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p73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前列腺癌标本26例,前列腺增生标本18例,均为存档石蜡切片,应用免疫组化研究p73表达.结果 p73表达在前列腺癌组织为34.61%,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为0%(P<0.01).组织学分级Ⅰ~Ⅱ级的表达为45.45%,Ⅲ级的26.67%(P>0.05).临床分期A-C期的表达为8.3%,D期为61.50%(P<0.05).表达为阳性的血清PSA浓度均值为18.19±3.30,阴性的为23.41±2.29(P>0.05).结论 p73表达在前列腺癌组织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组织学类型及血清PSA浓度无关(P>0.05).表明p73的表达可以作为判断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肾癌保留肾单位切除术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以AJCC2002年肾癌临床和病理分期为标准,选择临床分期为Ⅰ期、病理分期为T1a期(肿瘤最大径≤4 cm)的外生型肾肿瘤15例,分别行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其中经腹腔入路组6例,经后腹膜腔入路组9例.距肿瘤边缘0.5~1.0 cm处进行局部切除. 结果 15例手术中14例完全在腹腔镜下完成,1例因腹腔镜下无法彻底止血而中转开放完成手术.14例腹腔镜手术时间110~200 min,平均160 min;术中失血量60~300 ml,平均160 ml;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3~7 d,平均5 d;术后引流液300~600 ml,平均420 ml;术后住院时间4~8 d,平均5 d.术后随访5~8个月,所有肿瘤均无局部或切口、远处复发,患者恢复良好. 结论 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癌切除术损伤小、效果肯定、恢复快,短期随访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手术后膀胱梭形细胞结节属于炎性假瘤的一种,是膀胱组织在慢性炎症作用下,以局部组织增生形成肿块为特点的一种瘤样病变,临床罕见.  相似文献   
14.
超声检查在肾结石取石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23例多发性肾结石取石术中应用超声监测,具有如下优点:操作简便,对于阳性及阴性结石都能进行三维定位,缩短手术时间并有效减少术后结石残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腹股沟斜疝病人施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26例,传统手术方法23例,比较2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疼痛反应。结果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天数少,术后疼痛轻,与传统手术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从1984年以来,先后收治高原痹证122例,采用自拟益气通痹汤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122例中,男性54例,女性68例;汉族72例,藏族49例;年龄≤20岁12例,21~30岁32例,31~40岁34例,41~50岁32例,  相似文献   
17.
本次会议收到 2 0 0多篇有关泌尿外科手术方面的文章 ,从内容可以看出 ,在对传统泌尿外科手术进行改良与创新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寻找人体组织的替代材料一直是医学工作者努力的目标 ,本次会议收到 3篇有关组织工程技术的文章 ,分别涉及组织工程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在尿道狭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作者在这方面的有益尝试为寻找泌尿外科手术时的替代材料提供了新的选择。本次会议有多篇可控性肠膀胱手术的文章 ,与会者也多有这方面的经验 ,因此在会场上经常出现热烈讨论甚至争论的场面。许多作者不仅以超微结构、病理生理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磷酸雌二醇氮芥(EMP)和非那雄胺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 1999年7月至2006年1月联合应用EMP和非那雄胺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14例.治疗方案EMP 280 mg,每日2次;非那雄胺5 mg,每日1次,28 d为一疗程,连续应用直至毒副反应无法耐受或治疗失败.疗效判断标准血前列腺癌胚抗原(PSA)下降>50%且维持1个月以上为有效,软组织转移灶疗效分为痊愈、好转、稳定和进展.结果 14例随访3~24个月,平均13个月.PSA有效率57.1%(8/14),有效患者PSA从治疗前(53.6±42.3)ng/ml下降至治疗后3个月(12.8±9.5)ng/ml,平均有效时间9个月.软组织转移灶好转者3例,转移灶分别从治疗前2.0 cm×2.5 cm、3.5 cm ×4.5 cm、4.5 cm ×4.0 cm缩小为1.0 cm×1.0 cm、2.0 cm×2.5 cm、2.0 cm×3.0 cm,有效持续时间分别为5、9、12个月.结论 联合应用EMP和非那雄胺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表达结果与肿瘤组织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Pca组织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BPH)的石蜡包埋切片进行染色,检测VEGF-C、VEGFR-3的蛋白质表达。结果(1)VEGF-C蛋白质在Pca组织及BPH组织中均可表达,阳性系数分别为50%和15.38%(P<0.05),在Pca组织中表达较强,且低分化组高于高、中分化组。(2)微淋巴管计数(microlymphatic count MLC)在Pca组织明显高于BPH组织(P<0.01);Pca组织VEGF-C阳性组MLC明显高于VEGF-C阴性组(P<0.01),且随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加(P<0.01)。有淋巴转移组高于无淋巴转移组(P<0.01);TNM分期Ⅲ、Ⅳ期高于Ⅰ、Ⅱ期(P<0.01)。结论(1)Pca组织中VEGF-C阳性表达率,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明显增高,提示VEGF-C蛋白表达与Pca细胞生长及分化程度有关。(2)Pca组织VEGF-C阳性组MLC明显高于VEGF-C阴性组,表明Pca中VEGF-C促进肿瘤淋巴管生成。(3)Pca组织中MLC随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加,与Pca临床分期、有无淋巴转移有明显相关性,表明MLC在Pca中反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研究在中国人口中,合并症与膀胱全切术后生存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0年至2010年间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泌尿外科行膀胱全切的24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包括年龄、性别、手术延搁时间、尿流改道类型、盆腔淋巴结清扫范围、TNM分期、肿瘤细胞病理分级在内的临床资料.使用ACE-27合并症评分表对患者的术前合并症情况进行评估.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合并症与术后总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入选患者平均年龄(62±11)岁,中位随访时间为(47±31)个月.151例(61.38%)患者在随访期间死亡,118例(47.97%)患者至少存在一个器官的合并症.其中无合并症患者128例(52.03%),轻度合并症患者79例(32.11%),中度合并症患者33例(13.41%),重度合并症患者6例(2.4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度合并症(P=0.002)和重度合并症(P〈0.001)患者的术后总生存率较无合并症和轻度合并症患者低.除此之外,年龄≥70岁(P=0.002)、手术延搁时间≥12周(P=0.044)、盆腔淋巴结清扫的范围(P=0.014)及TNM分期〉T3(P〈0.001)也与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率的降低有关.结论 随着合并症严重程度的增加,膀胱全切术后患者的生存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