶制剂放置12个月后诱导B e l-7402细胞凋亡的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检测脂质体-姜黄素水溶制剂放置12个月后对B ax、B cl-2和P 5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姜黄素水溶制剂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抑制B e l-7402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均显著减弱。脂质体-姜黄素随放置时间的延长,抑制B e l-7402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无明显衰减现象,至放置12个月后脂质体-姜黄素10、5及0.25μg/mL 3个剂量对B e l-7402细胞增殖仍有显著抑制作用,与同质量浓度的姜黄素比较,差异显著(P<0.01),抑制作用随药物质量浓度增高而有加强趋势,最高抑制率可达43.90%,且呈量效关系,3个剂量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质量浓度的脂质体-姜黄素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姜黄素的抑制率(P<0.01)。姜黄素-脂质体放置12个月,B e l-7402细胞凋亡率达63.7%。结论脂质体能显著提高姜黄素对B e l-7402细胞增殖的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脂质体-姜黄素水溶制剂放置12个月后对P 53表达有显著影响,但对B ax和B cl-2的表达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5.
剔毒肝方介导HEPG2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剔毒护肝方介导HEPG2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培养24h的HEPG2细胞,分别给予剔毒护肝方(12.5mg/dl)及阿霉素(10μmol/ml)作用8d,同时设空白对照组,细胞凋亡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Bcl-2、Bax、Fas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剔毒护肝方、阿霉素及空白对照组的凋亡率分别为24.43%、10.58%、2.05%.剔毒护肝方组细胞Bcl-2、Bax、Fas的表达量分别为0.118±0.015、0.152±0.028、0.121±0.018,与空白对照组及阿霉素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剔毒护肝方有明显介导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并可能通过介导凋亡调控基因Fas、Bax的高表达及下调Bcl-2基因的水平来介导凋亡.  相似文献   
26.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慢性肝炎转化为重症肝炎的早期预测.方法实验研究采用D-半乳糖胺大鼠肝损伤模型,初态观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F蛋白(FP)、血清胆红素(SB)、凝血酶元时间(PT)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指标的变化肝脏病理变化用图象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与上述各指标用计算机软件作多元线性相关、回归及逐步回归分析,初步探索其间的相关性.临床研究以慢性活动性肝炎(根据新的诊断标准为慢性肝炎中度以上)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动态检测SB,ALT,PT,FP,TNF,白介素2受体及乙肝病毒前C区基因变异等项指标,检测数据全部用美国SAS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综合实验及临床研究结果,并结合临床实际,制定出慢性肝炎转为重症肝炎的预测方案,将临床动态检测的各项指标代入预测公式,可预测慢性(活动性)肝炎是否转化为重症肝炎的不同倾向.结论慢性肝炎转为重症肝炎的预测方案,为临床医师早期预测慢性肝炎演变为重症肝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基因芯片技术是新近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在检测病原学指标方面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我们采用HBV DNA基因芯片技术,对15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 DNA突变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54例为2003年3月-2005年9月我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129例,女25例,年龄16~65岁,平均38岁。其中,未服用拉米夫定者42例(均为有临床症状,准备服用拉米夫定者),服用拉米夫定(9~30个月)者112例。全部患者的诊断符合2000年9月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中的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静脉采血1 ml,收集血清,-20℃冰箱…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 :研究富硒绿茶对人肝癌细胞株恶性表型的逆转作用 ,探索富硒绿茶预防肝癌机制。方法 :对经富硒绿茶药物血清处理后的人肝癌细胞株 Bel-740 2进行生长曲线、克隆形成、甲胎球蛋白 (AFP)、白蛋白 (ALB)的合成和分泌、 -谷氨酰转肽酶 ( -GT)活力的测定及细胞形态的电镜观察。结果 :富硒绿茶药物血清对该系细胞能抑制生长 ,抑制克隆 (P<0 .0 5 ) ,减少AFP和 -GT的合成和分泌 ,促进 ALB的合成 (P<0 .0 5 ) ,且呈现一定的浓度、时间依赖关系 ,对人肝癌细胞株恶性表型有逆转作用 ,可诱导癌细胞向正常方向分化。结论 :富硒绿茶对人肝癌细胞株恶性表型有逆转作用 ,能诱导人肝癌细胞株 Bel-740 2向正常方向分化 ,具有预防原发性肝癌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阴黄证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基因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阴黄证大鼠外用血淋巴细胞凋亡在阴黄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α-萘异硫氨酸酯(ANIT)联合大黄制作阴黄证动物模型,运用DNA末端标记法(TUNEL)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明黄证动物模型的凋亡和凋亡率,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cl-X_L、Bax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阴黄证动物模型有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且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治疗组和阳黄对照组(P<0.01)。阴黄证动物模型的Bcl-2、Bcl-X_L表达减少,而Bax的表达增加。结论:阴黄证存在免疫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凋亡可能是造成阴黄证免疫功能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