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8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药用菊花不同栽培类型植物学形态比较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目的:通过对中国药用白菊花不同栽培类型的植物学性状观测和比较,以期为药用白菊花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及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设计,分别对药用菊花的叶片形状、头状花序中舌状花和管状花的颜色以及数目等主要形态特征进行测定;结合方差统计分析方法,对药用菊花不同栽培类型的主要植物学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药用菊花不同栽培类型植物学性状存在一定的差异,叶片锯齿数、叶柄长度以及叶裂数三者为相对独立的性状,是不同药用菊花类型叶片形态的重要特征。根据植物学形态差异药用菊花不同栽培类型可划分为7个类群。  相似文献   
92.
徐文斌  祝金泉 《江西医药》2007,42(8):758-760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包括肠痛和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及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可资解释的症候群.  相似文献   
93.
目的:比较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和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在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肌肉损伤影像学比较。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采用外科治疗的60例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OLIF组和TLIF组,每组30例。其中OLIF组采用OLIF+后路肌间隙钉棒内固定术治疗,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52~74(62.6±8.3)岁;TLIF组采用左侧入路TLIF治疗,男14例,女16例,年龄50~81(61.7±10.4)岁。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观察影像学资料,包括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左侧腰大肌、多裂肌、最长肌面积,T2加权像高信号改变及椎间融合情况;分析实验室指标,包括术后第1、5天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值;评定临床疗效,根据术后不同时期腰腿疼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LIF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TLIF组(P<0.01)。OLIF组术后DH恢复优于TLIF组(P<0.05)。OLIF手术组术前与术后左侧腰大肌面积及高信号程度测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OLIF组左多裂肌面积与左最长肌面积及左多裂肌与左最长肌Mean值低于TLIF组(P<0.05)。OLIF组术后第1、5天CK较TLIF组低(P<0.05)。术后第3天OLIF组腰背痛及下肢痛VAS低于TLIF组(P<0.05)。术后12个月ODI及术后3、6、12个月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LIF组术后有1例出现左下肢皮温升高,考虑术中损伤交感链;2例出现左大腿前方麻木,考虑与腰大肌牵拉有关,并发症发生率10%(3/30)。TLIF组术后1例患者踝关节背伸受限,考虑神经根牵拉有关;2例出现脑脊液漏,术中导致硬膜囊撕裂;1例出现切口脂肪液化,考虑椎旁肌剥离损伤有关,并发症发生率13%(4/30)。两组患者随访过程中6个月时椎间全部融合,无融合器塌陷。结论: OLIF与TLIF均能有效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但OLIF手术术中出血更少,术后疼痛较轻,DH恢复较TLIF有明显优势。同时从实验室指标CK变化及影像学左侧腰大肌、多裂肌、最长肌面积及T2像高信号比较,可以看出OLIF术式对肌肉损伤及干扰程度低于TLIF。  相似文献   
94.
军事训练是我军诸兵种的共同训练科目,它与部队指战员的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的训练方法,能提高指战员的身体素质和体能,反之,不仅对健康不利,而且会影响军事技术的提高。为了给上级军务部门制定正确的训练方法提供可靠依据,我们对驻桂某边防部队各兵种的训练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5.
对侧电针穴位对外周神经传入冲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针刺信息激活中枢神经系统各个水平的抗痛结构以及通过下行抑制系统来对抗伤害性传入冲动而产生镇痛效应已有许多实验研究资料。电针对外周神经的作用如何,目前资料不多。有人观察到电针刺激对外周神经有压抑作用,但多数为“同纤维”效应,即A纤维被兴奋时,动作电位A波受压抑。少数实验中也出现“异纤维”效应。即仅有A类纤维被兴奋但压抑效应却可涉及C波。还有人观察到电针大鼠“足三里”、“环跳”对  相似文献   
96.
许宁  姚京忠  徐文斌 《中国药房》2005,16(3):215-216
目的 :研究牛乳铁蛋白原料的稳定性。方法 :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乳铁蛋白及其杂蛋白的含量 ,分别用强光照射法、加速试验法和室温留样观察法对牛乳铁蛋白原料进行稳定性试验。结果 :牛乳铁蛋白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25~1000μg/ml,RSD=0 .05 % ;其在强光照射、加速试验和室温留样观察试验中 ,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标准。结论 :牛乳铁蛋白在室温、密闭的贮存条件下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97.
