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31.
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曾邀请本市部分医院的妇科老中医座谈痛经的证治经验。上海中医学院附属岳阳医院朱南荪、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庞泮池、上海中医学院沈仲理、上海牯岭路地段医院蔡小荪等出席了座谈会。现将内容摘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2.
自1988年3月至1989年12月,对55例不孕症患者作 B 型超声下输卵管通液检查,结果两侧输卵管均不通18例,两侧输卵管均通畅17例,两侧通而不畅5例,一侧不通,另一侧通或通而不畅15例。55例中52例作 X 线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对照,其中完全符合30例,完全不符合4例,部份符合18例。本文就 B 型超声下通液检查的方法.诊断依据及优缺点作了讨论,认为单项X 线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和单项B型超声通液检查各有利弊,建议两者结合,互相弥补,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33.
戴德英教授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40余年,善治妇科各类疑难杂症。戴教授提出“活血化瘀”应为妇科基本治法,贯穿于妇科的临床实践,尤其在治疗瘀热型痛经,取得良好疗效。现择典型病案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4.
中医药和避孕、抗生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节制生育,关系到我民族和国家的兴亡,至关重要。有关方面曾提出,中医中药也要为此作出贡献。本文中提到的一些药物和用法,只供医疗、科研人员参考。请读者勿擅自试用。  相似文献   
35.
宫外孕又称异位妊娠,是孕卵在子宫腔以外的任何部位着床发育,并由此引起一系列的病变和症状的妇科急腹症,以输卵管妊娠多见,约占95%左右。本病在未破裂前可宫外孕;;血郁少腹  相似文献   
36.
上期介绍了王氏病案,本期即对其展开讨论分析。一、本例的诊断诊断依据:本患者结婚2个多月即患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术中见左侧卵巢如鸡蛋大小,并与子宫及输卵管粘连。术后痛经进行性加剧,于第2天尤甚,持续2~3天。月经量明显增多。B超提示“左侧卵巢巧克力囊肿5.6×4.2×3.5厘米”。子宫输卵管造影报告  相似文献   
37.
通管汤对家兔输卵管炎的抗炎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苯酚糊剂造成家兔化学损伤性输卵管炎症模型,以用药组及非用药组家兔的组织学切片及用药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测定作为观察指标进行通管汤的抗炎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通管汤具有对抗输卵管炎变的效应,并提示此种效应可能是通过改善组织细胞代谢,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减少炎细胞浸润,以及降低血液粘滞度和血中大分子物质的聚集性,从而改善血液流变性,纠正局部血循环障碍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在位和异位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的差异以及红藤颗粒剂对其调节作用。方法用自体移植法建立内异症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红藤颗粒高、中、低(含生药浓度分别为120、80、55S/kg)剂量组,达那唑高、中、低(分别为80、40、20mg/kg)剂量组,以及去势组和空白组,共8组。采用明胶酶谱法测定给药后大鼠在位以及异位内膜组织中MMP-9和MMP-2蛋白表达。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在位和异位组织中均有MMP-9和MMP-2蛋白表达,红藤颗粒剂和达那唑高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在位和异位组织中MMP-9和MMP-2的活性(P〈0.05),与去势组作用相当。结论红藤颗粒剂可抑制MMP-9和MMP-2蛋白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9.
目的:比较以清热化瘀法为主的中药与西药醋酸曲普瑞林(注射用GnRHa)治疗腹腔镜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探讨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_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_2)、前列腺素E2(PGE_2)和环氧化酶2(COX_2)与EMs发病的相关性,为本病的中医药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90例EMs患者及输卵管炎性疾病患者,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中药组术后口服清热化瘀中药汤剂,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西药组于术后第1次月经来潮第1~5天内皮下注射醋酸曲普瑞林(GnRHa),每4周1次,连用3月;对照组为输卵管炎性疾病患者,术后不使用药物。ELISA法测定患者外周静脉血中VEGF、VEGF-R_1、VEGF-R_2、PGE2和COX_2的浓度,探讨EMs的发病机理。结果:外周静脉血中VEGF、VEGF-R_1、VEGF-R_2浓度中药组、西药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E_2和COX_2浓度中药组、西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静脉血中VEGF、VEGF-R_1、VEGF-R_2、PGE_2、COX_2浓度治疗前后3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西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静脉血中VEGF、VEGF-R_1和VEGF-R_2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EMs的发生及发展进程,清热化瘀法可能是通过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含量,达到治疗内异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0.
秦伯未先生,为近代著名老中医之一。早年曾跟随上海名医丁甘仁为师,且又博览群书,理论联系实践,能汇集各家之长。秦老一生著书甚多,又热心讲学,为继承和发展中医事业、培养中医人才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秦老在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