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40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71.
该研究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拟分析预测艾叶潜在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首先,利用UPLC和GC-MS技术分析33份艾种质资源叶片中的12种非挥发性成分和8种挥发性成分含量,作为艾叶的候选质量标志物。随后,运用网络药理学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疗效”网络筛选出核心质量标志物,再用分子对接方法验证质量标志物的生物活性。最后,根据艾叶中的质量标志物含量对33份艾种质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共筛选出18个候选成分、60个靶点和185个相互关系,作用于72条通路,与11种疾病的治疗有关,并发挥5种其他功效。根据自由度结合成分特有性,共筛选出了异泽兰黄素、桉油精、β-石竹烯、高车前素、棕矢车菊素、氧化石竹烯等6种成分作为艾叶的潜在质量标志物。根据6个质量标志物的含量,通过聚类分析将33份艾种质分为3个类群,并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了综合品质最高的种质S14。该研究为挖掘艾叶的质量标志物、建立艾叶质量评价体系、进一步研究其药效作用机制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2.
目的:探讨转染Elafin对百草枯(Paraquat,PQ)诱导的肺泡上皮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电穿孔法转染p EGFP-C1-Elafin进入A549细胞,培养24 h后,RT-PCR检测Elafin mRNA在A549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给予生理盐水、不同浓度PQ(5、50、100μmol/L)作用后,Annexin V/PI双染法流式细胞仪检测A549细胞凋亡率、活性氧类物质(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like-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表达情况。结果:转入A549细胞Elafin成功表达。PQ呈浓度依赖性导致A549细胞凋亡;PQ可使ROS含量明显增加,Nrf2、HO-1表达下调。Elafin可抑制PQ诱导的细胞调亡,上调Nrf2、HO-1蛋白表达。结论:Elafin可以一定程度抑制PQ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抗氧化蛋白Nrf2等有关。  相似文献   
173.
广东省1991~2002年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曹志威  李灵辉  方艳  李艳  罗会明 《广东医学》2004,25(9):1089-1090
目的 了解广东省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状况及流行特点 ,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广东省 1991~ 2 0 0 2年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和人口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广东省 1991~ 2 0 0 2年病毒性肝炎发病呈下降趋势 ,其中甲型病毒性肝炎呈下降趋势 ,乙型病毒性肝炎低年龄组呈逐渐下降趋势 ,非甲非乙型肝炎发病率较低 ,一直维持在 1/10万左右。男女发病之比为 2 4 1∶1,男性发病相对女性多 ;发病无明显的季节高峰。结论  10年的乙肝疫苗接种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74.
新医学模式观下肾移植进展和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阐述了在新医学模式观下,肾移植受者生物学、心理学与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护理对策,并提出了今后在肾移植护理方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5.
目的:分析中国肿瘤登记地区妇女宫颈癌发病率的变化趋势及预测未来10年发病率,为我国制定宫颈癌防治策略提供数据支撑。方法:2004~2017年宫颈癌的粗发病率数据来源于中国肿瘤登记年报。采用JoinPoint模型计算全国及城乡肿瘤登记地区妇女2004~2017年宫颈癌的粗发病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 AAPC),分析其变化趋势。利用灰色动态模型GM(1,1)预测2018~2027年宫颈癌发病率。结果:2004~2017年,宫颈癌粗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全国及城市地区在45~54岁达到峰值,农村地区在50~54岁达到峰值;全国、城市及农村宫颈癌粗发病率分别由2004年的8.55/10万、8.84/10万、7.69/10万上升至2017年的17.07/10万、16.53/10万、17.60/10万,呈上升趋势,其对应AAPC值分别为5.75%(t=20.25,P <0.001)、4.91%(t=10.29,P <0.001)、6.19%(t=14.01,P <0.001)。2027年全国、城市及农村宫颈癌粗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6.
肝癌前病变阶段外泌体分泌增加,通过发挥其细胞间通讯作用,可以直接推动疾病从炎性反应发展成癌。外泌体通过影响血管生成、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和免疫调节参与肝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可能成为肝癌前病变新的治疗靶点,为肝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7.
本研究意在系统疏理置信职业行为的起源、概念,及其与能力、里程碑的关系,并简要归纳置信职业行为在国内外医学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为我国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8.
铜离子作为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广泛参与机体各种生理过程。铜代谢异常导致细胞毒性应激而死亡。铜死亡(cuproptosis)是一种新近提出的调节性细胞死亡方式,与细胞凋亡、铁死亡及自噬等其他细胞死亡途径不同,cuproptosis与细胞内铜离子的累积和线粒体代谢相关。cuproptosis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铜离子载体对肿瘤细胞的毒性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cuproptosis的发生机制及其在不同肿瘤中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并介绍铜离子载体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79.
患儿特殊的解剖和生理学特点使其术后易发生呼吸抑制,加之对疼痛难以描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术后镇痛的实施,影响患儿康复,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而恰当、有效的术后镇痛有利于保障日间手术的安全实施,促进术后康复和提高医疗满意度。目前术后应用多模式镇痛去阿片化逐渐成为共识,患儿及照顾者围术期的社会心理因素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多基因组学、人工智能的发展给更多个体化镇痛方案提供可能,但在对患儿进行术后疼痛评估时,仍缺少精确而统一的方法。随着日间手术的发展以及舒适化医疗的推进,建立完善的患儿日间手术疼痛管理体系成为国内外学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患儿日间手术围术期疼痛管理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患儿日间手术后镇痛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0.
目的 检索并汇总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运动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国际指南协作网、苏格兰学院指南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网站、Cochrane Library、美国医疗保健研究与质量局网站、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网站、美国肝病研究学会网站、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DynaMed、Embase、中国医脉通指南网、中国知网、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运动管理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证据总结、专家共识、最佳临床实践、临床决策、推荐实践、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1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系统评价、专家共识、指南18篇文献,从运动原则、运动监督、运动类型、运动选择、运动时间与频率、运动强度等6个方面汇总24条最佳证据。结论 该研究汇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运动管理的最佳证据具有全面性和科学性,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应用最佳证据指导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合理运动,提高干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