药用菊花不同栽培类型内在质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7,他引:17  
目的:通过对我国不同产区的20个药用菊花栽培类型的药材样品进行主要化学成分的提取和测定,为药用菊花的质量评价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绿原酸、总黄酮和总挥发油含量为检测指标,对20个菊花药材样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绿原酸、总黄酮和总挥发油在各类型药用菊花中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结论:药用菊花的主要化学成分组成体现了我国药用菊花的多样性,其内在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98.
明正统仿宋针灸铜人鉴定与仿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系统考察明代正统铜人沿革的基础上,确认了现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Ermitage)博物馆的针灸铜人为明正统铜人;同时确认正统铜人的性质是仿宋天圣铜人,可视为宋代国家针灸经穴标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文本的权威解释,这一重要发现使得以往人们对于该文本腧穴定位的不同理解得到澄清.以此为基点,进一步澄清了学术界近百年来关于传世针灸铜人鉴定上的种种纷争.  相似文献   
99.
鲍一峰  徐文斌  庄伟 《中国骨伤》2022,35(9):863-868
目的:探讨超声在闭合复位内外侧交叉穿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中保护尺神经的可行性。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6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根据引导方式不同分为超声引导组和X线引导组。超声引导组32例,采用超声引导下闭合复位经皮内外交叉克氏针固定,男20例,女12例,年龄3~11(6.06±2.02)岁。X线引导组31例,采用X线引导下闭合复位经皮内外交叉克氏针固定,男17例,女14例,年龄2~10(5.61±1.96)岁。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接受电透次数,骨折愈合时间,尺神经损伤情况,术后12个月采用Flynn疗效评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儿获得随访,超声引导组随访时间9~12(11.53±0.76)个月,X线引导组随访时间10~13(11.51±0.72)个月,两组患儿手术时间、随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引导组接受电透次数(21.65±5.58)次明显多于超声引导组(3.06±1.24)次(P<0.01)。超声引导组术后未发生医源性尺神经损伤,X线引导组术后2例出现尺神经损伤,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超声引导组Flynn临床功能评定结果优27例,良4例,可1例;X线引导组优23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与X线引导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方面疗效相当,但超声引导可以在术中清晰地探测到尺神经所在的位置,最大程度避免因尺侧穿针时而导致的医源性尺神经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0.
徐文斌  戴蓉丹  刘悦  钟辉  庄伟 《中国骨伤》2020,33(10):907-911
目的:探讨利用超声技术引导复位以及探查尺神经位置,经皮交叉穿针固定治疗移位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5例移位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1岁3个月~11岁4个月,平均7.6岁;摔倒伤44例,坠落伤1例;左侧29例,右侧16例;GartlandⅡ型12例,Ⅲ型3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h~7d,平均2.5d;患儿均无神经及血管损伤。利用超声对患儿骨折复位进行引导,并行交叉穿针固定,其中内侧穿针时,使用超声探测尺神经位置以避免损伤尺神经。术中观测尺神经状态,末次随访时采用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对患儿肘关节功能及美观度进行评价,并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中使用超声分别从肱尺关节内侧面、肱桡关节外侧面以及肱尺关节矢状面3个方向对骨折端进行探查,可指导骨折复位,并可清楚探查尺神经位置,避免内侧穿针时出现尺神经损伤。患儿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术后未出现复位丢失,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6周,平均5周。末次随访时根据Flynn评估标准:同健侧相比,41例患侧屈伸受限0。~5。,临床评定为优;3例屈伸受限6°~10°,临床评定为良;1例屈伸受限11°~15°,临床评定为可。同健侧相比,40例患侧提携角丢失0。~5。,临床评定为优;5例提携角丢失6°~10°,临床评定为良。术后均未出现尺神经损伤、肘内外翻畸形等并发症。结论:虽然目前超声引导治疗移位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对操作者有较高要求,但其具有对软组织可清晰显影、便携、有效、对健康无影响等优点,在术中可清晰探查骨折情况,引导骨折复位,并可准确显示尺神经位置,有效提高内侧穿针安全性,从而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超声引导手法复位经皮交叉穿针固定治疗移位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有效且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