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91篇
内科学   7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61篇
外科学   95篇
综合类   194篇
预防医学   43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92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胰腺CT灌注的变化以及与临床常用AP病情评估系统的关系,评价CT灌注参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8月至2008年4月行胰腺CT灌注成像120例,其中正常胰腺34例,AP患者86例.采用德国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64层螺旋CT进行灌注扫描,获取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峰值时间(TTP)和表面通透性(PS),并与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CRP、CTSI、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局部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P组平均BF、BV、TTP、PS分别为(113.57±50.04)ml·100 ml~(-1)·min~(-1)、(146.61±45.11)ml/L、(148.88±21.16)0.1 s、(119.53±52.36)0.5 ml·100 ml~(-1)·min~(-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F、BV明显下降(P<0.05),TTP、PS变化无统计学意义.AP患者的CT灌注参数BF、BV与APACHEⅡ评分、Ransont评分、CRP、CTSI存在相关性(P<0.05),与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也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AP患者胰腺血流灌注降低,灌注参数BV、BF与临床常用AP病情评估系统存在相关关系,提示CT灌注成像在AP病情评估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测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临床怀疑冠心病的300例患者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在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及曲面重组等后处理并进行分析。结果300例患者中114例(38%)有冠状动脉心肌桥存在,其中发生在前降支及其分支95例,发生在回旋支及其分支10例,发生在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5例,多支病变4例。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心肌桥显示率高,并能对其临床症状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04.
周惠丹  方向明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0):1427-1428
术中知晓属于全身麻醉并发症。关于术中知晓的发生率,据报道美国平均为0.2%,心脏和产科手术1%以上;在国内平均为2%,心脏手术6%。术中知晓所导致的心理应激和精神刺激可能对患者心理和生理造成明显的伤害,甚至可能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不良后果,故术中知晓问题越来越受到患者和麻醉医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5.
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是导致良性胆道疾患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病死率一般在25%左右[1].我院1999年6月~2009年3月共收治AOSC 34例,通过早期抗休克、抗感染及全身支持治疗等,创造适宜的手术时机,并行恰当的手术处理,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六郁汤对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气滞湿阻代谢综合征患者体重、腰围、臀围以及体重指数(BMI)治疗效果以及对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154例符合精神分裂症标准的患者而且符合代谢综合症气滞湿阻的诊断标准,且此代谢综合症与所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有关。按照2:1进行随机分组。结果:在气滞湿阻154例中,治疗组102例,对照组52例。而且体重在治疗结束时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3.04,P=0.00),腰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t=-2.86,P=0.01),BMI也显著低于对照组(t=-2.78,P=0.01)。气滞湿阻代谢综合征治疗组的阳性症状在治疗前比对照组明显(P=0.01),经过治疗后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阴性症状、一般普通症状和PANSS总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结束后,气滞湿阻研究组副作用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相关气滞湿阻代谢综合征应用六郁汤剂治疗后,其体重质量有明显变化,而且有利于精神症状的改善,副作用较轻。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经皮球囊压迫与射频热凝半月神经节治疗老年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老年患者87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经皮球囊压迫半月神经节治疗(球囊压迫组)42例,经皮射频热凝半月神经节治疗(射频热凝组)45例,对两种方法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球囊压迫组和射频热凝组早期有效率分别为92.9%(39/42)和95.6%(43/45),治愈率分别为88.1%(37/42)和88.9%(40/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0.292、0.198,均P>0.05);(2)出现三叉神经抑制反应球囊压迫组69.0%(29/42),多于射频热凝组35.6%(16/45)(χ2=9.759,P<0.05),其中球囊压迫组1例患者出现心搏骤停;(3)术后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颜面部麻木及感觉障碍,球囊压迫组有效39例三支支配区均有麻木;射频热凝组有效43例主要为患支支配区麻木,选择性较高;球囊压迫组咀嚼肌无力的发生率(71.8%)高于射频热凝术组(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6,P<0.05); (4)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均无复发病例.结论 经皮球囊压迫和经皮射频热凝术治疗老年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都具有微创、高效的优点.经皮球囊压迫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无需患者配合,具有较高的舒适性,对于无法合作的患者较为合适;而经皮射频热凝术对三叉神经毁损的选择性更强,三叉神经抑制反应较轻,并且对咀嚼肌功能影响较小.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 (PBC) versus 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 treatment (PRFT) on idiopathic trigeminal neuralgia in elderly patients. Methods The 87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trigeminal neuralgia were enrolled, 42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PBC (PBC group), and the other 45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PRFT (PRFT group). The effects of two therapies were evaluate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early response rate (92.9% vs. 95.6%) and cure rate (88.1% vs. 88.9%) of PBC group versus PRFT group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oth P>0.05). The inhibitory response rate of trigeminal nerve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PBC group than in PRFT group after treatment (69.0% vs. 35.6%, P<0.05), and 1 patient had cardiac arrest in PBC group. The two groups had different degrees of facial numbness and sensory dysfunction. The 39 patients treated by PBC had numbness in three divisions of trigeminal nerve, while 43 patients treated by PRFT had the high selection and showed the main numbness in the ill division of trigeminal nerve. The chewing gravis rate was higher in PBC group than in PRFT group (71.8% vs. 20.9%, P<0.05). There was no neuralgia recurrence in both groups during 6 monthe′ follow-up. Conclusions The effect of treating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trigeminal neuralgia is similar by PBC and PRFT. The PBC therapy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is more convenient for patients who can not cooperate.The PRFT has much higher selectivity in trigeminal nerve damage, lower inhibition rate of the trigeminal nerve, and less influence on the masticatory muscle function.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价值。方法对2 356例成人冠状动脉双源CT血管成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2 356例冠状动脉CTA中,检查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31例,检出率为1.31%,其中冠状动脉开口水平变异9例,两支冠状动脉开口于左冠状窦5例,两支冠状动脉开口于右冠状窦8例,前降支起源于右窦1例,左回旋支起源于右窦2例,前降支及回旋支独立开口于左冠状窦2例,单一冠脉2例(均为单一右冠),左回旋支闭锁2例。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可以清晰显示冠状动脉起源及走行,是一种良好的无创性的诊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自愿接受高能聚焦超声治疗的72例BPH患者经会阴入射大功率、短脉冲式高强度聚集超声(HIFU)进行治疗,并密切随访,观察前列腺增生的局部改变及临床症状。结果:72例患者经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后多数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和消失,没有并发症发生。结论:高能聚焦超声治疗BPH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的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意义。方法分析经CT诊断的46例十二指肠憩室(其中44例经临床证实),归纳憩室的影像特点及胆道、胰腺的伴发征象。结果 (1)44例十二指肠憩室共发现憩室50个,其中36例共36个为乳头旁憩室(72.0%)。4个憩室内含气体未见液体(8.0%),28个憩室内含气液平(56.0%),18个憩室内为纯液体未见气体(36.0%);(3)36例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扩张29例(80.6%)、胆总管结石18例(50.0%)、胆囊病变30例(83.3%)、急性胰腺炎2例(5.6%)。伴发胆道疾病与无伴发胆道疾病患者的憩室最大径平均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对十二指肠憩室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尤其对乳头旁憩室及其伴发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