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1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5篇
口腔科学   100篇
临床医学   309篇
内科学   92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74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433篇
预防医学   234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85篇
  3篇
中国医学   170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合贝爽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以8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分为合贝爽(H)治疗组和异舒吉(I)治疗组。H组合贝爽从100μg/min起始,最大用量300μg/min,持续静滴48h。I组异舒吉2~10mg/h持续静滴6~8h/d。其他基础用药两组相同。观察两组难治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急诊冠脉介入的发生率。结果H组和I组比较,入院时在年龄、高血压、血脂和血糖等冠心病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难治性心绞痛发生率H组为2例(5.0%),I组为8例(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和心肌耗氧指数(收缩压×心率)H组比I组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和急诊冠脉介入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合贝爽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优于异舒吉。  相似文献   
52.
目的通过口内扫描技术初步探索并建立一种评价软组织改变的方法,评估牙周组织再生结合骨皮质切开术对骨性Ⅲ类错[牙合]骨嵴顶冠方牙龈厚度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和口腔颌面外科转诊至牙周科、全身和牙周健康、需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22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8例,年龄(24.0±4.5)岁(19~35岁);观测前牙共112颗,其中上颌前牙46颗,下颌前牙66颗。在前牙去代偿正畸移动前行牙周组织再生结合骨皮质切开术,观察探诊深度、出血指数、角化龈宽度,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差异。术前与术后6个月通过口内扫描技术直接获取患者上下颌前牙区数字化模型,在分析软件中构建软组织形态测量模型,并定量分析牙冠正中测量矢状面上龈缘根方1和2 mm处牙龈厚度的变化。结果22例患者手术前后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角化龈宽度从术前的(4.22±1.43)mm显著增加至(5.18±2.32)mm(P<0.05)。术后6个月上颌、下颌前牙龈缘根方1和2 mm处牙龈厚度与术前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上颌前牙龈缘根方1和2 mm处牙龈厚度增加量分别为(0.68±0.56)和(1.00±0.69)mm;下颌前牙龈缘根方1和2 mm处牙龈厚度增加量分别为(0.38±0.42)和(0.58±0.45)mm;且上颌牙龈厚度增加量均显著大于下颌(P<0.01)。结论基于口内扫描技术进行软组织形态变化的定量评价方法切实可行。在骨性Ⅲ类错[牙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中牙周组织再生结合骨皮质切开术不但能增加角化龈宽度,而且可增加骨嵴顶冠方牙龈组织厚度。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舍曲林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20例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采用阿立哌唑和舍曲林片口服治疗,而对照组只采用阿立哌唑口服治疗。观察治疗12周,用阳性与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在治疗后第8、12周末,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分别=-2.11、-2.03,P均<0.05)。在治疗后第2、4、8、12周末,试验组PANSS(阳性症状除外)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分别=-4.39、-2.25、-4.71;-6.44、-4.36、-6.87;-5.12、-2.61、-4.89;-4.03、-2.63、-4.61,P均<0.05)。除了阳性症状外,不同干预手段、不同时间及两者交互效应对于PANSS评分中的阴性症状、精神病理及总分结果均有明显影响(P均<0.05)。 TES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43、1.58、1.21、1.59、1.70,P均>0.05)。结论舍曲林联合阿立哌唑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康复疗养对刚下高原官兵的微循环调节的影响。方法将刚下4 000 m以上高原赴临潼疗养院的31名高原官兵分为疗养+高压氧疗组和正常疗养组,分别于入院时、疗养15 d及疗养30 d时检测微循环并对其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康复疗养对高原官兵的微循环状况有很大的改善作用,疗养30 d较15 d效果显著(P0.05)。高压氧治疗与正常疗养对高原官兵微循环的变化无差异(P0.05)。结论康复疗养30 d对高原官兵微循环调节效果好,尤其对高原官兵下山脱习服,促进机体微循环恢复正常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通过研究知柏地黄汤对细胞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ARE)信号通路的调节及其对大鼠血清代谢物的干预作用,探讨其治疗阴虚火旺证的可能机制。