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欲解时"为疾病可能得解的时间,非病必愈之时。仲景秉承《黄帝内经》之说,重视天人相应及人身阳气对疾病转归的影响,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欲解时与天地阴阳四时亦直接相关,辨明六经欲解时,对启发临床辨证用药及疾病转归预后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2.
小青龙汤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是“治喘”的经典方剂,后世及现代医家根据《伤寒杂病论》中关于小青龙汤的相关论述,拓宽了本方的主治范围,使本方广泛应用于循环、消化、泌尿系统等内科疾病,以及外科、五官科等疾病。咳嗽、痰多、喘促、痰稀色白、口吐清稀涎沫、流泪清稀量多、小便不利、水肿、身痒、舌苔白滑、脉弦紧等症状是小青龙汤所治病症的关键特征,也是应用小青龙汤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33.
患者男,89岁,因"上腹部疼痛1个月余,呕血、黑便3d"入院.患者1个月来反复上腹部疼痛,进食后饱胀感,3d前突然呕血,量约2000 ml,伴解暗红色血便,外院急诊胃镜检查示下段食管癌并大出血.诊断:失血性休克,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癌.给予扩容、止血、抑酸、抗感染、输红细胞悬液等对症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遂转入我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自服硝苯地平缓释片,血压控制良好;无肝炎、肝硬化病史.查体: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粗,闻及少许湿啰音,心率70次/min,律齐,无杂音,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活跃.  相似文献   
34.
目的评价13C-尿素呼气试验(UBT)在治疗前后诊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0例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105例无HP根除治疗史.95例为HP根除治疗后复查患者。每例患者分别做UBT,胃镜下取胃窦f距幽门)3-5cm内组织一块.胃体大弯及小弯各一块,胃角一块共计4块,用于细菌培养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细菌培养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即培养和f或1组织学检查结果阳性者为HP阳性.而培养和组织学检查结果同时阴性者为HP阴性或HP根除。结果未行HP根除治疗的患者UBT正确的诊断68例HP阳性中的64例和37例HP阴性中的34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2%、94.1%。根除治疗后UBT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5%、76.4%。然而,根除治疗后6个月复查,UBT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100%。结论根除治疗前和根除治疗后6个月复查.UBT诊断HP感染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柴黄颗粒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8年7月—2020年7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进行治疗的15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77例)和治疗组(77例)。对照组口服磷酸奥司他韦颗粒,体质量≤15 kg,30 mg/次,2次/d,体质量>15~23 kg,45 mg/次,2次/d,体质量>23~40 kg,60 mg/次,2次/d,体质量>40 kg,75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柴黄颗粒,3 g/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5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血清学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是84.42%,显著低于治疗组(98.70%,P<0.05)。经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咳嗽、发热、咽痛、鼻塞流涕消失时间上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OS)、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降钙素原(PCT)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黄颗粒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6.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中的实施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纳排标准,将实施临床路径和一般诊疗流程的患者分别纳入临床路径组和非临床路径组,收集分析两组患者基本情况、住院医疗费用、平均住院天数和日均住院医疗费等数据,并分析临床路径组的变异情况。结果临床路径组的住院费用低于非临床路径组,其中药费、化验费、检查费和床位费明显降低,手术费、治疗费和护理费无明显差异;临床路径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小于非,临床路径组;两组的日均住院医疗费无明显差异;临床路径组负性变异发生率为19.60%。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临床路径对于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具有显著作用,同时并不影响医院单个床位的日均收入。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 PG)E_2受体、PGF_2α受体FP在人表皮黑素PIG1细胞株表达变化。方法取对数生长期人表皮黑素PIG1细胞株,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PGE_2受体包括EP1、EP2、EP3、EP4以及PGF_2α受体FP表达。结果 PIG1细胞株细胞膜和细胞质中均有EP1、EP2、EP3、EP4、FP阳性荧光染色。结论 PG通过EP1、EP2、EP3、EP4及FP调控人表皮黑素PIG1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38.
帕金森病的环境诱发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德富  张贝  翁恩琪 《中国临床康复》2005,9(33):120-121,123
目的:就近年来有关环境因子与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探讨帕金森病的环境诱发因子及其作用的机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r 1983—01/2004-12中与帕金森病的环境诱发因子相关文献,检索词“Parkinson’s disease,envimnmental factor”,并限定文献语种为English。同时检索CNBI 1995-01/2005-01期间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帕金森病,环境因子”。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300余篇文献进行筛选,选择以帕金森病及相关环境因素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文献26篇,其中研究内容相似的,以近3年发表且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排除综述类文献。资料提炼:在筛选到的26篇文献中,7篇为关于N-甲基-4-1,2,3,6-四氢吡啶及其类似物与帕金森病的关系研究,11篇为天于除草剂、有机氯类、鱼藤酮等农药与帕金森病的关系,8篇文献为关于铁、铜、铝等金属元素与帕金森病的关系研究,资料综合:综合史献表明,N-甲基-4-1,2,3,6-四氢吡啶及其天然类似物、百草枯等除草剂、有机氯类农药和鱼藤酬等多种农药、以及金属元素(铅、铜、铁及一结含硫化合物)是环境中潜存的帕金森病诱发因子。结论:N-甲基-4-1,2,3,6-四氢吡啶及其类似化和物、农药、金属元素等环境因子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有关,其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观察验证。  相似文献   
39.
目的:了解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现状,以期对培养方案的优化有所裨益.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展开调查,利用Excel和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专家、学生、医院三方都十分重视管理学知识和医学知识;学生、专家对课程结构设置的满意度都不高;学生、专家、医院对组织管理、沟通能力的重视程度最高,管理创新能力,分析决策能力等重视不够.结论:重视管理理论学习,合理设置课程;实践理论相结合,全面提升能力;打造见习平台,构建交流桥梁;落实准入制度,强化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分别应用T2WI、DWI以及综合应用2种成像序列对前列腺移行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06-08-2010-04在本院3.0T磁共振行常规及DWI扫描(b值分别为0 s/mm2和800 s/mm2)的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70例前列腺移行区见到结节样异常信号者被纳入本研究,本组患者后来均行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分析良恶性结节的MRI表现,比较其ADC值.采用5分制评分,将所得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用SPSS11.5分别做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比较各组方法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病理证实54例患者为前列腺移行区良性结节,16例为移行区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良性和恶性结节的ADC值分别为(1.352±0.088 5)×10-3 mm2/s和(0.931±0.079 5)×10-3 mm2/s,恶性结节的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结节(P<0.05).联合DWI和T2WI 2种成像序列鉴别前列腺移行区良恶性结节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993,95%CI:0.935~0.995),其与单独应用T2WI 的AUC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93,P<0.05),但是与单独应用DWI的AUC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05,P=0.365);T2WI鉴别前列腺移行区良恶性结节的AUC低于DWI的,但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29,P=0.103),2种序列结合鉴别前列腺移行区良恶性结节的特异度和敏感度最高.结论 前列腺移行区恶性结节的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结节;联合应用DWI和T2WI鉴别诊断良恶性结节的特异度和敏感度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