[方法]将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知柏地黄汤低、中、高浓度组,分别以0、1、20和100mg·mL-1的知柏地黄汤干预24h,通过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筛选知柏地黄汤显著调控的信号通路;荧光定量PCR检测所筛选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并利用磷钼酸比色法及氧化酶法检测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含量、细胞耗氧率(oxygen consumption rate,OCR)、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的变化。45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空白组以0.9%氯化钠溶液灌胃21d,干姜组先以10g·kg-1干姜附子肉桂汤灌胃14d、再以0.9%氯化钠溶液灌胃7d,干知组先以10g·kg-1干姜附子肉桂汤灌胃14d、再以知柏地黄汤灌胃7d,灌胃体积为10mL/(kg·d),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技术检测血清中代谢物的改变。[结果]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知柏地黄汤对ARE元件调控最为显著,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知柏地黄汤可以促进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Nrf2)、小肌腱膜纤维肉瘤(musculoaponeurotic fibrosarcoma,Maf)的转录(P0.001,P0.05),同时抑制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1,Keap1)的转录(P0.001)。与对照组比较,知柏地黄汤组细胞ATP含量(P0.05)、OCR(P0.001)及SOD活性(P0.05)均升高。动物实验证实,知柏地黄汤灌胃治疗可以改善阴虚火旺模型大鼠胆碱、甘胆酸及棕榈酰左旋肉碱(palmitoyl-L-carnitine,PALC)的紊乱,其中胆碱及PALC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知柏地黄汤能够通过ARE信号通路,抑制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进而改善阴虚火旺引起的代谢紊乱,这可能是知柏地黄汤治疗阴虚火旺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患者基础治疗过程中不同时机口服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的短期临床疗效,以期为AgP患者基础治疗中选择用药时机提供参考.方法 将45例AgP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数字表法分为非用药组、洁治后用药组和刮治后用药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其中洁治后、刮治后用药组分别在洁治后及完成刮治后即刻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和甲硝唑片,3个组均在基础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进行牙周检查.结果 洁治后、刮治后用药组患者探诊深度减少[M(Q25,Q75)][分别为2.5(1.8,3.3) mm、2.3(1.9,2.7) mm]和附着增加[M(Q25,Q75)][分别为0.9(0.5,1.4) mm、0.8(0.4,1.3) mm]均显著高于非用药组[探诊深度减少和附着增加分别为1.8(1.3,2.1) mm、0.4(0.2,1.0)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探诊深度≥7 mm的位点,洁治后用药组的探诊深度减少[4.0(3.0,5.0)mm]显著高于刮治后用药组[4.0(3.0,4.0) mm],P<0.05.结论 AgP患者牙周基础治疗中辅助口服阿莫西林和甲硝唑较单纯牙周基础治疗可取得更好的疗效;有多个位点PD≥7 mm的患者可以在洁治后服药,但仍需要远期疗效观察及微生学研究.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下颌第一恒磨牙牙根及根管系统。方法:报告1例双侧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3根管病例,分析其诊疗经过并复习牙根及根管系统文献。结果:该病例中双侧下领第一恒磨牙根管治疗后进行完善根管充填。结论:下颌第一恒磨牙的牙根及根管系统变异多样,临床治疗中应注意,以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9.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牙周薄龈生物型(thinperiodontalbiotypes)与牙周厚龈生物型(thickperiodontaIbiotypes)两者唇侧牙槽骨骨板(IabjaIPIatethickness)厚度是否存在差异。牙周生物型与唇侧牙槽骨骨板厚度的关系是通过对60位受试者上前牙(双侧中切牙、双侧侧切牙和双侧尖牙)的相关资料评估后获得的.受试者资料包括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d tomographs.CBCT).诊断模型(diagnosticimpressions)和牙周临床检查数据。牙周薄龈生物型与厚型比较,唇侧牙槽骨骨板更薄(P〈0.001).角化龈宽度更窄(P〈0.001).釉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距离(P=0.02)更长.且龈沟内探诊时探针更可见(Probe ViSibl Jity)。但牙周生物型与牙齿的长宽比或颊侧龈退缩无关。结论:牙周生物型与唇侧牙槽骨骨板厚度、角化龈宽度、牙槽嵴顶位置、牙龈形态和探诊时探针可见度有密切关系,与颊侧牙龈退缩无关。  相似文献   
60.
目的:文献中已经提出了许多关于牙龈退缩分度的方法.但是这些分度方法都未见有经过有效的统计学的分析和验证。因此,这些分度方法在不同临床医师中应用时.是否都同样有效还不详。本研究旨在研究一种新的牙龈退缩分度方法在检查者自身和检查者问的一致性.并评估其在不同临床医师中的一致性。材料和方法:通过以下3个方面评估提出的这一新的分度方法:牙龈角化组织量(〈2mm或≥2mm).是否存在牙颈部的非龋性病变以及是否存在邻面附着丧失。采用盲法分析3位检查者的KaPPa统计值(一致性检验)。结果:使用该新分度方法对120例牙龈退缩患者进行评估,牙龈角化组织变量的检查者自身一致性值为074~096.非龋性牙颈部缺损变量的检查者自身一致性值为067~094,邻面附着丧失变量的检查者自身一致性值为0.70~092。牙龈角化组织变量的检查者问一致性值为070~085.非龋性牙颈部缺损变量的检查者自身一致性值为054~059,邻面附着丧失变量的检查者自身一致性值为054~077。结论:基于本研究结果和人群,新提出的分度方法在调查者中的一致性为中度到高度。因此.该方法可以判定牙龈退缩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